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维度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2016-03-16 04:38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会资本社区

孙 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7)



社会资本维度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孙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7)

摘要: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热门概念,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范式已应用于社区建设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为导向,对我国因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而引发的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探究了如何重建社会资本来解决我国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建设

On Constructing Chinese City Community by Using Social Capital

SUN Jing

(TaiyuanCityVocationalCollege,Taiyuan,Shanxi030027)

Abstract:Social capital,a commonly used term in the 1990s,has been used as an important term in the study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From the view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analyses some problems in c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caused b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explores how to rebuild social capital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Rebuilding social capit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ceed of c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成了学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课题,众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法国学者布迪厄最早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到社会学并开创了社会学研究全新的话语体系。他把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1]之后,科尔曼以社会结构的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定义,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某种社会结构,它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促进结构内成员的行动。”[1]将社会资本理论深化和拓展的是普特南,他将社会资本理论拓展到民主政治研究中。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可以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2]尽管社会资本构成要素呈多样性,但学界仍对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将信任、网络、规范看作是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

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现代城市社会的细胞,我们必须加强社区建设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社会资本作为现今一个重要的分析范式,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非常重视社区建设,他将社区建设与社会资本联系起来。他指出,“社区建设中的广泛民主参与和互助合作,能直接和间接地促进社会公正和改善一个街区的生活质量”[3]。因此,将社会资本这一理论视角引入到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区社会资本是居民在嵌入城市社区场域中通过建立信任、互动关系的行动中获取和使用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的能力和资本。然而,我国当前城市社区中社会资本的缺失造成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无法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围绕社会资本这一维度,对我国城市社区展开分析,探讨如何有效促进社区社会资本积累,帮助社区居民重建非亲缘的社会网络关系及如何有效促进城市社区建设,为城市社区的善治提供持久动力。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它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产物。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推动城市社区建设经历了社区建设的探索阶段、社区建设的推广普及阶段和和谐社区创建的新阶段。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展社区组织、改善社区要素,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政府部门一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增强社区的活力,以实现社区建设的多元化、多方位的合作共治,从而有效推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整合多方力量实现多元合作。

但现实状况是与先进的社区建设理念相比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显现出了它的滞后性,城市社区建设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的管理规范缺失,社区建设缺乏自主权,居委会行政色彩浓厚,社区管理者没有真正掌握决策权,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存在着职能越位、职能缺位,使社区自治名不副实。居民对社区事物的参与不积极,缺乏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淡薄。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整体滞后,社区设施不完善。同时社区文化匮乏,没有形成特色的社区文化。由于现代居住生活的独立化和封闭化,居民间社区信任感缺失,人际关系日渐疏离。

城市社区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诉求得到保障。用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城市社区建设问题蕴藏着无限的理论生机。城市社区建设是以社区为主导,依靠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问题,它替代了过去的单位制,是以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平台建设来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新世纪以来,我们政府正努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对于社区而言,新一届政府强调要努力营造和谐社区,通过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来达到社区自治,从而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而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网络、规范和信任这三个维度为社区建设提供了一幅多元治理主体互动的图景,指导社区居民更好地建立社区中的和谐公共生活。同时社区的社会资本还会将一些正面的社会价值内化到社区居民中,活化社区居民的信任度,让居民获得社区发展的资源,为社区建设提供福祉,所以说社会资本对社区建设有着积极正向的影响,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困境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面的建设,涉及社区的各个方面。成功的社区建设,更是一个国家权力向公民社会回归的过程。它应该是调动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还政于民的过程,是国家和公民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必然给城市社区建设带来很多问题。我国当下的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情有独钟遭遇到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漠然置之的挑战,即社区建设陷入了“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由政府单向度推动为主导,城市社区建设中面临着居民社区治理主体的缺失,居民社区参与自主性不高,缺乏社区参与意识,社区融合度底的困境。社区参与不均衡,参加社区活动的多集中在老人和小孩这类群体,社区的主力群体中青年参与程度低,参与意识淡薄。另外,社区居民的参与渠道不畅通,参与机制不完善,社区参与的层次也比较低。社区居民很少参与社区的决策和管理,似乎只有政府才有话语权,非政治性参与成为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且社区居民的参与宣传机制也不完善,导致居民不知如何参与社区活动,致使社区建设无法切实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建设中忽视了社区情感的培育和社区人际关系的整合,这就使社区建设不可避免的遭遇到持续发展和缺乏动力源的困境。社区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不仅是我们的居住生活空间,还是给我们提供精神享受、融合物质体验的生活空间。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社区建设不仅包括社区公共设施的硬件建设,还应关注的是对社区意识和社区情感的培育,丰富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及社区参与度低却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究其原因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发生使得我国城市社区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单位人”逐渐演变成“社会人”、“社区人”,单位不再主宰个人生活的全部,单位提供社会资本的功能逐渐弱化,社区居民逐渐失去了“单位”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归属感的不断丧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关系变成了明显的利益关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社会不可能存在那种休戚与共的社会关系”[4],社区的同质性群体被疏离的大众社会取代,导致了社区对人性关爱上的缺失、人际关系淡漠、归属感减弱。社会资本是人们的民间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种约定中的信任和互惠。社会资本越多,共同行动的助力就越大,行动效率就越高,它是实现社会效率和社会活力的有力手段。旧有社区网络的瓦解对人的影响是旧有社会资本的流失,许多人失去了归属感。在城市,人们没有了对单位、集体的依附,居民的闭合性网络被打破,旧有的血缘、业缘、亲缘社会资本不可避免地流失了,而新的契合现代化市场经济的社会资本还未嵌入,所以城市社区建设重在重建社会资本增加其存量。社区社会资本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增强社区活力和凝聚力。

三、社会资本视角下重构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

社区作为一个与外部环境具有资源信息交换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治理应该是建立多元主体的合作网络,使各种力量充分参与。国家、市场和社会在其中是平等的利益主体,其权力结构是横向的合作关系而非垂直的支配关系,这就要求动员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及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弥补政府在城市基层管理中的缺陷。新型的城市社区建设重在调动居民的社区参与性来重构社会资本。社区参与对非亲缘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对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培养、社区归属感的建立、社区制度的创新和社区治理结构的改革都会产生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一)重建社区社会关系网络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流动的加快,传统社区内具有的“熟人社会”性质的关系网络已经遭到破坏,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增强。面对社区的异质性,重建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促进社区中人的交往提上了日程。社区关系网络是社区社会资本积聚的载体,其重建关键在于克服现代钢筋水泥森林形成的自然障碍,在社区居民之间构筑互动交往的桥梁。其重在“赋予公民在社会参与中的主体地位,承担政府下放的社会职能,使公民社会更具民主活力”[5]。促进居民的参与,重建社区关系网络:首先,社区要以居民的兴趣为纽带,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为社区居民的认识、沟通以及邻里关系的建立提供平台和条件;其次,社区组织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一些有规模、大型的社区文体活动和竞赛表演,为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提供机会使之成为社区中人;最后,发展社区自组织,社会资本的培育重在发展社区自组织。社区自组织是社区走向自治的主要载体,自组织可为松散的社区提供新的整合机制,能增进社区居民间的感情,有助于构建公益性的人际关系网络,促进社区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增进相互间的信任,提升社区归属感。重建社区网络关系,使社区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真正的共同体,而非形式上的共同体。

(二)重建社区规范

社区规范的重建可以通过社区参与来形成,互惠规范是社区居民长期互动中的产物。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了居民参与的网络,通过交流和互动,培育了普遍互惠的社区居民公约,并成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模板,建立了规范和惩罚系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连续性。互惠规范的建立可以通过搭建社区多元主体交互平台来实现,即通过社区居民的文体娱乐性参与和志愿性参与来实现。互惠规范也可以在社区内的邻里网络建立各种制度规范而实现。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越规范越能调动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越能积聚社区的社会资本。

(三)重建社区信任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重建社区信任,要增进社区主体之间的信任。它包括社区居民间的信任和社区治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

重建社区信任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就需要扩大社区居民间的接触、交往,例如可以举办一些有关教育与公共生活的活动,增加居民间的相互博弈和互动,活络社区网络关系,这有利于居民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同时还要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积极开展能够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来增强居民之间的交往,建立居民间的信任,志愿性参与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有助于社区居民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

重建社区信任要培育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之间的信任,即要促进社区居民与居委会之间信任。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能够有效地保障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培养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首先,社区居委会要明确自身职责,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活动,满足居民的社区需要;其次,社区居委会要积极与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合作来提高自己的可信赖程度;最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还要主动听取居民的建议,解决居民的困难,从而获得居民的认可与支持。

城市社区资本的培育和重建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发展公民社会,培育公民精神为最终实现城市社区实现自治奠定坚实基础。城市社区建设不仅关乎广大居民的利益,同时也关乎我国社区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们要积极发展社会资本的正效应,在推进社区善治的过程中推进民主生活的发展,并进一步助推外部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罗伯特D·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3]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潘泽泉.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J].社会科学,2008(7):104-110.

[5]方晴.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管理[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2):10-13.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4-0043-03

作者简介:孙静,1985年生,女,山西太原人,助教,研究方向:理论社会学。

收稿日期:2016-03-23

Key words:community;social capital;community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社会资本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陕西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机制构建研究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
NGO参与震后灾区社会资本重建的路径研究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