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6-03-16 05:00郑海燕
文化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校地服务体系市民

郑海燕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辨风正俗】

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郑海燕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新市民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的成人成才,也是新市民家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国家实现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本文在对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校地对接模式的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探究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目标、内容、保障体系和实施途径四部分内容。

校地对接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新市民是指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转移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谋求更好地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包括主动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郊区被动转移的“失地农民”两类。[1]新市民子女随父母迁居城市,生存、求学、发展等方面得不到满足,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新市民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的成人成才,也是新市民家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国家实现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新市民子女的发展性心理服务为主,构建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二、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式及新市民子女的服务现状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主要分为医学、教育和社会三种,医学模式重在症状治疗和人格重建,教育模式重在教育、预防和发展,社会模式重在形成网络化多层面的服务覆盖。[2]

目前,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呈现出以下的发展状况: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管理体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政策支持和经费扶持,社区内心理健康缺乏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定位模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新市民家庭知识知晓率低,对心理咨询服务缺乏认同感;从业人员的资质水平有待加强,在现有的新市民子女的心理服务机构中,受过系统心理学专业培训的师资比例不超过10%,受过专业心理学会组织短期培训的不到30%,有过督导体验的更少;社区和社会机构缺乏互动,家校合作领域空白,等等。加强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为新市民子女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也能帮助新市民这一群体稳定发展及融入城市,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对新市民子女来说,其复杂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必然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联性大的过程。它既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又与社会、家庭实施教育有关。笔者受同城对接工作的启发,提出面对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可以由地方高校与中小学校实现对接,深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城对接活动,共享资源,推进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校地对接模式是指为各类新市民学校明确合作单位,在地方高校和新市民学校之间建立工作对接关系,共同推进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建立以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核心的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校地对接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是同城资源合作工作格局创新模式的拓展和衍生,是新形势下解决新市民小学和部分公办院校工作力量不足的有效举措。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四个部分,即目标、内容、保障体系、途径。

(一)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

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目标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预期结果,它要指明经过一定时段的建设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所要达到的状态、所要具备的特征和所要完成的任务。根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现有的基础、新市民子女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以及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心理健康服务事业所提供的人力物力条件,同时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将校地对接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的服务目标界定如下:(1)提升新市民家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知晓率;(2)增强新市民家庭及子女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评估和识别;(3)建立较为完善的新市民子女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系统;(4)建立以学生志愿者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二)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

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心理学知识,帮助新市民家庭了解子女成长中的养育知识,为子女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增强子女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心理辅导,对新市民子女因为各方面原因导致的压力而产生的个人情绪问题、学业问题、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开展以体验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成长之道”的系列课程,帮助新市民子女了解自我、认知环境,提高心理素质。服务内容中,还要特强调家庭的心理援助、精神病人的心理卫生护理、特殊时期的创伤心理应对,形成学校、社区、社会机构的联动机制。

(三)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的保障体系

为保证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顺利实施,必须在政策、组织机构的建设、经费的筹措等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

1.制定法规政策为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政策保障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全民健康工作的重要基础,要能有效发挥在健康工程中的作用,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3]国家教育方针和发展规划需要关注新市民子女的生存和教育现状,促进全社会呵护新市民子女的心灵世界。各城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统一规划服务体系中的人员配置、经费划拨、活动设置、师资培训等,并进行有效监督,构成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援助体系,在政策的制定、落实、评估过程中,使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状况得到改善。

2.建立和完善新市民子女心理服务的组织体系

(1)政府的宏观管理。不仅需要从人员配备、经费设置等层面制定政策来保证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也需要鼓励和支持社科人员开展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政府需要推动这一事业发展,合理调配地方资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目标,为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指明方向。

(2)相关心理健康组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组织和行业协会,这些专业组织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调研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制订年度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计划,并按照所处城市整体的社会需求做出总体工作调整。同时,行业协会可联合高校师资,进行短期、长期的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家庭和社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支持系统。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有以每个家庭为小单位的意识,处理好小单位的心理服务问题,带动家庭成员良性发展。家庭根植于社区和乡镇中,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对家庭这一小单位来说,会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四)校地对接模式下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第一,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背景为依托实现师资培训的校地对接。目前,教育部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的要求是1∶5000,对此类型教师的所学专业、受训背景都有明确的要求。经过5年及以上实际工作的锻炼,经历过数百小时的实际咨询、数百小时的受训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会具备丰富的授课经验。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背景为依托,开展新市民学校的师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校缓解心理健康专业师资欠缺、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可以为从事实际辅导和教育工作的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能为全校教师或家长开展普及性讲座,使其参与到新市民家庭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

第二,以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朋辈互助课程为基础,实现新市民子女心理活动课程的对接开发。受成长的背景及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新市民子女心理发展呈个性化发展趋势,这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具有共性。从心理素质的培养体系看,健康心理素质的培育大多围绕自我意识、人格完善、人际交往、生命体验、情绪管理及压力应对等几个重要领域开展学习和体验,开发自我潜能,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以便更加适应环境。基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高等教育中对心理素质培养已开发出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如“朋辈互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所以,从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课程体系出发,开发符合新市民子女心理发展特点、认知水平的心理健康课程,重视活动性、体验性,对提高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三,以高校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依托,实现校园“成长活动课程”的校地对接。学生志愿者在校园志愿者培训和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其综合素质无形中得到了质的提高,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这部分的优秀学生可以作为校园“成长活动课程”的实施者,其青春、阳光的气质不仅为学生增添了活力,也能拉近他们与新市民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这些活动,让新市民子女感受到合作的愉快,起到宣泄情绪、倾诉心声的作用。

第四,以高校团学工作体系为依托,实现“家校合作”的校地对接。新市民家庭“心理关怀”意识的缺失,是造成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当地居民子女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亲子关系的质量比亲子相处的时间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新市民家庭中,如果有意识地关注子女的心理成长,即使缺少较多的时间陪伴,对新市民子女来说,也是帮助其适应环境,提高自身应对能力的有效举措。

借助高校的团学工作体系,可以将高校中有志于从事志愿者工作,关注民生问题的学生干部、志愿者组成团队,点对点去了解新市民家庭中的教育问题,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其了解子女发展现状,并结合社区力量,建立新市民子女的留守机制,定时定点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家长的心声互通有无,搭建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有效桥梁,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

第五,以高校的心理督导体系为依托,实现专家协助机制的校地对接。中国心理学会自2012年逐步推动“注册心理师”的申报工作,江苏省教育厅要求高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参与该序列。在注册系统的推行过程中,高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都经历了心理督导师大量的案例督导,不仅提高了心理辅导教师个案咨询能力,也搭建了一线的心理咨询专家对校园咨询指导的桥梁。这些专家给校园心理辅导教师带来了心理咨询领域的前沿知识,也给校园极端、复杂的咨询个案处理带来指导和帮助。

第六,以高校的社会实践模式为依托,提高社区、家庭和社会机构联动合作的可能性。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已从开始自发性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演变成有组织系统性的一门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各个高校和地方社区形成了稳定的对接关系,定时定点地在乡镇、社区开展主题性的服务活动,从而达到让学生进入基层接受锻炼的目的。基于这一特点,在为新市民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可以借鉴高校社会实践的运行模式,通过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向新市民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心理访谈工作,也可以点对面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为社区、家庭、社会机构的联动合作提供可能。

[1]王永利.新市民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人民论坛,2012,(17):202-203.

[2]李智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调查及体系构建[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李祚山.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00-105.

【责任编辑:刘亚男】

B844.2

A

1673-7725(2016)03-0048-04

2015-12-15

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

“农民工市民化的社区教育支持研究——以苏南为例”(项目编号:15YJC880025)的研究成果。

郑海燕(1982-),女,江苏扬州人,讲师,主要从事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校地服务体系市民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