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虎林
一位老党员的兵工情结—— 记国内静电安全技术知名专家、晋东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万禄
■ 杨虎林
十多年来,王万禄先后参与36名硕士、28名博士研究生的指导。作为一位儿孙满堂的年长尊者,年已古稀,还承担多项国标和国军标的起草、修订任务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常年奔波在外,失落了多少人伦之乐,错过了多少良辰美景。当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身为兵工人,又培育了新一代兵工人,我感到很自豪;如果一定要秘诀的话,那就是传承着对兵工的挚爱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王万禄,男,现年75岁,1960 年7月入党,大学毕业后原本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省科学分院工作,后主动要求调入国营第一○四厂(特种能源集团晋东公司)投身兵器事业。上世纪70年代王老参加工厂厂史编撰工作,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走访了一些健在的老兵工、革命前辈,深受那些为抗日战争胜利、为人民解放而奋不顾身、勇于牺牲精神的教育和感染,更加坚定了王老爱国、爱党、爱兵工的信念。通过实地调查,他对晋冀豫老区兵工厂有着较深入的了解,更是晋东厂史的活化石。与王老交谈,话题大多是晋东公司 前身“柳沟”铁厂等50多个老区兵工厂在战火中辗转、在马背上分离合并的故事。每次长谈,听者无不喟叹嘘唏不止。王老的书桌上,摆放的《把一切献给党》、《生产线上的英雄——军工奇人刘贵福》等书籍不知翻了多少遍,对老兵工厂的情结可见一斑。
于是我想,王老之所以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凡的建树,源于他对兵器事业的挚爱,源于他的兵工情结。
王老是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1993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2001年两度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遴选;曾长期担任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静电装备学会技术委员会委员、总装备司令部聘请的军队院校“三重建设”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2006年66岁的他退休后,外单位以年薪十几万、二十几万元聘请他都不去,却要接受本公司工资微薄的返聘。这是为什么?他的回答很朴实:“我热爱兵工,对晋东公司有感情,要为挚爱的兵器事业奉献我的余热。”
王老年轻的时候,经常听老兵工师傅们说起抗日战争时期兵工厂的事情。制造手榴弹时没有雷管,就冒着生命危险到白区买;没有火药,就用木炭、硫磺和硝酸制造土火药。没有弹簧,他们就把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装备上弹簧拆下重新加工。没有专门的测量仪器,就用牙齿咬,用耳朵听,用磨擦看。敌人扔下未爆炸的炸弹是兵工厂的宝贝,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挖出里面的炸药,重新制造使用。由于条件所限保护措施不好,有的工人受轻伤,却仍然继续工作。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前线指战员“急需弹药”、“急需补给”、“弹药拼光战士牺牲”的悲壮故事。战斗激烈时一会儿功夫就把手头的弹药打光了,弹药补给靠人爬下背着一箱箱的送进战壕,有时敌人阵地在制高点上,输送难度大,造成的伤亡也很大,送弹药牺牲的兵工们比在战壕里牺牲的战士还多。此外,当时部队使用的武器弹药来源不同,型号太杂,机枪、步枪百十种型号,很多枪的子弹不能通用;经常出现有这型枪而没这型子弹、有这型子弹却没这型枪的情况,造成武器弹药保障难度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一辈晋东兵工人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响亮地提出“工厂是战场、机器是武器,多生产一枚手榴弹,多打死一个日本鬼子”的口号,昼夜生产,弹药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抗日前线战士的手中。
“由于阳泉地区特殊的铁质和加工环境,我们厂生产的手榴弹实战性好,炸开后弹片多,威力大,对敌人杀伤率高,很受战士好评。”师傅们常自豪地说。
“发明先进武器保家卫国!”这是他的梦想,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有人问他,放弃了省科学院优厚的工作条件待遇,进入相对艰苦的兵工企业,后悔过吗?
他说,我的心在国防,奉献兵器,我无怨无悔!
王高工获奖证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下海经商、追求奢华梦想,物欲横流,人心浮躁,而王万禄依然固守着自己心灵里那片“兵工净土”,用尽毕生的心血默默耕耘,笔者不禁想问,值得吗?
王老看来,自己工作50多年的艰辛历程,先后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十余项重点科研任务,其中印象较深刻的是两件事,一是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的团队不畏艰险、勇于担当、协同攻关,较好地解决了火化工产品,特别是药剂生产、运输、储存环节的静电安全难题,研究成果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为许多同类企业所应用。二是在上世纪末期研制成功了可热封、柔韧性、防静电、防射频、防水蒸气渗透的军用包装材料,为军用包装提供了全面可靠的防护功能。
上世纪80年代,晋东公司的黑火药产品曾因安全问题长时间停产,影响着国内配套的军品生产和外贸任务的完成。在原第五机械工业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王老不畏艰难险阻,冒着很大安全风险,带头开展“黑火药生产防静电危害研究”。他们深入生产一线,与工人师傅们一起劳动的同时认真深入地观察分析,在不同环境及状态下对不同的工艺加工过程的静电起电情况进行反复测试,并在试验室进行试验,测量计算出黑火药最小点火能数据;测量了不同粒度黑火药在不同湿度的含水量及对应的静电参数,如体电阻率、静电起电量、电荷密度等关键数据。通过对大量测试数据的研究分析,形成了对黑火药生产静电安全性的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解决方案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反复进行现场测试验证。经过不到两年的研究论证,该课题就较好地解决了黑火药生产事故频发的行业性、世界性难题。研究成果为国内许多军工、化工企业所应用,并于1984年获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技术措施实施后40多年的黑火药生产实践证明,王高工研究的静电防控措施科学可靠,效果明显。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的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子信息和大功率高频电子设备的广泛采用,电磁环境效应越来越恶化,对静电以及电磁辐射敏感的军工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了严重威胁。王高工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深入分析了有关燃爆事故电磁损伤案例的基础上,经过走访部队,调查论证,制定研究方案。在当时一无相关技术资料,二无试验设备,三无测试手段的情况下,王老没有丝毫懈怠,而是带着设计方案到处找厂家、找设备,自己亲自动手试制。一次在对某种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试验中,填加材料中的粉尘落到王高工身体皮肤上,和汗水和在一起产生过敏反应,他浑身起了许多水泡疼痛难忍,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挺了下来,带病坚持工作。令在场的厂家人员无不动容,不禁感慨道,兵工人好样的!王老就是凭着这种认准了就干,干就要干出样子的尽头,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最终研制成功军用可热封、柔韧性、防静电、防射频、防水蒸汽渗透阻隔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既便于反复开启进行勤务处理,又能发挥其可靠的防护功能,在武器装备包装防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深受部队官兵亲睐。该产品获国防发明专利,并于2003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我海军部队弹药长贮防护研究项目获2003年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应用于某弹药的系列包装防护研究于2008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同类技术开发的防静电阻隔材料用于电子产品包装,于1999年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奖,2000年被国防科工委确立为推广应用研究项目之一,2002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5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王老先后承担了国家、军队、省部级以上35项科研课题,全部通过省部级以上技术鉴定,并应用于生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先后获3项国防发明专利,1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作为高级科研人员,王老深知,军品科研就是特殊的战场,武器装备的质量可靠性关乎战士生命、战争胜负,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概”、“差不多”。他经常带领年轻科研人员深入军品生产一线,悉心听取员工意见建议,重点检查可靠性保障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现场解决问题。他事无巨细,严慎细实,决不放过任何技术纰漏。他经常对科技人员说,宁可事前流汗千万,决不事后流血一点。他推崇学习借鉴,但不盲目轻信;每一个数据,都要不厌其烦地试验、验证。他思维严谨,又极具创新性;既能吸收、消化成熟技术,又能不断创新。几十年来,王老奠定了公司在静电安全领域和军用特种包装的技术优势,所研制产品的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产品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学术方面,他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文50多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英文版学术论文10多篇,并被世界各大文献库收藏。他的学术专著《静电危害及防护》、《兵工企业安全系统工程》分别于1992、1993年由中国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他本人先后被评为阳泉市劳动模范;两次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两次荣获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国家国防科工委授予他“全国国防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多次参加全国性会议,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由于他的学识和科技成果卓著,在国内有着一定影响力,一些地方院校和军队高等院校特邀他担任研究生导师。十多年来,他先后参与36名硕士、28名博士研究生的指导。作为一位儿孙满堂的年长尊者,年已古稀,还承担多项国标和国军标的起草、修订任务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常年奔波在外,失落了多少人伦之乐,错过了多少良辰美景。当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身为兵工人,又培育了新一代兵工人,我感到很自豪;如果一定要秘诀的话,那就是传承着对兵工的挚爱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作者单位:特能集团晋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