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2016-03-15 20:52尹应睿
湖北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郑伯鲁镇祥林嫂

●尹应睿

横看成岭侧成峰
——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尹应睿

尹应睿名师工作室是湖北省首届名师工作室,由恩施市20名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中有特级教师3人,湖北名师2人,恩施名师6人。工作室以“资源共享、合作共研、智慧共生”为宗旨,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工作室主持人尹应睿是湖北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省七市州高考备考专家组成员、恩施州中语会理事长。他的教学感言是:真爱,真研,真干,方可获教学真知,明教育真谛,走卓越之路,享语文人生。

无论语文教学理论如何发展,教学手段如何改进,文本解读都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因为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能力的形成都是建立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

一、补充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和理念之一,它能够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文学创作也常常借用这种艺术手法,目的是藏不尽之意于言外,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解读文本中的留白艺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发现无限的审美空间和想象空间,进而与文本产生情感和审美共鸣。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注明册数)的《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左传》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叙事时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解读文本时,我们如果忽略这些意在言外的留白艺术,就难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我们先来看看国难当头时,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后,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的话只有16个字,但基本上囊括了自己从壮年到老年一直被郑伯弃用,郁郁不得志的人生遭遇。烛之武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今老矣”老到什么程度?在《东周列国志》(冯梦龙著)中有较为详尽的介绍:烛武,考城人,郑国三朝老臣,一生未得擢拔,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烛之武身负旷世奇才却在马圈里默默地耗费着生命,如果不是国家危难,他终将籍籍无名而老死槽枥。从这个角度讲,这次国难于烛之武而言完全是一次机遇,因为舍此他将永远不为世人所知。因为这个原因,不少教师解读佚之狐这个形象时,认为他慧眼识英才,属于伯乐级的人物。如果我们认可这种解读,就等于认可了“佚之狐以前不知道烛之武有奇才”这个事实,因为佚之狐作为郑国大夫,负有荐贤举能的职责,有大贤而不得举,于佚之狐而言就是失职。事实果真如此吗?从佚之狐坚定、自信的举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中,可见他是十分了解烛之武之才的。那么,为什么烛之武一生落魄不得重用呢?我们可以这样推想,烛之武这样的英才一旦有了展示的平台,势必会掩盖佚之狐的光芒,会对其地位带来冲击。佚之狐之所以不举荐烛之武,反而让他去当马官,其自私自利之心不言而喻。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佚之狐没有能力去消弭兵灾,也不敢以身犯险,不得已才将烛之武推举出来,将他送到风口浪尖,可见佚之狐是名副其实的“狐”,也更可见烛之武怀才不遇的辛酸、凄凉与悲壮。面对郑伯屈尊请求,烛之武多年积压的委屈、愤激脱口而出,这16个字不是真正的却辞,而是饱含着委屈与愤懑的心酸泪。

面对老迈的烛之武,听着他愤激的话,郑伯没有拂袖而去,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斥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郑伯的这句话可以看作坦诚,也可以认为是滑头,但他能承认自己埋没人才的过错,这就触动了烛之武内心深处最敏感最柔弱的地方。“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直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不可谓不敏锐机智。如此解读,郑伯的形象更加丰满,既有知错认错的坦诚,又有用人失察的过失,还有一语中的的机敏。

有了上述理解,教学的视界就会更开阔。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你认为佚之狐是伯乐,还是“一只狐”?在烛之武劝说的过程中,秦穆公是“缺席”的,你能想象出他当时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对比阅读“诸葛亮舌战群儒”,就说话的艺术方面写一点赏析。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文本的留白之处添补出来,从而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更立体。

二、紧扣细节

细节是与重大情节相对而言的细小动作和细微的生活情节,它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高尔基语)。细节描写可以是动作的、语言的,也可以是环境的、肖像的、服饰的、心理的。解读文本时,教师紧扣细节找准切入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探得文字背后的秘密。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必修3中的一篇文章。小说深刻的思想性本身就是学习的难点,加上时代变化导致的陌生感,学生理解时更加困难。解读文本时,教师注意到一些细节,并据此设计教学,不仅能消除学生理解的障碍,而且能让他们感悟到小说的艺术魅力。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这是祝福前的准备工作。鲁迅先生在描写迎接福神前的准备工作时,写到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解读文本。如,“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带着绞丝银镯子”这处细节,通过臂膊上的饰物对普通妇女和有地位的妇女做出了区分;“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实际上暗示着在鲁镇不论地位高低,女人在祝福过程中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写男人的活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男人和女人的活动一对照,鲁镇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以及“神权”“夫权”笼罩下鲁镇的真实状况就被清楚的揭示出来。解读至此,学生就有可能恍然大悟,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这是由当时特定的生存、生活环境所决定的。

再如,文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初到鲁镇时,“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再到鲁镇时,她“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时,她“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教学时,抓住眼睛描写方面的细节,也能解读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初到鲁镇时,祥林嫂是丧夫后从婆婆家跑出来的,此时,她对生活没有过高的奢望,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平静的生活。这里的“顺”突出的是祥林嫂安分守己的性格,体现的是她吃苦耐劳的品质。再到鲁镇时,祥林嫂不仅再次丧夫,而且孩子也被狼叼走了,打击接踵而来,境遇比第一次更悲惨。此处的“顺”能看出祥林嫂善良纯真的本性没有变,她对生活的韧性、希望也没有变,但她忍受的精神痛苦比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更为深重,她的悲剧命运进一步在向前发展。被赶出鲁四老爷家后,她的精神完全麻木了,对生活完全失去希望,那“间或一轮”的眼珠,十分准确地刻画出了她的这种精神状态。

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细节描写,巧妙地概括了祥林嫂在经历了“丧夫——改嫁——再丧夫——失子——被驱逐”等磨难与不幸后的变化,让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弃”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紧扣这样的细节解读文本,不仅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发现作者写作时的良苦用心,而且能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再创造,让阅读教学过程变成智慧的发现之旅。

三、关注经历

作家的文学创作与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个人经历曲折、破碎的揉合于作品之中,成为文学创作灵感的来源与背景的延展,但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作者不会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明白无误地用文字写出来。比如封建士大夫被贬后,内心中会生出难以言说也不能言说的幽怨。这些幽怨化成文字时,就变成了某些特定的意象。这些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意象就像是给文字加上的密码,解读文本时,只有抓住作者的特殊经历,才能解开。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湖心亭看雪》就是这样一篇加上了密码的文章。解读文本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张岱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才能真正读懂这篇文章。

我们以文本的前三句话为例。

文章开篇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写作此文的时间已经是清初了,为何此处还用明朝崇祯的年号?这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才能准确把握此处的深意。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一直过着优游的生活。明亡后不仕,入山著述。张岱以明的年号来记事并非误笔,而是隐含着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深沉怀念。

第二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景一般通过视觉来写,此处妙在从听觉来展示雪之大和雪之威。一个“绝”字,传递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寒意,流露出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让人联想到柳宗元“鸟绝人灭”的空旷寂寥。

第三句,“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后文我们知道,张岱出行有童子和舟子,但他用了一个“独”字,怎么理解?了解了张岱的的人生经历,我们就不难读懂,这个“独”字表现出作者孤高自赏的情调。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隐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作者单位:恩施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郑伯鲁镇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郑伯农文选》座谈会在京举行
反映今天的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在《郑伯农文选》座谈会上的即席讲话
浅谈中华诗词改革——致郑伯农名誉会长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