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乐教化之“成人”

2016-03-15 23:11孙爱玲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成人

孙爱玲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论礼乐教化之“成人”

孙爱玲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中华传统教育以礼乐教化为践履内容,以“知道”为宗旨,以“成人”为目的。礼仪教化修外,调整言行得体以立于礼;音乐教化修内,调养心身和谐以成于乐。中华传统教育蕴含的智慧文明本义,对当代学校教育走出工具化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传统教育;礼乐教化;知道;成人

一个民族、国家能够健康生存发展,文明教育以及由此形成的文明生态是其根本的文化基础。然而,当下学校教育的工具化倾向导致了教育文明功能的逐渐淡化,其后果便是学生文明程度的跌落和人格发展的缺陷。如何将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格结合起来,改变教育工具化的弊病,这是亟需人们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中华传统教育以礼乐教化培养君子人格,其中所包含的生命智慧,正可以成为矫正学校教育的工具化倾向的思想资源。本文梳理和辨析中华传统教育理念与实践,旨在为走出教育工具化困境提供有益借鉴。

中华传统教育注重“成人”,《论语·宪问》载子路问何谓“成人”,孔子回答道:“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对孔子这里的“成人”之说,朱熹注曰:“盖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语之也,若论其至,则非圣人之尽人道,不足以语。”[1]148孔子针对具体问题的回答,自然还不是对“尽人道”之最终“成人”的完整解答。

对于“成人”的全面理解,朱熹的注释很有启发意义:“成人,犹言全人。”[1]148所谓“全人”就是全性——即使人性全面发展而成为完整之人。《中庸》谓“率性之谓道”[1]17,“率性”即是尽性,尽人之天性;人性的全面、充分之展开,这就是人之“道”。所以,“率性”即全性,全性即“全人”。一个人只有“率性”才算“全人”,也才可以“达道”。朱熹以“全人”阐释“成人”,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成人”的根本旨意。

当然,“成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中华传统教育理论中又有“小成”与“大成”的分别。[2]421所谓“小成”,是指学生通过大致七、八年的学校教育(小学),做到“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等,即能够理解经典义理而确定人生的志向,能够笃诚践行事业而乐于跟大家分享,能够广学博览而亲敬师长,具有独到见解和择友眼光等。所谓“大成”,是指学生在“小成”基础上,能够“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即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知识渊博通达,临事而不惑,不违背师教,这样的学生足以教化臣民,移风易俗,使亲近者心悦诚服,疏远者人心归附,这就是“大学之道也”。

经过“小成”、“大成”,进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3]463这就是“成人”的全过程。“成人”之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3]463,他们通过仁义礼乐等实践来健全心智,以致“穷神知化”,了悟宇宙自然以及生命真谛,由知道而修道,而达道;他们“穷理尽性以至于命”[4]266,“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4]14。在这种人生圆融之境中,儒家的“成人”内涵得到淋漓彰显。

一个人走上率性达道的“成人”之路,关键在于教育。中华传统教育由学道、知道、践道,逐步成就“成人”的目标。《礼记·学记》曰:“人不学,不知道”,[2]421明确指出学习目的在于“知道”。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1]248假如人不通过学习明白“人之道”,那便与禽兽差不多。因此,“修道之谓教”[1]17,教育过程就是围绕“道”而展开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者负有传道的使命,使学生通过学道、明道、践道,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全性而“成人”。

中华传统教育秉持“修道之谓教”,充分彰显了人类文明的智慧。这种智慧通过小学、大学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教学,薪火相传,绵延数千年,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依道而行的君子人格。

从中华传统教育体系来看,因教育对象年龄与程度的不同有小学、大学之划分,就教育宗旨而言,学道、明道的宗旨则是一致的。当然,小、大之学内容是有区别的。朱熹曰:“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尽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习惯。俟其既长,而后进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而不可哉?”[5]小、大之学内容不同,自然重点不同:“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6]学一·小学这是说,小学教学生只管去学、去做事情(学道之用),大学则要探究事情的道理(悟道之理)。由此可见,学有大小,为道则一;而次第不同,深浅有别;由浅入深,不可躐等。

中华传统教育通过礼乐教化以“知道”,具体内容的实施主要体现在小学阶段。据史料记载,在周代已有小学设置,它是对儿童进行初级教育的机构。汉代之后,“小学”常指称文字学。颜师古曰:“小学,谓文字之学也。”其实,识字乃是“小学”开蒙的手段,而学习宗旨则在于“知道”,即学道、明道、践道。章太炎说:“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7]他将小学视为“国故之本,王教之端”,可见其目的并不专在笔墨文字之中。

中华传统教育怎样实现“知道”的宗旨呢?《大戴礼记》云:“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8]保傅第四十八“学小艺,履小节”,是传统小学贯穿始终的教学实践内容,学子学道而“知道”便藉此来完成。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学内容有所差异,总体则大同小异。朱熹指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1]1其中洒扫、应对、进退之生活规范、日常礼节的学习与实践,是为“履小节”;礼乐、射御、书数之人文能力的习得与践行,是为“学小艺”。这些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成为熔铸中华民族君子人格(“成人”)的具体方式,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的本质特征。

早在西周之初,周公就汲取前朝的教训,变无道而为有道,重人事而法天道,法则天地制礼作乐。到了春秋时代,孔子“郁郁乎文哉,我从周”,全面继承周公的礼乐教化思想。礼乐教化思想的形成与实施,基于早期圣哲对人性弱点的深知,对人性良知的至信,以及对人道效法天道的执守。以周公、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通过礼乐教化来化解族群之间的冲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身与心灵之间的矛盾。《孟子》有曰:“《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1]311尽管人性存在着缺陷、欲望追求没有止境,但人的本性良知又无不向往纯真、善良、美好。所谓“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就是通过礼乐教化来让人“知道”,从而由野蛮变为文明。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对礼乐教化的传承也存在着理念偏差与形式繁缛的毛病,这些毛病甚至掩盖了礼乐教化所具有的文明进步意义。五四运动对礼教的严厉批判,就是针对礼乐教化的弊病而发。然而,对礼教批判的矫枉过正,致使礼乐教化的文明意义一并消失。当我们重温中华古代文明、用心审视其文明价值时,不难发现中华传统礼乐教化包含着的非凡的人类智慧,是它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使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坠。在当今教育工具化导致文明教化缺失的情况下,重新审视中华传统礼乐教化,发明其文明智慧的本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所谓礼,就是礼仪规范。中华传统礼仪主要保存在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中。“礼者,天地之序也”[2]426;“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2]368。“礼”乃天道体现于人道之理,是天道于人道方面的运用。中华传统礼仪有五礼之说,包括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等,涉及到了国礼到家礼各个方面。其中以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吉礼为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先人的祭祀典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的礼仪;宾礼是接待宾客的礼仪;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的礼仪。

传统礼仪五礼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有反映天人之际的祭祀之礼,有展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有体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乃至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等各种礼仪。通观五礼,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法则天地之意充盈期间。在列于五礼之首的祭祀吉礼中,祭祀天地旨在感恩天地自然哺育人类及其万物;祭祀祖先则是感恩祖先赋予生命。在敬畏感恩中法则“天地之序”,从而体现天地祖先的生生之德,正是祭祀之礼的本质。此外,嘉礼、军礼、宾礼、凶礼无不是用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法则天地、整顿人情,使人们和谐有序地生存于社会环境中。故而,所谓礼仪教化,就是通过礼仪规范来习得文明,使人们的言行举止体现“天地之序”。

中华传统文明绵延不断,礼仪教化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礼仪教化调整个人外在的举止言行,使之有节有度,符合社会规范,所谓“礼所以修外也”[2]363。人的这种“修外”旨在体现事物的道之理,“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9],“事之体”即道之理。这种体现事物道理的礼仪教养是文明人最主要的特征,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标志,正如《礼记·曲礼》所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2]379礼仪教化,说到底就是让人通过言行举止的得体有度很好地立足、生存于社会中,所谓“不学礼,无以立”[1]170。一个人如果不能“约之以礼”,在人际交往中粗鲁放肆,自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2]279-280,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礼仪教化规范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使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各按其位、各司其责。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48,这样人际关系便有序而不乱,社会就会安定而和谐。此外,礼仪教化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引导人们自觉向善。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51礼仪教化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礼仪是人道的外化,礼以直道为中,兼行中道,兼行恕道。知礼者知理,有礼者有理,合礼是合理。礼仪教化透过外在的规范旨在体现内在的仁义,礼仪如果忽略内在仁义便不是真正的礼。仁义是礼的内核,仪是外在的表现,仪并不等同礼。《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鲁昭公到晋国从始至终没有不合礼节的。于是晋平公对女叔齐说:“鲁侯不也很知礼吗?”女叔齐却回答说:“鲁侯哪里懂得礼!”晋平公问:“为什么?从郊外慰劳一直到馈赠礼物,没有违于礼的地方,为什么不懂得?”女叔齐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10],女叔齐认为鲁侯虽然在晋国的行为举止都合礼节,但流于表面的仪式,缺乏仁义内涵,不能体现礼的本质,故“不可谓礼”。

如何不使礼仪流于表面形式?关键在一个“敬”字。孔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1]65如果缺乏“敬”的感情,那么玉帛钟鼓、揖让周旋之类只是毫无意义的形式而已。《礼记·曲礼》指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2]280礼是要求自我谦卑的,在与人交往中放下我执,尊敬对方,即“居庙堂之高,而不以为自大;居草茅之野,而不以为自轻”。平等待人,推己及人,“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来调适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礼之敬包含敬诚与敬畏二义。礼仪教化让人的言行有规矩,符合道义,非敬诚不办。只做表面文章,毫无敬诚之心,这只是“仪”,只是没有灵魂的形式;而没有敬畏之心,也难以做到约己修身。在历史上许多谚语,如“举头三尺有青天”、“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人可欺,天不可欺”、“人在做,天在看”之类,说的都是做人做事要有所敬畏。朱熹曰:“君子之心,常存敬畏”[1]18,是因为君子明白有敬畏的礼仪规范才能合乎道。故而,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1]169,对人而言,天命就是神圣的天道,“大人”则是天命的承载者,“圣人”是天命的阐释者。由对“天命”的敬畏,转化为对“大人”、“圣人”之敬畏,因为“大人”、“圣人”是天命在现实中的代言人与表法者。“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11]20-21;“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11]21。君子知天命而生敬畏,小人不知天命而无敬畏,他们狎大人,侮圣人,无道妄为,不可避免陷于野蛮蒙昧。

敬畏是人的自觉行为,是人的自我抉择有所不为。由敬诚敬畏而彰显礼仪教化的文明之义,其对当代人的最大启示莫过于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人世间最大罪过就是无辜剥夺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自然万物的生命。懂礼守礼之人,会敬畏感恩生命的存在,不会践踏蔑视生命的尊严,不会因为一己私欲而背道而行。

在礼仪教化中,儒家强调“正名”。孔子说“必也正名乎”[1]138,就是要按照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名,名分;正名,就是端正自己的名分。譬如,一个家庭,人子应该如何对待父母,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子女?做老师的应该懂得对学生的责任;做医生的应该懂得对病人的责任;做官的应该懂得对老百姓的责任。“正名”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身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反之,一个人不明了自己的身份,就会被欲望驱使而没有任何约束。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138。这样天下就要大乱了。

礼仪教化对个体人由野蛮变文明、立身成人,乃至对社会井然有序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实践意义。剥去传统礼仪教化的历史尘埃,发明其中的文明真义,对于当代社会健全人们的人格、建设和谐有序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乐”即音乐。“乐者,天地之和也”[2]426、“天下之大齐,中和之纪也”[11]249,音乐乃天地自然和谐的体现,故为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11]247,有情人类的和谐生存也离不开音乐的熏陶。

所谓乐教,就是通过音乐熏陶,化野蛮而为文明。乐教思想产生于中华早期圣哲对人性感官好恶欲望无节制弱点的认识。《礼记·乐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2]426让人快乐的音乐,很容易使人沉溺其中。人一旦无节制地沉溺于喜好的情绪中,就会迷乱无度而脱离正道。“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2]425。“故乐者,所以道乐也”[11]251,引导人们“反人道之正”。

乐教能够引导人欲“反人道之正”,实现移风易俗的效果。朱熹指出:音乐“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2]101,乐教将礼仪的外在规定转化为人的内心欲求,引导人的感官欲求“反人道之正”,所谓“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2]433。音乐疏导人的感官情欲,使人在快乐中保持安宁平和的情绪,使人从内心产生自我节制的精神力量,而不会放纵感官欲求的享乐,久而久之可至天道之神妙,“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2]433-434乐教可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发挥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从而在人际和谐相处的教化中彰显天地的生生之意。

乐教能够宣畅人情,协调情志,完成人格修养。《汉书·礼乐志》曰:“乐本性情,浃肌肤而臧骨髓”,音乐直接作用于心灵,最能感动人心。故而“乐所以修内也”[2]363,乐教通过“修内”,调理情志,宣畅心灵,使身心和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01,指出音乐对“成人”的根本作用。朱熹注“成于乐”,认为音乐的熏陶可以“养人之性情”,使人“自然和顺于道德”,以致“学之成”,即“成人”。在使个体人身心和谐的教化中,乐教同样彰显出天地大德的生意。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2]426,“成于乐”终极旨归就是要使人的心身与天地相和谐。《论语》曾晳述志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125,这里描述了一幅师生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唱和咏志的镜像,其中透露的就是“大乐与天地同和”之意趣。所以,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中华乐教可谓源远流长,《庄子》载:“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12]乐教在历史上发挥了非凡作用,如尧舜时代,有专职乐官“夔”负责贵胄子弟的音乐教育,以实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13]的目的。到了周初,周公制礼作乐,周乐内容更为丰富,除了《大武》之外,竟有数十种之多。周代还有专门机构“春官”管理乐舞,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乐舞”。[2]61丰富的音乐及其乐教活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如孔子在齐闻韶乐以致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92,认为韶乐既“尽美矣,又尽善也”;此外,还流传下了伯牙知音、游鱼出听、六马仰秣、百兽率舞、凤凰来仪等许多典故。

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起就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乐教传统,它以“反人道之正”为旨归,以和谐人格养成为中心,与诗书礼相配合,表现出蔚为可观的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一些音乐甚至只剩了刺激感官的干瘪躯壳或者成为附庸者的逐利手段,音乐的人文精神正在逐步萎缩、文明教化意义正在慢慢丧失。继承中华传统乐教思想,对于重塑音乐人文精神、找回音乐的文明教化意义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传统教育核心旨趣在于“达道”。学子在小学阶段通过以礼乐教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实践来修内修外,由“小成”向“大成”迈进;在大学阶段则通过探究、明了礼乐教化等内容背后所蕴含的道之理,“穷究那理因甚恁地”。关于大学阶段所要“穷究”的“理”,朱熹删繁撮要进行了概括:“进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即《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1]4。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明、彰显天地之大(明)德。那么,天地之大德为何?“天地之大德曰生”[4]250。在中华智慧中,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体,体用不二,天地之大德就是天地之道的发用。作为“道”的显现,天地之大德就是使生命万物生机盎然、生生不息,所以,孔子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176。天地大德之生意体现在人道就是要使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能很好的生存下来,成人、成物,这也是“新民”“新”之所之、“至善”“善”之所“止”。中华传统教育通过礼乐教化来“达道”,说到底就是体现天地大德的生意:“礼”使人“立”,通过修外使言行举止得体以合“天地之序”,从而能很好立足于人群中,成为社会需要的文明之人;“乐”使人“成”,通过修内以符“天地之和”,从而心身内外和谐,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的文明之人。

本文重点探讨了礼乐教化对于个体人“成人”的非凡意义,对于礼乐教化的社会意义涉及较少。相对于法制社会强调法律惩戒的事后无奈与冰冷、人治社会盲目无矩的妄为与混乱,中华古老文明以其文治:以明道为宗旨的礼乐教化来治理国家社会人心,使民众从小就培养起良好的心理意识与文明的行为规范,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以“道”为矩(度),并藉此形成以文明为尚、野蛮为耻的社会文化氛围,这种社会的文治以其温暖而威严的教化方式,防患于未然的教化效果,充分彰显着人类的聪明智慧与天地大德的生意,诸多方面可弥补法制社会的缺陷不足、改善人治社会的无道妄为。此论题另撰文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汉)刘向.说苑译注[M].程翔,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清)陈梦雷.周易浅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宋)朱熹.四书或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

[6](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

[8]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王国珍.《释名》语源疏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22.

[10]左传译注[M].王珑燕,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267.

[11]王云路,史光辉.荀子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12]庄子[M].曹础基,注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29.

[13]黄怀信.尚书注训[M].济南:齐鲁书社,2009:25.

责任编辑黄部兵

On the“Becoming Full-grown”Significance of the Rite and Music Enlightenment

SUN Ai-l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 521041)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ok the rite and music enlightenment as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contents, to understand“Tao”for the purpose, with“becoming full-grown”for the objective. The rite en⁃lightenment beautified the external words and behavior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ness. Music enlightenment nursed the emotions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The rite and music enlightenment is of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go out of the predicament of toolized tendency of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the rite and music enlightenment;“Tao”;“becoming full-grown”

作者简介:孙爱玲(1958—),女,内蒙古包头人,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基金项目: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启动项目(项目编号:QD20141126)。

收稿日期:2015-06-24

中图分类号:I 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6)01-0001-06

猜你喜欢
成人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袁书清:成人达己 精进不休
养大成人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成人不自在
成人肺隔离症诊断研究进展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