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特点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2016-03-16 03:52杨春龙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学科

杨春龙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本刊特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与繁荣发展”笔谈】

学科特点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杨春龙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活动和社会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验证性等特点,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努力营造民主开放氛围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领导干部和管理工作者掌握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引导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充分理解、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充分认识其重要地位,切实做好繁荣发展和引导管理工作。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二者不同的学科特点主要来源于研究对象的差异:自然科学强调服务社会,但以自然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哲学社会科学强调科学性,但以人类活动和社会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研究方法乃至学科思维、价值观念等都有所不同。显然,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

一、尊重学科特点,才能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显然,这种不可替代性,主要是由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不同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作为人类认识工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各有明确的分工。由于主要以自然变化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性要素和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显性的物质标志,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前提性作用。与自然科学不同,由于以人类自身活动和社会变化为研究对象,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

人类总是依赖对历史记忆的积累和分析走向未来。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是人类历史记忆积累和分析的结果。由于直接关注人类自身活动和社会变化,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理性地展望未来、走向进步具有更为直接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人们迫切期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做出回应,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这种期待,其实就是希望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认识工具作用,更好地发挥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作用。显然,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通过思想和理论创新支撑并引领发展的光荣使命,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但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相对落后,“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1]。从这种意义上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缔造更为灿烂美好的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为价值体系,哲学社会科学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不断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就民族国家而言,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凝聚力和生存发展的竞争力、影响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1]。

历史上,文化的兴衰往往与民族或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有“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的说法。历史上的民族在建立起对异族统治后,试图毁灭被奴役民族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现象比比皆是。但是,这种试图毁灭文化的做法有成功,也有失败,成败关键往往取决于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文化自身的凝聚力、影响力。许多民族或国家消亡了,而且一蹶不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竞争力。随着这些民族或国家被征服,文化被毁灭,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园同时消失,征服者的文化成为被征服者的身份标志。相反,一些民族即便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但文化凝聚力依然强劲,这就决定了他们能够始终保持生命力。在被征服者文化相对先进的背景下,还会出现征服者反为被征服者先进文化征服的现象,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就是这一现象的极好例证。如习总书记所述,“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2]。

现实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面临着历史遗留问题,也面临着国际强权的文化竞争。从遗留问题看,我国面临着一定的文化认同上的挑战,如:日本“皇民教育”造就了部分台湾“本土居民”的“皇民”情结;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仍在恶意篡改乃至捏造少数民族历史,一定程度上起了混淆视听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虽是我国国民身份认同的标志和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的源泉,但其中残存的封建主义、封闭愚昧等糟粕也妨碍着她充分展示文化魅力。从国际竞争领域看,西方各国从来都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文化的繁荣发展,用以支撑本国政府决策、文化建设和国际话语权,提升内在的思想引领和凝聚力,强化外在的国际竞争软实力。以日本、德国和美国为例,它们都是新兴资本主义大国,但十分重视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却是国家发展后来居上的共同经验;在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方面,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建设也是它们共同的成功经验。以日本为例,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国武器技术落后,而在于日本已经在一种相对先进的治国理念指引下,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和社会制度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同时,也是由于晚清统治阶级治国理政观念的严重滞后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制度建设以及思想创新等诸多领域的停滞不前。以美国为例,美国能够长期把持世界霸主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重视文化的繁荣发展,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分子的作用,长期保证了治国理念的相对先进,以此支撑了美国经济与科技的持续发展,支撑了社会治理和制度建设的稳步健康的运行,支撑了持续不断的对外开放政策和逐步推进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扩张,对内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对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话语体系和相对强势的话语权。

习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崇高的现实责任感,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进一步认识自身和社会变化提供科学基础,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则不仅通过自身的创新直接丰富科学宝库,还通过辩证思维和引领社会良性发展为自然科学提供思想引领和治理机制。恩格斯在谈到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时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换言之,良好的理论思维是民族攀登科学高峰的必要前提,但良好的理论思维的形成,不可能单纯依赖以工具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科学加以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独特的价值承当,具有自然科学无可替代的功能,只有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把握其独特的价值承当,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其繁荣发展的意义,增强推动繁荣发展的自觉性。

二、尊重学科特点,才能切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导致研究方法、评价手段、发展条件和价值追求等都有所不同。一般说来,自然科学由于以自然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受人类主观因素干扰较少,所揭示规律性现象具有稳定性和单纯性,所做判断具有更多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验证性;相反,哲学社会科学主要以人类活动和社会变化为研究对象,所揭示规律和所做判断往往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在具备科学性的同时,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验证性等特点。

哲学社会科学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即受到研究者或研究对象立场、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干扰。在同一国家,人们因立场不同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国家、制度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是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或多或少带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特定文化传统也相对强大,往往使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民族特性,由此形成跨文化交流障碍。时代变化不断更新着人们关于自身和社会变化的认识,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不竭动力,但在不同国家和区域,思想和理论创新带来的变化往往各不相同。由于人类活动和社会变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哲学社会科学涉及领域越来越宽广、细致,学科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分化和综合趋势,但在不同国家或区域,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始终各具自身特色。显然,作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然具有自身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等基本属性。习总书记明确要求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正是基于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准确把握。

但是,当前国内不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总有人主张简单借用SSCI、A&HCI、ISSHP等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国际标准”,这显然是工具主义至上思想作祟的表现,表明了他们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无知。如果说简单借用“国际标准”实施的科研量化评价已经给中国自然科学事业带来危害,那么,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简单借用“国际标准”必然因背离学科特点导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导向出现偏差,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造成灾难性后果。在全球化客观上要求人类不断抛弃价值偏见的时代,由于西方的“国际标准”仍然带有浓郁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价值歧视色彩,在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跨越文化交流障碍的国际话语体系方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依然任重道远。

哲学社会科学复杂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所揭示变化规律和所做具体判断,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验证性。自然变化在相同条件下多半具有可复制性,既可通过数理逻辑加以推导,也可通过直观的观察或实验加以验证;相反,人类活动和社会变化则具有更多的不可重复性,不可复制性。哲学社会科学所揭示规律性现象,往往只是在存有太多差异的现象之间力图找出本质性的共同点而已。由于具有相对的模糊性,重要的理论创新往往在相当长时间里难以获得普遍认同。当理论创新用于指导实践时,又可能面临新的变化。这些都使哲学社会科学给人留下既揭示真理、又难以把握的印象。

由于上述复杂性,在一些人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几乎不成科学,至少“不是什么大学问”。甚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也有人怀疑其科学性。但是,世界的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人类社会作为客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规律可循。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揭示了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上。否认哲学社会科学通过积累和分析历史记忆找寻规律、探知未来路径的可能性,这不仅将人类对自身和未来社会的认识完全推向不可知论,而且背离事实和常识。哲学社会科学所做判断具有复杂性,但我们正是依赖这些相对模糊、难以精确验证的判断走向未来,这是全人类都不得不始终面对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提倡通过思想和理论创新,对人类走向未来起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作用,但受学科特点制约,任何个体或集体特定条件下所做判断的可靠性都是相对的、变动的,很难收到“立见分晓”或“一锤定音”之效。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严谨的哲学社会科学者往往都支持、鼓励学术争鸣,提倡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术机制和氛围,反对把科学理论教条化,厌恶迷信权威,也坚决反对以吹毛求疵的态度苛责历史上形成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论断。哲学社会科学的复杂性表明,看似混乱不堪的学术争论,其实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常态。人们正是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纷争中探知世界本来面目和走向未来的路径,在自由探索的创新中不断优化价值认同体系,使之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家园。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代又一代有真知灼见的中国共产党人都秉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开放的理论体系,提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显然,一种相对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定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方针。新中国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基本方向的前提下,凡是认真贯彻执行“双百方针”的年代,往往就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社会健康运行之时;相反,一旦背离“双百方针”,“因言获罪”就会成为常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局面就会遭受破坏。

三、尊重学科特点,才能引导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习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为此,他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不断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1]这就是说,开展引导管理工作,要切实理解、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切忌用同一种思维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时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是领导干部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引导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无论抓繁荣发展,还是抓引导管理,关键在于推动创新。如习总书记所述:“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4]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推动创新领域肩负着重要使命,领导干部和管理工作者要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科特点为前提,秉持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态度,做理解、尊重、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的典范。显然,从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和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看,掌握比较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始终是前提条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往往涉及太多人类自身的立场、利益和情感,也具有太多变化不定的色彩,不仅要求学者保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持相对独立、客观地开展学术研究和创新活动,而且需要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机制和氛围。为形成良好的机制和氛围,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坚持加强学习,强化事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意识,以引导为先,克服禁锢封闭心理和动辄组织干预的行政思维,科学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开展引导管理工作,要善于把握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思想和理论创新平台。习总书记说:“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1]显然,习总书记的论断,是基于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基于对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高度信任。他提出的要求,体现着时代的召唤和党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对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发出时代强音、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习总书记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知识分子的联系,“经常给他们出题目”[1]。从习总书记的论述和列举当前急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加强探索创新的重大问题看,他已经为相关领导干部和管理工作者树立了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善于把握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的光辉榜样。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引导管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反复验证,已经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力量源泉。但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上,作为肩负引导管理职责的领导干部和管理工作者,必须首先切实解决自身的真懂真信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1]。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就在于其开放性和实践性,鼓励、支持求真务实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真正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和全社会自觉接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就坚定不移地相信:“科学无禁区。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文化自信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但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础上,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为前提。如习总书记所述,文化的传承创新要“善于融通”。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前进定力,但是,传统文化本是传统社会的产物,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1]显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顺应世界变化的潮流,充分依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求真务实的思想和理论创新,我们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善于融通”,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奠定文化自信的底蕴。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

[4]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2).

[5]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N].光明日报,1978-05-11(1).

责任编辑:张 超

C0

A

1007-8444(2016)06-0701-05

2016-06-3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克服高校科研量化评价机制弊端路径研究”(D/2013/01/012)。

杨春龙(1963-),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菱的哲学
“超学科”来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