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元威
甘肃省民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新常态下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与金融转型支持——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
贺元威
甘肃省民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转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民勤县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SWOT分析,提出“一心一线四化两型”综合路径,从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对金融转型支持全面实现小康进行论述,并对支持金融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经济新常态;金融转型
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需要通过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通过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民勤县提出较全国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对标小康标准,基于全县实际,调动各方面资源精准发力精确施策。
(一)优势。一是整体脱贫目标实现。2015年末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96元,贫困县15项退出指标实现程度全部达到100%,较全国提前两年实现整体脱贫。二是经济发展快中向优。2015年末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均较“十二五”翻一番,全县经济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非主导型经济转变。三是实现全面小康基础较好。2015年末全县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78.3%,39项指标中有29项指标实现程度在60%以上。
(二)劣势。一是部分指标差距较大。2015年末全县实现程度低于60%的指标有10项,其中人均GDP实现程度仅为42.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程度为47.7%,城镇化率实现程度为50.3%;二是财政保障能力较弱。全县骨干财源薄弱,收支矛盾比较突出,财政用于自主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资金有限。
(三)机会。一是国家政策支持不减。国家和甘肃省明确一定时间内脱贫摘帽不摘政策,民勤被列为国家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试点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等,政策方面有更多支持。二是“十三五”发展机遇。国家和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出台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的系列举措,在此基础上民勤县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四区”发展战略。
(四)威胁。一是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等发生较大变化,这些给西北边远地区基础薄弱的县域经济会带来不利影响。二是生态脆弱状况未根本改变。民勤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边缘,沙化面积达到89.8%。通过近年来综合治理,生态得到了好转,但生态脆弱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民勤县总体思路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产业培育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创业驱动示范区”战略为基本遵循,发挥县域资源和产业优势,围绕“一心一线四化两型”,以GDP为核心,坚守生态红线,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取得显著成效。
金融作为联结国民经济的纽带,其通过信贷、利率等手段落实宏观经济政策和影响微观经济活动,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大有作为。
(一)以金融资源配置推动转型升级。一是集中资源保重点。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保证重点在续建工程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切实做到“三个不低于”。二是逐步压缩化产能。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停止授信或压缩信贷,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业禁止准入。积极支持企业压缩产能和去库存,鼓励企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资产重组。
(二)以金融体系重构扩大金融供给。一是扩大金融资源保有量。积极引进外埠金融机构、国际和区域性开发银行贷款。以金融+财政、+债券、+股票等金融杠杆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分散因疾病、意外、灾害等风险。二是扩大直接融资范围。引导企业通过信托、海外直融、风险投资等途径直接融资,推行政府债务债券化和资产证券化。鼓励地方金融机构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等增强资本实力。三是做大融资担保体量。鼓励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对公益项目和社会弱势群体融资以政府主导担保为主,对商业项目和企业贷款以商业性担保为主。大力发展第三方保证保险,以庞大保险资金体量促进更多信贷投入。
(三)以金融载体创新发展普惠金融。一是产品创新。因人制宜开发金融产品,开发“扶贫贷”、“创业贷”、“助保贷”等。因企施策拓宽融资途径,利用创投+信贷、债转股、融资租赁等模式解决企业投融资需求。二是制度创新。争取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吸收会员小额存款,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增加金融供给。通过放开单一股东持股比例限制、鼓励境外投资者参股或控股小贷公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渠道创新。组建地方法人类政策性保险公司,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组建区域性交易市场,提高各类产权的流动性。发展“互联网+”新型业态,依托P2P本质是“互联网+民间借贷”特点,实现点对点融资。
(四)以金融生态优化确保经济安全。一是促进金融业态均衡发展。建立资本结构多元、竞争充分、差异化经营的金融体系,逐步实现资产管理、股权基金、风险投资、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等金融业态全覆盖。重点加快发展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微型金融组织。二是全面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通过信用村镇、信用企业和信用农户评定、发布信用红黑榜等措施,开展“金融安全区”建设,积极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金融秩序维护和金融纠纷调解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和金融欺诈等非法金融行为。
金融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体系自身努力,更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扶持金融主要在于构建三个机制。
(一)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贡献突出的授予县长金融奖。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对惠民金融进行奖补和适度风险补偿。采用贷款贴息、保险补助、上市融资补贴,创业投资税收优惠等扶持企业。
(二)引导机制。将政府注入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外资等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实现风险资本规模化和专业化。
(三)补偿机制。筹建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贷款出现损失后由合作银行和资金池按比例分担。将现行财政对企业部分直补资金转化为贷款风险基金,放大财政资金对金融的撬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