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总工会 徐志良
引得进 留得住 过得好
——浙江省平湖市探索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平湖市总工会 徐志良
平湖市是浙江省最早试行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自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的重大决策以来,平湖市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为居民户口,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居民户口,不仅让进城农民工完成身份的转变,更使他们享受到同城待遇,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近年来,平湖市相继出台了有关农民工落户新政策、新举措,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有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基础在户籍,关键在社保,根本在就业。”该市新居民管理局工作人员说,在农民工进城工作中,如果没有住所、没有岗位,于是就搭棚子住,过流浪汉生活,在城市形成了大面积的贫民窟。
结合该市2014年年底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在农民工进城落户工作中,加快发展城镇经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资金、信贷、市场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就业岗位。
仅2015年,平湖市以及各镇街道已举办各种规模招聘会35场,提供就业岗位约11万个,为2万多农民工提供各类就业服务。建立起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各项鼓励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措施,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加大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据统计,进城落户农民工享受免费职业培训8.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创业2.6万人,享受城镇平等义务教育2.2万人,新增参加城镇社保3.9万人,使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真正做到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四川籍农民工李军平在平湖市打了9年工,现在,他已把家安在了平湖市当湖街道吉祥小区一个90多平方米的商品住屋。平时,他去工地打工,大女儿上学,媳妇在家带着4岁的小女儿。畅想未来生活,李军平说,有了党的好政策,只要时机成熟,他就考虑把一家4口的户口转到平湖来,成为城里人。
有技术到哪里都吃香,有爱心在哪里都受到欢迎。今年43岁的张祥生,在平湖市某外资企业工作已有9个年头了,是来自四川绵阳籍的农民工。“刚来时,什么都不会,后来通过培训,自己报名参加电大的免费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张祥生告诉笔者说,自己有了技术不仅没有受到过歧视,还成为公司最受欢迎的人。
近年来,为了让农民工有发展,平湖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一是设置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专业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实行理论与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做到培训与就业衔接;三是强化农民工培训机构建设,科学配备硬件设施。目前,该市拥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利用这些职业教育资源实施“农民工知识化”和“公民职业化”工程的同时,还创办了农民工学校,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已培训农民工26多万人次。由于加强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使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拥有立身之本,使他们在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中,能够转得出、留得住、过得好。
像张祥生这样通过培训学习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在平湖不少,他们在平湖都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为平湖经济发展作贡献。也有夫妻俩一起打拼的,有子女也在平湖读书,且成绩不错。张祥生说:“我们这些农民工在城市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关键是有个好心态。主动把自己融入城市,奉献自己的技术和爱心,自己就是城市的主人。”
为了让农民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平湖市全面实施“软”环境建设,坚持以“文”化人的统筹城乡发管理机制,积极改善农民工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工幸福。
政治上给地位:让农民工有奔头、有发展,成为企业的主人和本地工完全一样的待遇。入党、入团、入会、提拔、评选先进和选举职工代表,样样都和正式工一样。目前,在平湖农民工队伍中,已有728人入团,384人加入党组织,653人担任了班组长。
生活上给关照:多渠道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农民工宿舍像宾馆,就餐食堂像酒店,澡堂像温泉,活动区像公园。农民工宿舍配备了家具、电视、空调和24小时电热水器,实现标准化宿舍管理。业余时间,职工俱乐部、文化室、图书室、活动中心免费向所有农民工开放,各项球类、棋类比赛以及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常年不断,丰富了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成长上给舞台:农民工技术大赛力拔头筹几年来,平湖市总工会每年都要开展职工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状元、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自2004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55个工种的职工技能大赛活动,有1.6万名技术尖子参加了公司以上的技术比赛。全市产生技术状元157名、技术标兵255名、技术能手367名、优秀选手575名。
机制上给保障: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享受政治权、民主权、经济权、文化权、健康权,交纳“五险一金”。陈先生的经历,是不少进城农民工共同的经历。这个来自安徽阜阳籍的农民工,近日带着一家人的缴费登记本,来到当湖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短短几分钟就缴纳了相关费用,办完了全部手续。如今,不论水电费还是社保、医保缴纳,都可以不出社区就能办理完毕。更令陈先生高兴的是,一家人都有了工作。自己在家门口的当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当种植组长,妻子是环卫工人,儿子在企业工作。全家每月近万元收入,且在城市里有125平方米的房子,双开门冰箱、热水器、空调、电视机等家电应有尽有,日子过得很滋润。据了解,近3年来,该市有1万余农民工城镇落户成了“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