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华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基于JSP技术的就业信息网的架构与实现
杨艳华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就业招聘形式越来越追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招聘过程中,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往往因为信息交互梗塞,最后导致人才大量的流失。因此,面对这一情况,本文根据适用的人群来对现有的就业网站来进行完善,利用JSP、Spring、Hibernate、Ajax框架和技术来建立一个具有多渠道、功能全、运转快的就业信息网,从而保障校园招聘信息网站优于社会招聘信息网站。
关键词:求职;就业信息网;JSP;大学毕业生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日益增多,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竞争激烈,也使得我国毕业生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也为学生的就业工作规范﹑有效化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高效﹑便捷﹑快速的互联网信息就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将这些情况进行优化,并且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操作简单﹑功能多样﹑能够高效运行的毕业生就业网站,从而将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到这个就业网站中去,使企业的招聘和学生的求职能够连接起来,这就成了我们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1.1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高校的网络技术也比较发达,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就以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站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网站的智能化不够高﹑信息更新速度慢﹑耗费的时间长﹑投入成本大等等问题。同时,系统在储存学生信息资料上还会存在缺失﹑丢失等情况,而且大部分的企业和学生都不会参与,也因此忽视了学校招聘信息网站的存在性,这也导致了人们对该网站功能的开发。
1.2优秀就业求职网站的特点分析
在众多网站中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没有成功,还有一些优秀的网站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这些网站通过进行一些效能开发使得在企业和求职者参与到这些网站中的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招聘方和求职方都能够自主的参与到其中去,通过招聘信息网站使用这种双向交互的方式来保证实现较好的预期效果。通过利用网站上这种供求双方的自主性,来提高网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率,并且减轻了网站的信息采集和发布等负担,有利于帮助网站管理者对网站的其他地方进行完善,促进网站进一步发展。
1.3开发原则
对于一个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设计和开发,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电子多媒体层面和宣传的页面和平台,这还需要通过提高该网站的扩展性和可操作性,将这种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充分的利用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真正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网络平台。
1.3.1人性化
在网站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将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贯彻始终,通过运用框架结构将毕业生﹑企业﹑管理者三者对网站的使用程度大大提高,实现将网站界面和使用操作的友好化,将互联网的简洁性和方便性充分的在网站上体现出来,这样也让访问者可以做到对网站的轻松访问以及提高了系统维护能力。
1.3.2无纸化
一些学校招生就业处为做好相关的工作流程,在投递简历时实现了无纸化管理,通过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作为宣传和服务的基础,从而对这些应届大学生的信息进行动态的关注,也让学校对该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详细的就业指导调整,通过这样来保证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1.3.3技术性
通过利用基于JSP技术的Spring﹑Hibernate和Ajax框架,能够准确快速的将信息传递出去,并且这种框架设计能够让管理员管理起来更方便,而且JSP有很好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在设计该求职信息网站过程中,系统采用Java EE轻量级Spring框架,同时还会注入一些管理整合其他框架。在设计页面前端时,采用先进的XHTML技术,这样使页面美工和程序代码能够隔离,促进了编程人员和美工人员能够协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彼此交流的难度。
3.1主要功能
设计和开发该网站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实现应届大学生就业,从而实现毕业大学生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将企业的招聘信息和学生的求职信息收集起来,实现双方的信息交换,从而达到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的效果。同时,该网站除了将双方信息相互交换外,还提供了一些就业指导信息﹑培训充电信息﹑以及应聘成功提示等等,将这种先就业带动后就业的效果充分的体现出来。
3.2数据库设计
由于就业信息网站存储着大量的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以及学校的管理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整理,就体现了数据库在系统里面的突出作用,因此,在数据库的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设计开发,就成了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结束语:通过利用JSP的技术,充分将这种就业信息网站运行起来,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相应版块的功能运行﹑提高了企业与学生在网站上的参与度,促进了信息的及时﹑高效的交换,以此来达到了学校的预期目标,提高了该网站在处理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工作效率,推动了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开展,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网络在工作中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王洋;朱方;对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问题的分析及建议——以北京城市学院就业网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王晓玲;谢鸿强;刘安;董逸生;数据仓库建模工具的研制[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0年
[3]邵虹;李平;崔文成;就业信息网格体系结构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4]胡玲;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主要调查对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9期
[5]黄国军;陶国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站的现状及问题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课题编号:GJC1215116
作者简介:
杨艳华(1977.11—) 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硕士。工作单位: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备案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