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生茂,林江鹏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需求与供给: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雷生茂,林江鹏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健全的信用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在宏观经济运行步履维艰、结构调整未达预期的态势下,中央政府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非凡的政治气魄和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配合国家规划,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校责无旁贷;培养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为背景,着重研究高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商榷性地提出重建专业课程标准、重构专业课程地图、多方开展教育合作、充分利用平台功能等建议,以满足国家规划之需求。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并于6月下旬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引起社会各阶层的热烈反响和境内外媒体高度关注。按照《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全民信用文化水平、信用信息服务行业及其产品等,都将会产生很大的发展变化。然而,如何推进《规划纲要》以及成效如何,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文化等因素,其中职业化人才供给会成为主要的制约瓶颈。也就是说,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才质量和数量,决定着《规划纲要》的推进成效,而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才的供给主力是高等院校,当然也会有其他供给渠道。总而言之,职业化信用管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取决于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而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能否实现《规划纲要》既定目标。
《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国家级中长期(2014~2020)规划。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全社会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遵循“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健全法制、规范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四大原则部署,着手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重点领域建设,经过七年努力,到2020年实现《规划纲要》目标: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1]
《规划纲要》明确四大重点领域涵盖27个具体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涉及自然人信用管理、职业信用管理、企业(法人)信用管理、事业(法人)信用管理、行业组织信用管理、政府信用管理等方面。可以预见七年之内,随着《规划纲要》的推进实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以及征信行业将整体性面临飞跃式发展,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才需求将逐年高涨。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全面发展引致的人力需求,从职能上看可以概括为信用调查人员、信用分析人员、信用评估人员、商务调查人员、商账追收人员等5类职业化人才需求;从需求者主体来看,包括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协会组织等;从职业化人才的来源看,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其次是社会从业人员;从学历要求来看,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至少应该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学历。有关部门曾经预测,信用管理专业经理的市场需求量在50万左右,而目前拥有本科专业招生资格的23所高校当年毕业生不会超过5千人,这个供需比例大约是1/100。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等四大要素构建的不同模式,决定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2]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奠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合理的课程结构加有效的教学体系,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从而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以下着重探讨和比较高校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的当前状况。
(一)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的分布
与英美比较,国内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本世纪初2001年底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次年(2002)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率先设立信用管理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国内信用管理高等教育的开路者。由于国家985和211高校的示范效应,八年间(2002~2009)先后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1所,2010年之后的五年间相对密集有13所高校(见图表1)。
国内高校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由最初2所到目前的23所,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确立到发展的改革进程密切相关,也同时与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影响相关。
表1:高校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分布情况
然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呈现出东、中、西地区间的差异。东部地区(长三角、环渤海)市场发展快,GDP高,信用管理意识迫切,征信行业发展较快,相应地能够较早感受到外部影响力,因而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5所集中于东部,以上海居多(5所)。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信用管理意识不强,征信行业薄弱,外部条件影响力较小,相应地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
(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比较
目前,高校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上由三大模块构成,第一是通识课(或公共课)模块,第二是专业课模块,第三是实践环节模块。通识课模块全国统一,没有差异,差异较大的是第二和第三大模块。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面,各校之间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以下比较分析围绕的重心是各校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当前设置状况。
1.专业必修课设计中的差异。《信用管理学》(或者《信用管理概论》)课程、《信用评级》(或《资信评估》)、《信用风险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等,这5门课在样本高校专业必修课设计中的点击率较高,有一定代表性。
2.专业选修课设计中的差异。《信用评级》、《信用风险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经济学》、《信用保险》、《征信理论与实务》、《金融机构信用管理》、《信用担保》、《商账管理》、《信用管理前沿》等,这11门课在5所样本高校有一定代表性,同时也体现了各校专业选修课设计中的特色。
(三)信用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
信用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实验,二是校外实习。校内实验课,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大量投入。校外实习,需要外部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
1.实验课设计中的差异。样本高校中多数都设计了《信用评级》实验课,《信用风险分析》实验课也有代表性。部分高校设计了5门以上实验课,表明这些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预见,这些实践课将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凸显了其实践优势,以此将会衍生更多的比较优势。
2.实习环节设计中的差异。实习环节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走上就业岗位的必经环节。目前有两种方式,自选实习和基地实习。前者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后者由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并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多数高校已经为学生落实了实习基地,广东金融学院提供多个实习基地方便于学生选择不同的实习内容。
(四)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合作情况比较
相对于保守教育而言,与外部机构进行合作或协作,意味着互惠互利,甚至能够实现双赢。天津财大与大公国际的合作堪称典范,在国内首创信用管理学院,同时共建信用管理实验室。广东金融学院的合作方式既有深度、又有维度,包括特色订单班、共同开发软件、实习实训基地、远程实习平台等多种形式。上海工大的合作方式也具有特色,首先是与多个知名公司合作开发实验软件,然后给学生集中安排几个实验周,学生在实验周内完成相应任务;其次是挂牌实习基地方面的合作。另外,部分高校已经和中诚信等机构合作多年,限于篇幅无法详尽介绍,而湖北经院与中诚信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力度。
当前,高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外部合作等方面。
(一)培养模式相对单调
由于教育理念相对保守,封闭的培养过程,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没有密切跟踪市场动态,也没有深入研究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征,客观上造成了供需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胜任工作,难以实现就业,而用人单位同样面临招聘不到合适人选的尴尬。这样的问题,不是用人单位的问题,而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尴尬问题。
(二)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
课程设计缺乏明确的系统性,课程体系内部缺少明确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名称表达各有论调。例如“信用评级”、“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资信评估”;再如“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度量与分析”;还有“征信技术基础”与“征信理论与实务”等等,哪种表达更科学?需要进行斟酌。第二,专业必修课当中,信用管理核心课程占比过低,有的高校只有二、三门,不足专业必修课学分的三分之一,占全部学分的比重也比较低。第三,专业选修课当中,信用管理专业课所占学分比重差异较大,有的不足60%,有的高出90%。第四,实践教学环节当中,实验课程相对单一,占实践环节学分比重有的低于10%,占总学分比重有的不足1%。这些个问题,有必要讨论,并寻求公认的统一标准。
(三)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人力和物力方面,人力方面就是专业师资,物力方面指教材、软件、甚至实验室等等。首先,信用管理专业师资紧缺,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首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新设专业的高校十分紧急。部分专业课未能列入教学计划开课,就是由于师资缺乏所致。第二,信用管理专业课教材令人担忧,目前状况是,一少、二散、不成系列。前些年人民大学和上海财大曾经编辑出版了一批专业教材,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近几年虽有新书面市,但毕竟数量品种偏少,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也构成了人才培养的被动局面。第三,实验教学软件偏少,或者实验教室紧缺,从根本上制约着实验课程的开设。
(四)社会资源未充分发掘
相对保守的人才培养理念,这些高校实际面临着两方面的困惑。一方面,内部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手段比较僵化、教材供应不足、实验设施缺乏、师资力量有限等诸多困惑。另一方面,外部社会资源似乎处于闲置状态、没人理睬的境地。如信用管理公司、评级机构、担保机构、行业协会、社团组织、政府部门、其他高校等等,这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高校解决内部矛盾,改善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条件。然而,或者因为校领导层重视不够,或者由于缺少必要的激励,没有及时建立起必要的合作机制。
支持《规划纲要》的发展,实现《规划纲要》的目标,是所有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需求,培养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才,需要高校打造出职业化的培养模式,实行内外兼修。从内部看,形成专业课程标准,重构专业课程地图,刻不容缓。向外部看,必须展开多种合作,充分利用平台功能。
(一)尽快形成专业课程标准
在原有“信用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基础上,再行斟酌,讨论升级。首先,有必要将信用管理专业课程区分为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同时,认定每门专业课的规范名称,允许每门课程有两种表达。第二,确定专业必修课的设计规范。制定核心课程目录,以及每门核心课程的学时、学分,规定核心课程在专业必修课设计中的占有比重、及其上下限。第三,规范专业选修课结构及其指导目录。一是列出信用管理专业课指导目录(以非核心课程为主),以及信用管理专业课在专业选修课中的最低占有比重;二是列出非信用管理专业课程指导目录,以及在专业选修课中的应有比重。第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规范。一是规定实验课程目录,以及实验课名称、学时、学分,规定实验课在全部专业课总学分中的占有比重;二是实习实训方式的规定,除了具备实习基地条件之外,还应提供远程实习平台系统,以满足学生需求。
(二)战略性重构专业课程地图
课程地图,英文表达是Curriculum Mapping,起源于1980年代初Fenwick English课堂教学检查与信息反馈工作,后来运用电子数据库和直观的地图形式来反映课程结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3]课程地图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学习方案相联系,职业规划不同,对应的课程结构以及学习方案也不同。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跟踪反映社会就业动态和用人单位需求,与主要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紧密相关。这样,学生按照各自的职业兴趣,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按图索骥,选择对路的课程方案,全面提升核心能力,完成自己的学业历程。目前,国内信用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主要有,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技术指导培训中心,提供五种信用管理职业能力培训证书(包括信用调查师、信用分析师、信用评估师、商务调查师、商账追收师);还有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企业管理岗位资格鉴定中心联合主办的“企业信用安全管理师”资格认证。信用管理专业职业方向有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征信机构、政府部门,不同职业方向相应要求的资格证书不同,因而需要配置的课程结构也不同。[4]
(三)充分利用专业研究与教学协作平台
2013年10月,第二届全国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天津财大举行,成立了“信用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协作会”。2014年5月,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起成立“国际信用教育联盟”。这两个平台均集合了国内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均有知名评信机构“大公国际”的参与并且主导,能够在信用知识创新、信用管理学科研究、师资培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为各校提供必要的有益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平台的运作应该能满足成员们的期待:首先,真正成为高校信用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促进平台;第二,真正成为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培训与交流的平台;第三,真正成为高校与企业信用管理合作的互动平台;第四,真正成为高校信用管理学科标准规范的发布平台;第五,能够成为信用管理学科的国际交流平台。
(四)积极拓展多种合作教育模式
合作教育,有助于突破保守教育思想束缚,激活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缩小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核心能力,扩大合作双方的社会声誉。从当前已有的合作模式来看,基本分为合作培养(订单班、委托班、短训班)、合作研发(课题项目、教学软件)、实习基地合作等。从合作单位性质来看,高校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与政府机关合作、与金融机构合作、与大型企业合作、与其他高校合作、与行业协会合作、与征信机构合作、与担保公司合作等等。只有通过合作,只有扩大合作、甚至全方位合作,才能培养出《规划纲要》所需求的职业化的高规格的信用管理人才。
(注:本文系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5007;课题组成员:雷生茂,林江鹏,张世晓,李建华,童藤)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国发[2014]21号.
[2]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2).
[3]巩建闽、肖蓓蕾,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对大陆课程地图发展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4]周素萍,开放教育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探讨,天津电大学报[J].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