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6-03-16 02:37张岩
关键词:兼职问题对策

张岩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张岩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现象比较普遍,影响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因素是获取经济效益和锻炼意志品质。大学生兼职类型多数比较简单,且与其专业毫不相关;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时间与学习时间相互冲突;大学生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事件屡见不鲜。建议大学生树立科学兼职观念,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自身发展;相关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兼职管理体系,并辅以正确有效地引导;进一步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大学生社会兼职合法权益。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改变,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除了面临学习压力之外,同样面临着毕业之后的找工作压力。因此,大学校园的兼职现象逐渐升温,大学兼职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现象屡见不鲜。大学参与社会兼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效益,同时,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增强意志品质也是影响大学生兼职的重要因素,社会兼职也能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但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他们的权益会受到不法侵犯。本文研究从问卷调查入手,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原因,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进而引导大学生科学兼职。

一、文献回顾

纵观国内大学生兼职的相关研究,但它们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程度。国内相关研究可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通过实证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问题。经素、吴亚子等的《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法收集资料,得出大学生兼职目的不仅为了获得经济收益,还想更早的了解社会和体验社会。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兼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1]刘正发、何继秀的《当下我国大学生打工现象研究》,同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表明:以前大学生兼职群体多数为贫困学生,现在兼职已成为普遍现象,并且他们的目的是纯洁的、合法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兼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2]第二,从社会学角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兼职问题。贺祖斌、杨红秀的《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从社会学角度对的大学生减值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大学生兼职是一种社会活动,对社会成员和系统的生存与发展能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样会产生消极影响。[3]何珊珊的《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兼职能够促进他们自身发展,并且非常必要。[4]第三,从法律视角分析研究大学生兼职问题。唐斯羽的《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现象及其成因调查报告:兼谈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障措施》,分析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5]松涛的《大学生打工谨防上当受骗》和胡志鑫的《大学生打工过程中的维权问题》,都用写实的手法叙述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6][7]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得知,相关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其样本容量是否能够反映当地实际情况值得商榷。此外,大学生兼职对大学生来说其利大于弊,但相关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兼职问题上,是否能够从正面入手对大学生兼职进行研究分析值得思考。多数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并未应用到实处,许多对策不切实际,毫无时效性,无法及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相关研究还需继续探索。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原则,于2015年5月对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49份,问卷有效率为74.5%。其中,涉及男生问卷57份,女生问卷92份。被调查大学生中男生57人(38.2%),女生92人(61.7%);一年级16人(1.7%),二年级21人(14%),三年级52人(34.9%),四年级23人(15.4%),研究生42人(24.8%)。

(二)统计方法

运用SPSS20.0对问卷数据进行输入,拟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兼职现象比较普遍

在149人的总样本中,做过兼职的学生群体共计113人,在调查样本中占有绝对比例,即75.84%,相较而言,没有做过兼职的同学不足1/4。由此可看出,在如今高校学生群体中,还是大部分学生选择做兼职工作。一方面,联系大学生的月收入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今大学生群体具有的高水平消费能力和多样性消费倾向,学生的经济补给可能未能得到充分保障,所以通过寻求兼职工作平衡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作为身处有“小社会”之称的大学校园,学生们也盼望为即将踏入的社会进行一定的尝试与准备,所以积极投入到寻求兼职工作这项社会实践中去。

(二)个人特征不同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差异明显

调查显示,3/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显示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在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兼职,这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大学生就业背景有一定的关系,用人单位更希望录用个人能力较强、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等的大学优秀毕业生。在年级分类统计中,兼职主要集中在大三与研究生群体,这与样本选择环境有直接关系。大学生在一年级由于课程多,学习压力较重,没有过多的空闲时间来做社会兼职。参与社会兼职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由于毕业生们即将踏入社会,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兼职是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锻炼自己和获得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

(三)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主要因素是获取经济效益和锻炼意志品质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兼职的目的大部分集中在“赚取生活费”上,其次为“锻炼意志”(见表1)。由此表明,选择兼职的学生群体无论是由于家庭经济水平原因,还是自身消费观念原因,都面临着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大多数学生选择从事兼职、勤工俭学这一自食其力的途径,都是值得肯定与赞誉的。其次,从大学生多来自独生子家庭或少子女家庭来看,能主动寻求锻炼自己的意志,磨练自身的品格,都是应予以赞赏的。

表1: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目的

(四)大学生兼职类型多数比较简单,且与其专业相关度低

调查显示,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工作类型相对简单,比较常见的有促销员(28.2%)、餐饮服务员(25.5%)、家教(32.9%)、发传单(36.9%),其他还包括礼仪(8.7%)、翻译(6%)等,大多数兼职工作并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大学生所从事的社会兼职类型与他们的专业相关程度情况并不理想,与其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占77.9%,完全相关的占1.3%,非常相关的占4.7%,有些相关的占16.1%。数据表明,在校学生群体所做兼职与自身在校所学专业大多数毫无关系,这一点在所做兼职类型中已可初见端倪。因此,在这一点上即可反映出大学生群体所做兼职与自身在校所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缺乏有效衔接,甚至可能出现“两层皮”现象,两者毫不挂钩,更有可能相互牵制。

(五)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时间与学习时间相互冲突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选择从事兼职的时间主要分布在寒暑假日、周末及空闲时间。一方面来看,学生群体仍本着以学习学业为主,兼职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课余仍可以兼顾的工作;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大学生青年群体,将课余时间全部花费在大部分与学业无关的餐饮服务行业,虽然也可以让自身得以锻炼,但也同样侵占了自身学习巩固与充电的时间,致使学业无法得以进步与提高。在针对兼职对学习有无影响的主观判断来看,大部分人选择的无影响和视情况而定两个选项,这表明从事兼职的学生群体能较好的平衡自身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可以做到互不影响,但更多数学生则认为只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和水平,通常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在针对当学习与兼职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来看,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好好上课、放弃工作,这表明作为大学生群体,面对兼职与学业的时间冲突来看,大部分同学仍可以将自己的学生身份放置首位,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务仍处于积累知识阶段。没有一叶障目,管中窥豹的狭隘思想。但同时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了逃课等行为,表明兼职确实也成为了一些学生逃避学习的理由和借口,这也可视为其一个弊端。

(六)大学生兼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在对于兼职过程中有无上当受骗经历的调查中,在肯定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没有上当受骗经历的仍处于多数。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仍存在11.4%的有受骗经历群体和26.7%的难以确定的学生群体。这表明,在学生兼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比例的自身权益收到侵犯的经历,大多表现在经济报酬纠纷,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劳动保障没有落实等等方面,值得注意。作为针对有无受骗经历的延伸,在遇到困难解决办法中,我们看出,学生群体选择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与当事人的上级领导交涉和想办法解决两方面,这可以看出兼职学生群体在遇到困难时,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选择积极的作为这一主动的行事思维,但同样也对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协助保障学生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看法

根据调查结果(见表2),在针对“您对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做兼职”这个问题中,我们是将其开放给每一位参与问卷的大学生,即无论是做过还是没做过兼职的同学都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调查。其中,大部分同学(包括没有参与过兼职的学生群体)仍认为在校期间,参与兼职是很有必要的,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兼职仍具有较高的认同倾向,说明是肯定其部分优势的,应予以关注。在针对没有参与过兼职的36名学生中,主要原因多集中在学业过重没有时间参与和担心上当受骗方面,一方面,表明确实在大学学习中,学业应是学生们的首要任务,在学业过重的前提下,兼职时间的不固定必然带来对学习时间的挤压和冲突,造成学生的困扰。另一方面,目前兼职途径,岗位,权利保障的不规范等等问题都让学生对于兼职的安全方面等等问题充满担心忧虑,从而望而却步。通过调查,做过兼职的学生群体或多或少的都想从中得到收获,例如,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这表明兼职对大学生群体日后职业规划的促进作用,增进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使自身生活更加充实等等,这些都是参与兼职所带来的好处。在针对学校在兼职方面应承担的职能的调查中,可以直观看到,大多数学生是非常希望学校能够成立专门的兼职辅导机构,为学生兼职保驾护航。高校作为与大学生群体关系最为密切的机构团体,除了理论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学外,应承担起规范学生业余活动,指导学生从事兼职工作,承担起帮助学生筛选兼职岗位、保障学生劳动权利及开辟学生寻求兼职绿色通道等等责任,切实为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履行相应的职责。

表2: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收获

四、结论和进一步的思考

(一)结论

本文基于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较为普遍。第二,影响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因素是获取经济效益和锻炼意志品质。第三,社会兼职类型多数比较简单,且与其专业毫无关联。第四,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时间与学习时间相互冲突。第五,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事件屡见不鲜。

(二)进一步的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现状,只有通过长期的兼职体验才能深有体会。如何使兼职市场更加合理规范,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兼职观,如何使大学生的权益远离侵害,这些虽都已被社会所关注,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仍然问题不断。[11]

笔者希望通过以下几条建议,能够给参与社会兼职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一,树立科学兼职观念,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自身发展。大学生要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把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才能在自己权益受侵害时拿起法律武器予以反击。[12]第二,相关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兼职管理体系,并辅以正确有效地引导。各高校应该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引导、管理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13]高校应多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建立里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大学生日后工作奠定基础。[14]第三,进一步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大学生社会兼职合法权益。应该把符合劳动关系的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范围加以保护,给予兼职大学生应有的权利,同时在配套制度中加以明确和规范。[15]

(注:本文系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11-12D115)

参考文献:

[1]经素,吴亚子,赵燕.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5,(10).

[2]刘正发,何继秀.当下我国大学生打工现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3]贺祖斌,杨红秀.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87-90.

[4]何珊珊.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6):16-118.

[5]唐斯羽.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现象及其成因调查报告:兼谈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障措施[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1):83-90.

[6]松涛.大学生打工谨防上当受骗[J].教育与职业,2004,(22):36-37.

[7]胡志鑫.大学生打工过程中的维权问题[J].中国市场,2005,(3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3-09-03].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382 /list.html.

[9]王志峰.金融危机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117-120.

[10]于长伟,李丽鹏,朱玲利.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合肥地区为例[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6):20-22.

[11]王丽晖.关于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7.

[12]项贤钦.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策略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2011,(9):46-48.

[13]高长富,姚茗川,唐唯嘉.在校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1,(8):3-5.

[14]冷明祥.面向新世纪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4.

[15]姜旭萍,丁桂兰,胡刚.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39-41.

猜你喜欢
兼职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专业化视阈下专业课教师兼职辅导员角色认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