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的后现代主义身份

2016-03-15 20:19杨冰莹
世界文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潘多拉阿凡达族人

杨冰莹

2009年,号称第一部3D影片的《阿凡达》在全球公映,该片以震撼的视觉效果赢得了高达27亿5400万美元的惊人票房,同时也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如今距离这部影片的首映已经有七年之久,关于它的种种讨论也日渐停歇。但事实上,“阿凡达”所提出的问题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解决。以美国意识形态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殖民,工业革命以来日益高涨的环保主义,图像泛滥的景观社会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建构,这些在后现代主义时期最为显著的问题在《阿凡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阿凡达”并非只为视觉震撼而存在的电影人物,而是后现代主义的话语结晶。

作为美国人的阿凡达

作为20世纪福克斯的鸿篇巨制、奥斯卡多个奖项的获得者,《阿凡达》再次扣住了“美国人领导世界得解放”的主题。

潘多拉星球居民纳威族人的造型显然就是根据北美洲的印第安原住民设计的,无论是服饰、语言、发型,还是仪式、生活习惯、居住环境,都完全符合西方对于原始印第安人的想象。他们居住在树上,茹毛饮血,与兽为邻,与自然同体,信仰神而非科学,和地球上科技极度发达、思维极度理性的文明人们截然相反。地球人为了抢夺潘多拉星球的资源,制造了 “阿凡达”,他们与当地的纳威族人模样差不多,以便更好地“打入敌人内部”。他们在那里建立学校,教授英语,俨然就是殖民学校。而当文化殖民效果甚微之时,坚船利炮就上场了,几乎所有的现代美国大片里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都是空袭。

那么是谁领导潘多拉的居民们打赢了自卫反击战呢?是一个良心发现的“阿凡达”。片中的主人公杰克·萨利是一个美国大兵,他被科学家伪装成纳威族人进入了潘多拉星球,凭借强健的体魄迅速赢得了族人的拥戴,同时他也被当地的文化与美女所感化。在杰克领导纳威族人之前,这些“野蛮人”被来自美国的文明人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而得到了他的有效领导之后,他们成功进行了绝地反击,将侵略者驱逐出境。这里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当女主人公奈瑞娜发现外来者杰克,准备射死他时,纳威族的灵魂树发出神召,阻止了奈瑞娜的攻击,这暗示了杰克是神选派来拯救纳威族的领袖。这不能不让人想起美国政府经常宣称的“我们是上帝的选民”。所以,在影片中,杰克、美国人、救世主被默默地等同起来,而潘多拉的纳威族人则自动地与“等待拯救”的非西方民族归为了同类。当杰克驾驭着魅影(一种神鸟),如神灵一般光芒四射地降临潘多拉大地,走上纳威族的神坛,向现任领袖苏泰(已故部落首领的儿子)要求由自己来领导族人时,苏泰看了看被他征服的魅影鸟,回答道:“我将忠实于你。”(“I will fly with you.”)在这里,苏泰与魅影鸟被默默地等同起来,暗示了非西方世界向西方权力话语的臣服。

最终,在杰克的领导下,纳威族人成功守卫了自己的家园。这个结果看似激动人心,实则极富讽刺性,意味着只有美国人自己才能领导原始人取得抗击的胜利,美国仍是唯一的救世主。从这一点看,这与早在1990年拍摄的《地球反击战》以及20年之后的《2012》并无二致,这就是好莱坞大片的一贯逻辑。

因此,《阿凡达》再一次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国式的神话。西方社会的“文明、理性、先进”,在与印第安人、阿拉伯人、非洲人等的“原始、落后、野蛮”的冲突与对立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也以神话的方式被自然化和永恒化。

作为自然人的阿凡达

《阿凡达》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科技发达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玻璃可以充当电脑屏幕,而屏幕可以像画一样随意取下带走;人可以将自己的思维投射到另一个假体中并远程操控他的行动;作战只需在指挥厅里喝着咖啡发号施令,强力武器和机器人就可以迅速解决掉任何敌人……在这个时代,由于科技理性对人的全面控制,人已经完全异化,一切都可以为科学所解释,也能为科技所征服。例如,科学家格蕾丝在解释潘多拉星球神奇的植物体系时说:“它们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它们的根彼此相连,并且以40万次/秒的频率传输信息,而我们可以通过取样来获取这些信息,就像从网上下载文件一样。”地球人为夺取资源而对纳威族人进行大规模屠杀和驱逐的行动,非常符合工具理性的逻辑,即利益目的压倒一切,而人性微不足道。

在西方哲学中,自柏拉图时代开始,理性就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理念是世界最高的本真,世界万物都是因理念才被赋予形式。发展至启蒙运动时期,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将理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由康德的先验理性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性又先后占领了审美领域乃至整个人类历史,按照康德的形容,理性使人脱离蒙昧,使自然臣服,使世界祛魅。然而,当理性发展到极致,主体膨胀到顶点,就走向了非理性与主体异化。西方现代哲学一直沿着理性的道路前进,最后却以尼采为终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当理性崩溃之后,欲望、自然、本能纷纷成为哲学的中心议题。有人说,现代主义是男性的、理性的、工业化的,后现代主义是女性的、自然的、手工艺的。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当人们遭遇理性的极度膨胀带给世界的灾难,意识到冰冷的机器与虚伪的商品异化了人们的劳动,严格的计划表分割时间与空间,分明的社会体系规定人们的身份时,回归自然、原始、本真就成为人们的向往。

同时,社会的都市化、工业化和科技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恶劣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已经迫在眉睫。以往一系列的灾难片集中体现了这种危机感:2002年的灾难大片《后天》提醒人们环境危机已经不再是一个神话,它真实存在并且不久就会发生;而 2009年风靡全球的《2012》则以极度真实的画面和极为精确的时间预测凸显了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紧迫感。

《阿凡达》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以上问题。影片制作者将潘多拉星球描绘成一片风光旖旎的原始森林,展现原始部落人类天然、纯净的生活。人们依靠信仰团结在一起,而不是因为利益彼此结盟;人与兽完全遵循自然规律而生活,正如奈瑞娜所说:“爱娃(纳威族人的神)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她只保持生态的平衡。”人与人、人与兽之间都恪守诚信,无需合同或者协约,正如奈瑞娜在教授杰克如何寻找属于他的伊肯兰(一种可以当作坐骑的大鸟)时所说:“一旦完成了心灵沟通,它便会至死忠诚于你。”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完全依靠心灵,而非大百科全书或者科学实验。因此,《阿凡达》所展示的正是现代人所魂牵梦绕的自然而本真的生活,这种原始与本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这对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来说向来都是非常诱人的。从19世纪的东方主义开始,西方人就开始向非西方世界寻求新鲜活力,以激活高度完善以致僵化空虚的西方文明。从这一角度来说,《阿凡达》不过是西方人的东方梦想和原始主义的又一个缩影。

影片在对待理性与自然之间的对抗问题上,明显倾向于后者的胜利。这里提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地球人发明了一种机器人,人坐在机器人中做动作,机器人便会做出相应的动作。这里,现代科技将人与机器融为一体,人变成了机器。而影片的高潮部分正是地球军队首领操纵机器人与赤身裸体、手持弯刀的杰克进行搏斗的情节,最终杰克获胜,所谓科学的、理性的、机械的人还是败给了原始的、自然的、欲望的人——对理性的讽刺与怀疑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仿像的阿凡达

众所周知,《阿凡达》之所以如此轰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第一部3D电影。3D技术将平面图像变成了立体图像,逼真地呈现了我们闻所未闻的未来世界和外星球,使人如临其境。观众不再是一个休闲的看客,而是与影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当羽毛飘落,你觉得它唾手可得;催泪弹飞来,让你躲闪不及;蚊虫飞舞,你忍不住伸手挥拂;神木倒塌,你如同在场的亲历者,面对惨状悲戚不已;战火纷飞,你会感到脸上仿佛被硝烟熏烫……这就是3D技术的魔力。

然而在震惊与赞叹之余,这种高科技不免让人感到心有余悸:图像对人的控制与迷惑已经达到如此地步!当机械复制技术登上历史舞台之时,本雅明也只能感叹“光晕”的消失、原创的不再。随着图像的大量复制,它逐渐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重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图像以媒介为名,横亘在我们与现实之间,反复向我们告诫和强调:它所传达的就是真实。正如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在当今社会,传媒阻断了我们与现实的一切联系,图像所显示的就是我们所认知的,而真正的现实却无迹可寻、无证可考。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将形象与现实的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象反映现实,形象歪曲现实,形象掩盖现实,形象取代现实。而他所说的“仿像”便是处于最后一个阶段。作为一个没有所指的能指,仿像不指向任何主、客观现实,而只指向它自身,通过不断的自我复制,将现实无限推延,最终取代现实。仿像最好的例子就是广告,它以一种单向传播的、灌输的方式将它所制造的现实强加于人,而被广告俘虏的人们从来不考虑产品的真正质量,他们消费的仅仅是品牌和符号。因此,在图像时代,仿像制约甚至主导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不仅如此,仿像在掩盖和取代现实的同时,还能够制造出一种超真实,即把现实中不存在之物变成“现实”。现代科技已经远远超越了机械复制时代,进入一个超真实的世纪——凭空捏造的真实,却让你感到它比真实更真实。此时的仿像已经变成真实本身。这才是《阿凡达》最给人震撼的地方。它明明是假的,却以如此真切的情节和形象征服了你。景观社会的特征也正在于此,它消解了一切距离感和陌生感,以一种极度真实与关切的方式温柔地谋杀真相,遮蔽现实。

当今4D电影正逐步成为新的潮流,电影调动起观众视觉与身体的全方位感受,更令人沉浸其中、真假莫辨。我们在感叹视觉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禁感到困惑:超真实的影像是否可以彻底取代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呢?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所表现的那样,爱人、朋友、同事,甚至连路人都是被制造出来、安排好的,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伪造的现实中……到那时,图像已经变成人类全部的日常生活、情感经验和生命经历的参与者和塑造者。

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角度来看,《阿凡达》作为一部美国大片,以流行文化的温和方式参与了西方意识形态的建构;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它揭露和抨击了科技所带来的人性异化;作为一部以视觉技术见长的影片,它又反映了图像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经验的渗透和改造。影片留给我们广阔的阐释空间,“阿凡达”的多重身份所引发的深入思考是其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潘多拉阿凡达族人
不受欢迎的人
不受欢迎的人
重返阿凡达
上海夜色714定制影院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宋人的秘方
科技的“潘多拉”
潘多拉手袋
软弱
短信狂人潘多拉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