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影妮, 陈紫薇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 柳州 545006)
从语言表达层面论对外英译中话语权的把控与主导
黄影妮,陈紫薇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把控与主导对外英译中的译语话语权对如今中国树立文明和谐大国形象来说日益重要。结合当前中国对外英译中对外英译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希望这些翻译策略能在把控与主导对外英译话语权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译语话语权;目的语;策略
法国的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定义“话语是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话语权”不同于“说话权”,话语权的本质是“权力”非“权利。”[1]“权利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照法律强制执行。”[2]权利一般体现的是私人利益,而权力则体现公共利益。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全球交流的不断提升,中国大国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外交流往来日渐频繁。由于我国对外英译工作不够重视中英各自不同的文化和语言,没能处理好对外英译中目的语的恰当表达,较少关注非文学翻译等等因素,导致中国屡屡在对外形象上失去话语权,致使一些西方媒体肆意扭曲中国的国家形象,其核心价值,文化观念得不到有效宣扬和认可,因此,把控与主导我国在对外英译中译语话语权变得异常紧迫和必要。
对外英译时应该按照目的语习惯进行翻译。由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在英译时一般要按照目的语英语的语言层面即在句法结构、语段语篇构成、逻辑连贯、语体风格上的习惯进行。英译汉时,我们应该努力弄清英语语句,英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进行句与句或词与词之间的顺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以目的语英语的表达习惯组成复合句”[3]。因此,在对外英译时,需要贴合外国受众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习惯,否则可能会使外国的受众无法了解或接纳译文,让对外英译失去了它原有的传播意义。
对外英译以对外传播为其目的。但是,我国的对外英译中常常存在着英语翻译的材料让外国受众无法理解,不能清楚明白地了解并接受译文所传达的信息,因此不能发挥对外英译的传播作用。这些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如下:1)对外英译材料在结构上不能与目的语英语一样以采用形表意的结构。2)无视英、汉民族思维方法的差异,不能用相异的语段构成方式去表示。3)对外英译过程中通常未能将汉语重意合的句式转变为英语中重形合的句式。4)未能注意到不同的英汉语言所在的文化语境中词语的内涵和意义存在着的明显差异。因此,笔者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外英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能给予广大读者些许启示与帮助。
一、“增译”策略
中英因为相异的社会文化,导致英汉语之间存在巨大不同,所以,在对外英译的过程中只经过直译很难直接被外国受众理解接纳。因此,要准确传达出目的语具体需要传达的信息,经常需要增加对译文的一些必要性的解释说明,即,通过在原文的基础上增译一些必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从而使译文在语法、逻辑上合乎汉语的习惯并使对外英译的译文与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语法和逻辑知识相吻合。增加不是无中生有,多此一举,而是增加了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一个部分。让原文更加明白易懂地展现给外国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或政治形态的受众。
(一)增译必要的背景知识
由于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外国的受众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新闻报道想要表达的内容,补充说明背景才能使外国受众接受并理解。
如:今天,来自四川和阿坝自治区的数十名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在汶川和成都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Having lost their homes during the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or in the flood in Aba Autonomous Region,the minority students enjoyed a unique Spring Festival in Wenchuan and Chengdu.The Spring Festival(a traditional largest and most significant Chinese festival that the whole families reunite and eat family reunion dinner,which is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Christmas holidays.)is the day people found ways to delight each other who can not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in their daily life.
译文中增加了对四川灾情的必要解释,说明了中国传统春节的文化意义以使外国受众对他们不甚了解的这两项在中国发生的事件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外国受众对中国对外英译话语的接受力和认可度。
再如,三个臭皮匠敌过诸葛亮。翻译为“The wits of three cobblers combined equal to the wits of Zhuge Liang,the think-tank and famous militarist in the period of Three Kingdoms”.
译文中增译了“The wits of...combined equal to the wits of...”,译出:“三个臭皮匠在智慧层面上的结合可以媲美一个诸葛亮个人的全部智慧”这一潜在含义,这种增译使外国受众对中国名言古句的内涵变得浅显易懂,不晦涩难懂,有利于被接受;译文还补充了对诸葛亮的解释说明“the think-tank and famous militarist in the period of Three Kingdoms”,更进一步让西方受众明白本句的含义及为什么要选诸葛亮作比较的原因,使外国受众对中国话语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更易于被受众接受认可。
(二)解释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对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产生着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许多特色的文化词汇在英语中因为缺乏相应的表达而无法使外国受众更好地客观深入地了解接纳甚至欣赏。所以,为了向外国观众介绍中国特色文化,特色词汇通常要保留它们的本来面貌。正是因为大部分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导致我国新闻中对此类文化的对外英译显得毫无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目的语中添加必要的文化解释,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地传播宣扬出国门。
如:“太极拳”。这个中国特色文化的对外英译可以译为:“Tai Jiquan,which is a kind of martial art in China,is often associated exclusively with senior citizens”。译文中使用“太极拳”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解释说明,易使外国受众对太极拳这一极具中华特色文化词汇有了比较清晰易懂的认识,而且能更好地被他们所接受并产生好奇或喜爱之情,何乐不为。
再如:我们常见的一个术语“抓大放小”,如果在对外英译中译为“to seize the big and set free the small”[4],外国受众可能会产生困惑,抓大的什么,放小的什么。看来对一些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进行解释必不可少:抓大放小,既是一种管理上的理念,也是一种模式。意思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好宏观控制,微观调节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在英译时可以对这个词语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笔者认为可以译为:“To seiz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and the main aspects of conflict,improve macro-control,and make micro adjustments for the secondary contradictions.”更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外国受众理解接纳。
又如我们经常见诸报端的“厂长负责制”一词,一些对外英译刊物会把它译成“factory manager responsibility system”,这就会让外国受众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会问道:“不是厂长,难道还有其他人也会对工厂负责吗?”由此可知,一些在中国人眼中司空见惯的约定俗成的行业术语对一些不甚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外国受众来说也是陌生的新词,毕竟中外文化间还是有殊多不同或其独特之处。对外英译中,一些涉及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的词汇或句子都有必要进行解释性翻译。如:历史事件、地理名称、人名、政治口号术语、行话、中国菜肴、传统节日等。
比如在对中国传统名人和古词进行对外英译中:“苏轼”可以译为“Su Shi(1037-1101),formerly called Su Dongpo,a famous poet and calligrapher of the Song Dynasty.”“牛郎织女”可译为“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In a Chinese legend,the Herd-boy and the Spinning Maid once are a happy couple,who are separated by the Milky Way.”等等。
针对一些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在进行对外英译时,只有通过必要的具体解释,才能使国外受众进一步理解中国的一些特色文化的真正内涵,才能使中国更好地把控与主导自己的对外译语话语权。
二、“减译”策略
“减译”是指在译文中为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方式,将无意义的文化现象或表达删除的翻译策略。汉语行文多用夸张,多用过度渲染的华丽词汇和平行对偶结构,喜欢引经据典,渲染诗情画意。而英语行文用句讲求简洁明了、追求严谨逻辑。减译的目的就是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删繁就简,使对外英译愈加精练,更合乎目的语英语的习惯表达,形式上删减掉的若干语言单位,实际并未削减想要传达的含义。英汉语言在词汇、语法和句法方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有些在英语中是必不可少的词语或句子成分,若搬进对外英译的译文中去,可能会造成赘述或画蛇添足,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减译并不是破坏原文精神的乱减,它是以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为目的用删掉某些可有可无的词语句子这种手法的一种翻译方法。所以,在对外英译时,应紧密贴合汉英语言的不一样的表达特色,做到减形不减意,真正达到减译的目的。如,删减名字、头衔,删除华丽辞藻,及删除重复表达等等。
比如:今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佳节,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喜迎端午,欢度佳节。我们翻译为:Chinese People are celebrating the traditional Dragon-boat Festival in different ways.在对外英译中,汉语中用“喜迎端午”和“欢度佳节”来双重强调人们欢度端午的喜悦之情。对外翻译时应注意看到此类重复,翻译成英语时应该将它们合二为一,使符合英语读者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风格,让他们能接受这一信息,即译为“celebrating the traditional Dragon-boat Festival”就可以简单地表达了该中心意思。
在对外英译中,如果像“胜利召开”、“隆重开幕”、“圆满结束”这些用强化语来表达其力度的词汇被原封不动地翻译出来,就是外国受众所谓的多余的强化语。因为在目的语受众心中,召开、开幕、结束所代表的就是他们本身的意思,如果硬要译出胜利,隆重和圆满,未免太官腔官调,可能会招致外国受众的反感和排斥,达不到对外英译的目的。例如:“圆满结束”不可直译为end with fully success,直译为end就可达意;“彻底粉碎”应直译成“smash”即可,因为“粉碎”的意思就含有彻底粉碎,“彻底”的翻译是多余的,因此多译无益;还有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发言稿中喜欢加“认真”“积极”或“大力”等这些肯定性评价语,这些中国官方词语在中国人听起来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对外英译中如果译出来就会显得多余。外国受众听后会充满疑问甚至反感。因此,对于多余的强化语,翻译时尽量避免重复。只有注意到以上几点,才能使我国在对外英译上更有技巧地把控译语话语权。
三、“直译”策略
直译是在保持原文原汁原味内容的基础上用直接翻译的手法来维持原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可以让许多中国文化得以在译文中保留其原汁原味,能够更好地向国外受众传递中国的特色文化,在对外英译中能更好地把控与主导译语话语权。现今已有大量中文表达在英译本中被广泛认同。
比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kowtow”(叩头),“kongfu”(功夫),“mooncake”(月饼),“fengshui”(风水)等。在对外英译中能直译则直译。直译能把原汁原味的印有中国元素和文化的话语直观清晰地传递给外国受众,有利于有效传播本民族文化。如果一味只图外国受众能理解而随意乱改乱译,只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没能让外国受众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提升译语话语权的把控,反而不易于我国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大国形象的多维展示,得不偿失。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希望译者在恰当时机能运用直译策略传播中国之美。
四、“避免政治误译”策略
通过一些可靠的网络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在大陆的网站上,曾出现过两百万个Mainland China的英文译名。而在国内最权威的对外英译网站China Daily上,对外英译也把“中国大陆”用Mainland China来翻译,甚至还多次在各大中国的外宣报纸上出版发行。由于Mainland China有暗指存在“台湾中国”和“大陆中国”这些深层含义,意思是指在世界上有“两个中国”。这就属于政治误译,且影响消极,需要尽快解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领土自然不容他人言语恶意侵犯。我们应该保持“一个中国”的坚定立场绝对不容动摇。因此,“中国大陆”应该翻译成the Mainland of China,or the Chinese mainland,就能使一个中国的立场分明,同时起到相应的外宣作用。
在对外英译有关国家领土、主权等重大政治问题上一定要有敏锐清醒的政治意识,拥有我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护国爱国情怀。万万不可盲目轻信世界某些主流报刊,更不能不加鉴别,拿过来就“为我所用”,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就会造成政治误译,危害可想而知。
五、汉语的句法结构英译时应转化为英文以形表意的结构
汉英语言在句式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英语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来表现其结构和形式,所以较为严谨;而汉语喜欢在意思理解上下功夫,注重功能和意义,通常很少,甚至不用逻辑连接词,所以较为简洁。英语是“依法而治的语言”,汉语则是“依人而治的语言”。汉语句子“意合”在诗词中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例如,秋思之祖马致远的这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诗,只用一些简洁的名词进行罗列,而词与词之间不用任何的连接词,这几句显然不符合目的语英语的语法习惯,但确实是中国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这是因为汉语喜欢用字的堆砌来渲染一种意境,表达思想,不同于英语喜欢以形表意的结构,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在对外英译中把控与主导译语话语权,译者应该多关注汉英语言上的差异,有效自如地对在对外英译中准确转重意合的汉语句式结构为重形合的英语句式结构。
比如:六个人吃一桌饭——一桌饭六个人吃。
在汉语中主宾二语的排列位置可以不固定,甚至在不影响词意或句意的情况下可以自由进行排列位置的换位。与汉语的“意合”作比较,英语的“形合”要求句子的各个成分,起句子或词语连接作用的连词、介词、关系词等要有一定的语法规定的限制。
因此,在对外英译时,要先分析目的句子的功能意义,句式结构,才能进一步确定句子的形式,使译文通顺、流畅。
六、逻辑连贯上以目的语为依归
在逻辑连贯性上汉语行文用语比较松散,需要仔细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句的句意逻辑来弥补汉语语言上意义模糊和逻辑松散的不足;而用词简洁明快的英语,在逻辑层次上较为清晰,注重思维的逻辑连贯性。在对外英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中外逻辑连贯上的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进行处理,使外国受众明白无误地通过译文来摄取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从而实现在对外英译中把控与主导译语话语权。如:英语中的“吃”隐含着逻辑主语“人”,而中文中的主语变成了施事的方法或场合。
例如:“今天食堂有饺子吃”“用叉子吃不好就用筷子吃吧”和“在食堂吃的饭菜味道不好”这些话在汉语里都能被受众所理解接受。但如果直接在对外英译里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来直接翻译,就会出现问题:到底是谁吃谁?这样混乱的施与受的关系在英语中简直是不能接受,但在汉语里却显得那么自然。英译时应翻译为“Jiaozi are served in the canteen today”.“Eat with chopsticks if you can’t(do it well)with a fork”.“The food served in the canteen doesn’t taste good”较为合适。
可见,对外英译中只有增加了符合英语习惯的逻辑连贯词,才能使外国受众更好地接受和了解汉语的语言用意。
七、处理好汉英词语文化的差异
由于汉英词语文化间的差异,有时在语义层面上会造成一定的汉英对应关系的缺失。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鉴于中外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上有诸多不同,致使一些能反映汉民族文化的特有词汇,在目的语英语里找不到能解释该事物概念意义的对应词汇;其二,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造成英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意义大相径庭,汉语里有些词语在英语的对应词语中甚至出现文化意蕴上的“语义空缺”。
比如:汉语中,“东风”给中国人一种温暖舒适、万物复苏的印象,而“西风”则正好相反,往往给人一种寒冷刺骨,萧瑟不安的感觉。比如:在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中“西风”就会使人联想到满眼猖夷,凄凉的场景。在英语中。东西风的代表含义与我们相异。例如在Charles Dickens的小说中写到“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mue 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5]这句话译为“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即用东风来表示凄凉的氛围。而西风,我们可以在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对西风的赞美之情的些许诗句中,发现“西风”在英语国家是美好的象征物。为什么会造成双风在中西方的迥然相反的象征含义呢?究其原因是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的西部有高山环抱,东面大海环绕,东风迎面而来,自然给人舒心的感觉。而来自西方的东风则由欧洲大陆北部吹来,是刺骨的寒风,让人不舒服,寒冷不已,而西风则相反从大西洋徐徐吹来,温暖宜人。因此造成东西风在中西方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代表内涵。
汉语中有“勤奋如牛”、“气大如牛”等词,而英语中往往会用work hard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等含有horse的词组来表达和汉语词组一样的含义。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的原因其实也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中国自古过的是牛耕生活,而早期的英国人却是马耕生活。牛和马是两国人锄田耕地的生产用具,在各自国家被普及使用了许多年,于是各自使用自己知晓的代名词形成了独具一国特色的词语或术语,约定俗成地流传了下来,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又如在把中国内地影片《左右》的片名译成英文时,就得考虑中西价值之同,中外语言之差异。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离异再婚的母亲为了救患重病的女儿而不得不在丈夫和前夫之间做出抉择的故事。如果把片名直译成英文,就不能把影片的隐含意义表达出来。因此片方从中西文化的实际差异出发,最终定名为“In Love We Trust”[6]。
因此,在做外宣翻译时应处理好汉英词语文化的差异,符合目的语英语的语言文化习惯,不捞人话柄,全面细致地了解外国受众的用语常识,和中外选词遣句的差异,才能做到把控与主导中国对外英译中译语话语权。
当前由于中国在对外英译的翻译失误或未掌握一定的对外翻译技巧与方法,导致中国在屡次外宣场合中失语或吃哑巴亏。所以,中国对外英译中译语话语权的把控与主导在中国在外宣重塑对外形象及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外宣翻译中应重视中国对外译语话语权的构建与把控。当前在外宣翻译中,要把控与主导中国对外译语话语权,笔者认为应从语言表达层面提升话语能力和话语质量,注重具体翻译策略,熟知外国语言习惯,以使中国话语得以被外国受众认知接纳。这些翻译策略的提出旨在为塑造和传播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打破外国对中国的故有成见服务。我国现阶段如何把控与主导中国对外译语话语权还有待各界人士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志珂.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3-15.
[2]于仁耿.“权力”与“权利”[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22(1):10-15.
[3]崔月霞.浅谈考研英语翻译[J].新校园:上旬刊,2012,20(5):5-8.
[4]武海源.领导干部要有班子意识[J].民航政工,2013,3(2):8-10.
[5]杨帆.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2(6):10-11.
[6]张弛.变译理论与电影片名翻译[J].怀化学院学报:2014,(4):119-121.
Controlling and Dominating the Discourse Right in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Foreigner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Expression
HUANG Ying-ni,CHEN Zi-wei
(Gu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iuzhou,Guangxi545006)
Abstract:Controlling and dominating the discourse righ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for China in establishing a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image nowadays.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foreigners in China,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work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lling and dominating the discourse right in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foreigners in China.
Key words:the discourse right;target language;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4-0103-04
作者简介:黄影妮,1962年生,女,广西柳州人,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壮、汉、英三语背景下的语言迁移研究”(10YJA740039)。
收稿日期:2016-03-02
陈紫薇,1993年生,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