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体”的超常搭配及语体风格特点

2016-03-16 03:41余荣宝

余荣宝,魏 红

(1.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2.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 襄阳 441021)



“舌尖体”的超常搭配及语体风格特点

余荣宝1,魏红2

(1.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441050;2.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 襄阳441021)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舌尖热,“舌尖体”语言更加规范,而且更灵活运用超常搭配手法和多种语体风格杂揉,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美感。本文研究“舌尖体”的超常搭配和语体风格特点。

〔关键词〕“舌尖体”;超常搭配;语体风格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舌尖热,不仅有“舌尖上的安徽”、“舌尖上的平潭”,“舌尖上的母校”,更有网民们仿造,诙谐幽默的语言背后,不乏机敏和乐观。

“舌尖上的……”,正成为流行语,也衍生出了一种所谓的“舌尖体”的文体。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大家热捧的 “舌尖体”,分析它的超常搭配及语体风格特点,理性地体味这种语言美感,这种特有的艺术享受。

一、超常搭配

“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外乎两种情形,一种是正常搭配,另一种是非正常搭配。”[1]正常搭配是语言规范,非正常搭配对规范来说是一种变异。这种变异可能会变糟,也就是搭配失当,语言不通,成为语病;也可能这种变异会变好,有特别的表达作用或修辞效果,这就是超常搭配。

人们在语言交往中,除了正常搭配,也需要超常搭配。超常搭配,是指为了艺术表达的需要,有意打破常规搭配和固定搭配的词语限制,超出常规地组合词语、句子成分、分句,产生奇特的文学和艺术效果。超常搭配既让人耳目一新,又合情合理。

“超常搭配是语言变异美的一种表现,是语言艺术化的体现,是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言语表达者通过超常搭配这一变异手段,恰如其分地描绘美、展示美,把美表现得淋漓尽致。”[2]

在“舌尖体”中,我们会发现,超常搭配手法的运用充分展现了这种语言的变异美。例如,“这种古老的主食呈现出另一种时代风貌,但手工制作的魅力依然包裹其中,那些来自中国各地的年轻裹粽师用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物的生命力。”[3]“用手的温度呵护生命力”,主语“温度”谓语“呵护”宾语“生命力”,一般来说,用手的温度呵护的东西一般都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而“生命力”却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让人感受到的。在机械加工逐步代替手工劳作的今天,裹粽师用手工制作粽子,只有这样,粽子这种传统食品的工艺、味道、文化才得以延续和传承。这里将“温度”、“呵护”、“生命力”三个常见词不常见地搭配在一起,产生了1+1〉2的艺术效果,语言非常有张力,言简意赅而意蕴深厚。它让我们产生联想,一切传统食物都需要我们亲手制作,代代相传,它才不会失传。用手的温度去呵护,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等宁宁长大,她可能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也许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4]“口感承载味道”这样的搭配,目的在于宁宁记住了年糕的口感,就是记住了自己家庭特有的味道,记住了自己的家。

“饺子,已经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亲情的种子。”[5]“饺子埋下种子”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食物不仅仅是食物,它如同种子播种在下一代的心中,在他们心灵中长成亲情的大树,这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

“对于妈妈和姐姐来说,生活的很多部分,已经和豆腐坊牢牢地长在了一起。”[6]“生活和豆腐坊长在一起”可见“妈妈和姐姐对豆腐坊的依赖,不仅是一种生存需求,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7]“麦客”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中国种植小麦的历史,也是麦客的历史,但是,因为小麦已经逐步走向机械化,麦客收割小麦已经渐渐淡出历史,这句话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层意思,但是,文中却说“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配合着机械收割的画面,更加形象生动,人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感受到,机械收割的不仅仅是小麦,更有悠久的历史和职业。

“这种转化的智慧,在更为久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熠熠生辉了。”[8]“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出自作家孙犁《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一文中。“三个彩绿隶体字,熠熠生辉,成为我书房的一道风景线。”显然,“熠熠生辉”一般用来形容钻石、书法、绘画等这些具象的物品。而这里“智慧”是抽象的东西,用“熠熠生辉”来形容既赞美了古人的智慧,也把抽象的“智慧”具象化,让人触手可及。

“饮黄酒的绍兴人不温不火,他们对传统的固守,也有滋有味地流淌在舌尖上。”[9]流淌在舌尖上的,不仅是绍兴的黄酒,更是绍兴人对传统的固守。

“这时候正是做腊味的季节,长短的竹竿上彰显出人们的富足。”[10]“长短的竹竿上”挂的都是人们腌制的腊肉,不说“腊肉彰显人们的富足”,而说“长短的竹竿上彰显出人们的富足”配合画面更让人觉得意蕴深厚、回味悠长。

“酱缸的帽子不时被拿下来、扣上去,时间就在这反复的声响里流走。”[11]

“社会的极速变化,搅动着每个人的内心。”[12]

“中国的味觉史,就这样在腊味中延续着。”[13]

“肉的丰腴、萝卜的清甜、米粒的饱满,这就是最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一种简朴而丰饶的主食。”[14]单看“简朴而丰饶的主食”似乎很矛盾,像是病句,但是结合前半部分,想想又十分贴切,只有肉、萝卜和米三样很普通的食材,当然简朴,这些简朴的食材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味道丰厚,果然是“简朴而丰饶”。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15]“平凡的人”“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这样组合搭配语言非常有张力,让人对普通的食物、一日三餐顿时肃然起敬。

“芝麻的香气伴着蕨粑的甘甜,这就是瑶族人时代繁衍的味觉密码,也是撰写着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16]“味觉密码”“撰写着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芝麻和蕨粑的味道千百年来靠着人们手口相传,成为瑶族人特有的美食,也通过这样的味道表达他们民族的认同感,传承民族的文化,当然,它就是一种“通用语言”。

“每年3月到6月,滑翔的飞鱼让整个海洋的男人们沸腾着。”[17]“飞鱼让男人们沸腾”为了捕猎飞鱼男人忙碌得就像刚烧开的水一样沸腾。

“中国最炎热的吐鲁番,靠天山融水带来生命的奇迹,颗粒饱满的葡萄使吐鲁番成为中国最甜蜜的所在。”[18]“甜蜜”是一种味道,既指食物的味道,也指人的味觉体验和情感。吐鲁番这个地方本身是没有“甜蜜”的味道的,但是,它盛产中国最甜蜜的葡萄,人们品尝这里的葡萄之后,这种感觉会爱屋及乌,对出产地也会有“甜蜜”的情感。因为最甜蜜的葡萄,出产地都让人感觉“最甜蜜”,所以,作者说,“吐鲁番成为中国最甜蜜的所在”。

“一日三餐,浸透着青春和汗水。”[19]

“在这里,自然与人工的合力演变出了变化万千的视觉景象。”[20]

这些超常搭配因为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运用得当,使得作者用最少的语言创造了最丰富的语义内容,用最普通的文字搭建了最新鲜的“舌尖体”,创造了不一样的变异美。

二、不同主体风格混搭

我们按照郑远汉先生的三分法,分为科学体、艺术体、谈话体。“科学体同逻辑思维相联系,主要用于明确而严谨地论述和说明事理,词语概念的明确性、句法章法的严整和正规性等是科学体的风格表现、风格特征。艺术体同形象思维相联系,主要用于唤起形象、强化感受特别是美的感受,词语的描绘性、句法章法的多样性或畸变性等是艺术体的风格表现、风格特征。谈话体主要用于日常谈话和陈述事件,用词、造句、谋篇都表现出一种平实自然、轻捷灵便的言语特点。一些典型的言语活动或言语作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三种风格的言语特点。”[21]

“发酵后的豆腐,内部已经大为不同,毛霉菌分泌蛋白酶,让大豆蛋白降解成小分子的胨类、多肽和氨基酸。”[22]“霉菌”、“蛋白酶”、“多肽”、“氨基酸”这些化学专有名词来分析发酵后的豆腐的内部成分,属于科学体,这样叙事严谨、科学。

“解说词的首要任务就应当是将该事物、事件或道理解释清楚,说明白,与这相应的,在语言表达上,就必须采用科学语体的一些风格成分,有科学语体的风格表现。”[23]

上面这一段可以说是典型地体现了解说词科学语体的风格,用严谨的专有名词,解释清楚豆腐发酵后为什么具有特殊的风味。观众在明白事理之余,也学习了科学常识。

但是,“解说词往往带有双重交际任务,一是对某事物、事件或道理进行解释和说明,二是通过所解说的事物、事件或道理打动读者、感染听众,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从属的。”[24]“低温让豆腐中的蛋白质与水分子继续分离,冰冻后的水把豆腐均匀的质地变得像海绵一样,这是李树国最喜爱的食物。”[25]前一句是科学体风格,后一句则是典型的艺术体风格,将科学体与艺术体相杂糅,呈现出新的面貌,既严谨又形象,既科学又艺术,大大加大的语言张力,让人印象深刻。

同样的例子还有,“碱是和面的关键,它能使面中的谷胶蛋白结成致密的网络,锁紧淀粉颗粒,面汤不致混浊,还能让面条在嘴里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26]“谷胶蛋白”“淀粉颗粒”这样科学体的语言用在句子中显得更有说服力。“能让面条在嘴里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又是艺术体风格,科学体和艺术体交相辉映。

“舌尖体”之所以让人们过目不忘,不仅使用科学语体让语言严谨、科学,更调动语言的文学细胞,让语言优雅、灵活,意趣盎然。

如,“盛夏,雨水充沛,沂蒙山进入最湿润的季节。”[27]诗一般的语言配上如梦如幻的画画,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天的来处。”[28]“无论”、“不管”、“总有”这些关联词节奏紧凑,意蕴深厚。尤其是最后一句“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如同对偶一般,平仄相对,言浅意深,回味悠长。

达到同样效果的,还有,“一种食物,连接起留下他们足迹的两个故乡。”[29]“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30]同样讲究对比,对比中见深意。

而谈话体的运用也让“舌尖体”朗朗上口,更接地气。如:

“秋风起,食腊味”[3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功夫,没有捷径。”[32]“对于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33]“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34]

“秋风起,食腊味”、“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些活跃在人们嘴边的俚言俗语,是对当地的美食的一种生动概括总结,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用刚采摘的新鲜蒲笋炒一盘蒲笋烧肉,用东北话说,叫‘鲜灵’。剩下的蒲笋晒起来、风干,可以长时间保存,精明的主妇都会早做准备。”[35]谈话体与艺术体相结合,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好听易记。

同样,“在杭州并不繁华的地段,还有一家不起眼的面馆。店面很小,只有七张桌子,除了每天只营业半天,每年还要固定放两个月暑假,但食客们却依然络绎不绝,丝毫没有因此抵消掉对这碗‘片儿川’的热情。”[36]“片儿川”是人们对这种面的叫做,口语通俗易懂,让人倍感亲切,接地气。

[参考文献]

[1][2]冯广艺.超常搭配[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25][26][27][28][29][30][31][32][33][34][35][36]《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21][23][24]郑远汉.言语风格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胡光波)

[收稿日期]2016—04—16

[作者简介]余荣宝,湖北谷城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魏红,女,湖北谷城人,襄阳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6)04- 0031- 03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