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亦周
(南京大学 历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00)
略论英国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影响之限度
——以留学教育为切入点
熊亦周
(南京大学 历史学系,江苏 南京210000)
〔摘要〕鉴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下的种种原因,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受到来自外国的影响。留学教育直接沟通不同国家的教育系统,可以作为研究此类影响的一个切入角度。本文论及近代中国留英概况、对比中国留英与其他留学教育、中英庚款问题、后世相关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史实,对英国因素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近代;中英关系;留学教育;庚子赔款
绪言:
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应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之冲击而产生的,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不相容,其发展首先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思想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改造中国传统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列强都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尤以美、日两国为显著。美国以其在华基督教学校之文化渗透与庚款留学等事项,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由于地缘关系和文化相近,清末民初出现了留日之极盛期,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多参考日本,之后由于中日关系紧张,留日运动遇挫,但日本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之影响,并未因此彻底消失。相比之下,英国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不仅无法同美、日相提并论,甚至不及欧陆诸国。然而十九世纪的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即使在二十世纪逐渐被美国赶超,其大国实力仍是不容置疑的,则从英国角度看,其应当具备对华文化扩张的实力;从中英关系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英关系处于上升状态,在庚款问题上中英交涉有明显成果,英国退还庚款数额在各国中为多,且就管理和利用效果而言最具条理 ,但按对文教事业的贡献,仍以美国为首。后世研究中,对留英教育、中英庚款委员会等相关历史事实的关注相对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英国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之有限。
本文谨从上述诸角度出发,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涉及英国因素的相关史实略作探讨,以期对这一时期文教领域内的中英关系和社会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并尝试梳理历史现象之内在逻辑。至于援引史料及前人著作,与展开深入、追加个人评述观点,如有不当之处,则恳请方家指摘一二。
一、近代中国留英概况
近代中国留英教育始于洋务运动中期,应晚清海军意识发展而兴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极大地刺激了清朝统治者,亲眼见识到西洋“坚船利炮”之威慑性的封建官僚们逐渐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开始谋求自身海军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直接派遣留学生赴西洋学习是最佳策略。以历届船政大臣为中心的诸多洋务派官僚对海军留学教育进行了积极筹划,1877年第一届船政留学生出洋,其中制造学生赴法国官学、官厂学习,驾驶学生则赴英国学堂并铁甲大兵船学习。是为海军留英教育之滥觞。甲午之前,清政府官派赴英船政留学生共有三届,均从海军学堂毕业生中选派,大部分来自福州船政学堂 。同期已有其他类型留英教育出现,亦有部分自费留英生,但群体规模极小。甲午战后,清政府为重建海军,拟再派船政留学生赴英学习,但遭到英国政府拒绝,后经调整海军留学生派遣方针,双方达成协议,又有几批海军留学生出洋,直至清朝灭亡。同期由于国内政治改良运动势高,新政需要大量专门性人才,则有政府部门与各地学堂相继遣派留学生出国。其中赴英留学生专业主要为工商、铁路、矿务等 。
民国以降,国内外形势多变,时局不稳,为留学教育,尤其是公派留学发展之巨大阻力。然本期留英教育仍艰难维持,未曾断绝。民初据孙中山建议派遣对革命有功之青年子弟出洋留学,其中即有李四光、王世杰等留英俊才。北洋政府执政期公派留学生以省费为主,至1927年留英学生约三百人左右,所学专业以理工为主,法学次之。这一时期留英学生人数很少,但因选拔严格,留学效果甚优。国民政府延续了北洋时期公费留学生主要由各省选派的做法,又因中英庚款问题交涉成果,留学资金充裕,留英教育日渐兴盛,相关论述展开详见本文第三部分。由于政策环境改善以及诸方面原因,战前十年自费留英人数相比北洋时期有了显著增长。 海军留学在民国亦有延续,海军部派遣的留英学生回国后作为新型人才受到重用,为民国海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其在留学教育中的相对地位,已不及前清之重,但海军留英仍以其独特性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海军建设,超越了其余各国。“七七事变”之后,海军留学生大多回国备战,海军部亦停止了留学生的派遣工作。由于战争影响、政策收紧,同期自费留英学生人数亦有明显下降,留英教育之主体代之以英国奖学金留学生。
作整体观,近代中国留英教育在人数上相对较少,从所学专业角度考虑,则有重学术、轻政治之现象。海军留学作为留英教育的一大特征,自洋务运动时一直延续到抗战爆发。除此之外,其余留英教育亦多为培养实用性人才。因选拔标准严格,公费留英人数不多,而质量较优;因经济条件、政策环境,自费留英群体规模一直未有积极发展,在战前十年略显繁盛,战时及战后又归于低迷。
二、同其他留学教育的对比
近现代世界各地已然连成一个整体,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倍于前代。留学教育必涉及双边乃至多边关系,其研究亦不可能孤立为之,将留英教育与其他留学教育进行对比是有必要的。本文选择同时期中国留美教育与日本幕末、明治留英教育作为近代中国留英教育的两个参考面,盖因二者之相关性为最大。近代中国留学创议始于容闳、黄宽,二者即分别毕业于美、英两国高等学府;英美通行语言相同,政府公派资格选拔标准及民间游学资历准备相近;庚款问题交涉中,实际退额以英美两国为最多,而除美国之外,以英国在文教领域贡献最大 。此三点为中国留美教育与中国留英教育之相关性。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均有向欧美派遣留学生之举措,且目的相近,均为学习西方以图自强;本期,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国情相近,在留英教育中的地缘因素相同。此二点为日本留英教育与中国留英教育之相关性。
(一)与同时期留美教育的对比
容闳、黄宽分别为近代中国留美、留英之第一人,二者留学之年代相同,均属自费留学之先驱。但相比于容闳在晚清幼童留美教育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黄宽的留学经历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成就 。直到洋务运动中期,官派留英才由船政大臣沈葆桢开始策划实施。在此之前,尽管已有两次鸦片战争中与英国直接交锋的经历,但政府并未对留英教育给予关注,首先重视的是国内方言馆的设置。留英乃至留欧教育之兴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幼童留美的启发。
晚清幼童留美为留学生之组织、计划开先例,1874年,首个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哈德福城(Hardford)柯林斯街(Collins Street)建成楼房,即所谓“驻洋肄业局”也,容闳于次年迁入此处,协管留美幼童事务。此楼几易其主,晚清留美事业亦颇具沧桑。 然由于美国移民政策环境相对宽松,且入学难度更小,加之美国在华基督教会多有资助文教事业之举,晚清自费留美人数不在少数,男女学生均有 ,已初具规模。相比此时期留英教育,留美人数较多,除去几届留美幼童之外,二者差距并不显著 。留美教育之极盛,及至取代留日成为中国留学教育之首要部分,须待清末庚款兴学事起。
美国退还庚款为最早,且用于文教事业最多。有关美国退还庚款的研究非常丰富,这是因为ABISP(American 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 Program)学生数量将近两千人 ,且归国学生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影响极为深刻。而且美国退还庚款还直接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清华大学的设置最具代表性。由于庚款补助,留学资金充裕;由于清华学堂的设立,归国留学生得以对接所学专业,直接推动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奠定了美国因素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深刻影响。据统计,庚款留美学生所学额专业主要集中于工程(Engineering)、经济(Economics)两大领域,科学、医学、法学、农学、人文科学、教育学亦有不少学生进修 。同留英学生相比,留美学生的专业覆盖面更广,同样重视实用性人才。但这些实用性人才在归国后,有超过六成投身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事业,尤其是清华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学科体系的创设及完善,教科书的编撰完备等,与这一部分留美归国学生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一部分ABISP学生在其领域取得优异的修业成绩后,留于美国高校任教,其人数虽在留美学生整体中占比较小,但因其学术成就与特殊身份,对当时及后世中美高等教育乃至国家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与日本幕末、明治留英教育的对比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已有留学现象出现,大体可分为三类:私费留学、藩派留学以及幕府派遣留学。其中私费留英之创始略晚于中国,但规模及学生成就并不逊色,之后留学生逐渐得各藩资助。至于幕府派遣的留英公费生,始自庆应二年(1866年)《海外渡航差许布告》公布 。幕府及各藩公费留学生出身于各地学塾,如开成所、会津日新馆、德山明伦馆等。明治维新后,由于开成所之后整合而成的东京大学的出现,归国留英学生得以发挥所长,为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开成学校和东京大学亦作为留学生的培养基地,向海外输送了大量优质学员。公费赴英学生专业以财政金融、军事外交等涉政领域为多,次以工学(包括冶金、造船等)、理学(化学)、法学等。人文艺术专业则以私费留学为主。留英生归国之后,任教于东京大学者不在少数,而财政、军事、以及部分工学专业生则为政府部门所用。
中日在留英问题上的差异在于公费留英生的专业领域和归国后发展方向。晚清时期留英教育基本以海军留学为重,及至民国,公费留英生所学专业开始集中于理工、农学等。日本则在留英教育发展初期即呈现军事、政治、实用型专业并行的局面。从归国后发展状况看,日本因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归国人才可在此基础上再行创举,而中国留英生本身重学术、轻政治,归国后又无基本社会基础,对本国高等教育也就无法做出突出贡献。晚清中国留学教育之管理仍然依靠“人治”,无确定法规,留美、留欧监督设置裁撤问题层出不穷;而日本于明治初期就颁布了《海外留学注意事项》等相关文件,1872年《学制》中亦设有“海外留学规则”一项 。中国留学教育之政策始终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政府派遣留学生的目的不够明晰,未有长远及理性分析,毫无宗旨 ,受外部因素影响甚于国内自发因素,因而出现甲午后留日之极盛与庚款兴学后留学热潮迅速转向美国的历史现象。在此情况下,中国留英与中国留美之差异主因在英美对华政策分别,而中国留英与日本留英之差异主因则在中国自身。
三、中英庚款问题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
(一)英国庚款退款及其在文教领域的管理及运用
有关庚款退还问题,美国率先为之,其获显利数年之内即见一斑。受此影响庚款受款各国纷纷开始筹划退还问题,英国政府自1917年中国参与一战起,开始关注退还庚款一事。至1922年,英国政府正式宣布庚款将用于两国等利友好之事业。1925年,经国务大臣任命,由巴克斯顿勋爵(Lord Buxton)主责,以包括三名中国人在内的是一名成员构成的咨询委员会成立。此时确立庚款将主要用于教育基金的方针。本期中国正处于北伐战争时期,政局动荡、形势复杂,民族主义思潮盛行,极端排外事件时有发生,咨询委员会意识到除非进行实地考察以获得原始材料,则无法了解中国社会现有基础与真实需要,遂于1926年上半年派考察团队赴华。考察团队归国后提交报告,指出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的必要性,认为庚款不应仅用于与教育直接相关的领域,而更需要分置一部分资金投资交通建设、公共卫生等事业,因为只有帮助中国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为之后文教事业的发展奠定所必需的基础。另一方面,因国情复杂,庚款使用应主要归本国人管理,则中国取得更多权力 。除英议员之外,以在华英人与英商会就庚款运用问题提出建议最为积极。东北易帜之后,中国全境归于国民政府统一治理之下,为庚款运用的管理提供了稳定有利的国内环境。1930年中英换文,双方政府达成共识,次年国民政府根据换文设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7月董事会通过决议,以庚款息金收入充作文教事业发展基金。由于生息滞后,1934年方得以全面安排补助事项 。庚款息金补助文化教育之运用主要有四大方面:保护文化遗产,表现为资助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建设;资助高等学校学术研究,包括校区建筑费用等;资助留英学生;建设完善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奖励中学教科书编撰、补助边疆教育。各国庚款中,唯英国庚款设有补助中等教育的项目 ,英人对资助中国中学教育亦有自身利益考虑 ,又因中英换文规定,英国庚款本金必须用于建筑铁路等生产性事业,故民国边疆教育之发展,为中英庚款利用特殊现象。
(二)庚款留英情况
第一届中英庚款委员会成员中,仅朱家骅、李书华二者为教育界人士。庚款留英工作,长期由朱家骅主持。庚款留英选拔考试自1933年起,至1947年为止,总共派遣了193名留学生、分九批赴英进学。自费留英的经济困难问题在庚款留英生群体中不复存在,留英生资金十分充裕,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的公费留学生资金标准已能保证在英学业完成。此外,受庚款资助的学生在选择修学院校时,具有一定自主权,既可以在英国本土就读,也可以进入其他地区的高等学校学习,除1939年选拔的第七届庚款留英学生因战事影响转赴加拿大留学,还有部分学生留学美国、德国等 。与将近两千人的庚款留美学生群体相比,留英学生人数甚少。但庚款留英章程完备且与时俱进,选拔过程严格,则保证了留英学生的质量。1936年第四届庚款留英章程是可见到的最完整的一份留英章程,其中对公费留英的名额、学科分配、资格以及在英入学、归国时限管理均有细致规定,比之于国民政府执政初期教育界对“60年以来中国留学教育政策之失”的评述 ,已有相当进步,可看出政府及教育界对晚清北洋时期留学教育反思之成果。与庚款留美相比,亦有重质不重量的特点。北洋时期留美人数过多,而美国待遇官费生严苛,甚至有官员咨请各省停送留美学生 ,相比之下,庚款留英生则有更好的进学环境。庚款留英学生所学专业更为合理,文理并重;留学生的年龄分布集中于25-31岁,与学术研究亦趋适宜。在归国之后,因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这一批留英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为后续留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后世研究之不足
有关近代中国留英教育以及英国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影响的历史学、社会学研究并不充分,其间资料不足、考证复杂是研究之主要难度。而中英庚款委员会则是当今学界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这与该委员会在留学史中应具有的地位严重不符。由于中国近代史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学者治史多关注政治发展状况。即使二十世纪社会史观念兴起,对于近代史实的叙述,又不可能不受到来自现实政治的牵掣。庚款留美之极盛与二战后美国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使得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无论从当时历史情景,还是从后世研究中探察,都呈现出“美国化”的色彩。战后英国本身学术设施遭严重破坏,中国国内政治局势又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则留英教育产生断层。史料与史观,一为客观条件,一为主观因素,交互影响,导致了后世研究中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英国因素重视不足。
结语:
通过对近代中国留英教育基本情况的初步了解,以及与其他留学教育之间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英国因素固为有限,但仍有更多阐释空间。本文谨作如此分析,如能为中国留学史、近现代国际关系等研究提供些许新的思考角度,则不可不谓一大幸事。
[参考文献]
[1]宓汝成.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J].近代史研究,1997,(5).
[2]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据中华书局1927年版排印).17-18.
[3]张金超.甲午战前的海军留英教育与中国近代化[J].文学界(理论版),2011,(1).
[4]赖继年.留英生与当代中国——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2.21-24.
[5]刘晓琴.中国留英教育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39-240,328.
[6]于萍.民国时期留英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2008.12-14.
[7]Xiaojuan Zhou: The Influence of the American Boxer Indemnity Reparations Remissions o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Theses, Dissertations and Student Research, 2014. 72.
[8]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52.
[9]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47-1975年)[M].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29-31.
[10]同上书,第72-74页
[11]此处留美规模估计参考数据出自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45.
[12]Xiaojuan Zhou: The Influence of the American Boxer Indemnity Reparations Remissions o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Theses, Dissertations and Student Research, 2014. 70-72.
[13] 数据参考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M].三联书社,2001.340.
[14]Xiaojuan Zhou: The Influence of the American Boxer Indemnity Reparations Remissions o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Theses, Dissertations and Student Research, 2014. 36-38.
(责任编辑:王国红)
[收稿日期]2016—01—11
[作者简介]熊亦周,女,湖北黄石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6)04- 0095- 04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