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以葛浩文英译莫言《红高粱家族》为例

2016-03-15 17:42尚艳菊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葛浩文红高粱译介

尚艳菊

(安徽大学研究生院,合肥23060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以葛浩文英译莫言《红高粱家族》为例

尚艳菊

(安徽大学研究生院,合肥230601)

近年来,随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国文学“走出去”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然而这也并非是件简单的事,其中牵涉到中西方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见解及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度问题。为解决这一不可跨越的鸿沟,翻译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莫言成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引起了中国翻译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的思考,激发了国内译者对汉学家葛浩文译介模式和翻译策略的兴趣,为了帮助中国文学顺利“走出去”,文章以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为例,就葛式译介模式的翻译之道和翻译策略展开深层次探讨,以期有所总结和发现。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翻译策略;葛式译介;《红高粱家族》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文化生产力,不断将其文化精神产品向其他地区传播。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于是传播中国文化、诠释中国新的国际形象变得更加重要,一时间“文化走出去”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而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翻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因此中国文学译介是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1]64

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话题并不新鲜,从最早的《中国文学》英文版到“熊猫丛书”以及目前还在出版的“大中华文库”,中国文学界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然而成效甚微。因为中西方两种文化并不平衡,文化霸权依然存在,汉语处于非主流地位。多年来中国翻译西方的书籍与西方翻译中国的书籍比例严重失衡,后者只有前者的约1/ 70[1]64,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步履蹒跚。[2]

目前,中国文学“走出去”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走出去”理论研究滞后。[3]寻找有效的理论指导中国文学“走出去”迫在眉睫。值此关键之际,莫言,作为中国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似乎给中国本土文学“走出去”带来了曙光。那么莫言的作品为何能够成功“走出去”?莫言作品“走出去”过程中的译介模式又有哪些值得借鉴?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莫言作品的成功英译为其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汉学家葛浩文将他的主要作品译成优美的英文,莫言的获奖至少会延宕十年左右,这些言辞并不激烈却立场鲜明的论述可以说是颇具代表性的。[4]随着国内媒体和学界围绕莫言获奖与葛浩文的翻译的讨论逐渐深入,焦点话题也由翻译的作用问题进一步上升至中国文学及文化走出去的策略或战略问题。

1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介模式

译者模式是指文学作品的“外译”由什么样的翻译家去实施的问题。国内著名的学者、翻译家和评论家对于译者模式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5]目前,中国文学作品的主要译介模式有三种:中国译者译介模式,中国政府译介模式和外国汉学家的译介模式。[6]

第一种,中国译者译介模式,换句话说就是由国内具有深厚英美文学功底的译者来承担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翻译工作,例如,晚清时期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红楼梦》。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红楼梦》版本在国内受到一致好评,但据2007年江帆博士的调查所知,[6]美国普遍接受的《红楼梦》英译本还是霍克斯版本。

第二种,中国政府译介模式,也就是由政府统一组织中国优秀译者承担翻译工作,例如,1981年国内从事翻译工作的学者创办了“熊猫丛书”。那么团队合作的译介模式能否取得良好收益呢?据调查所知,该丛书并未在美国市场流通。

第三种,外国汉学家的译介模式,例如,本文将讨论的葛浩文。通过葛浩文的翻译实践可知,此种模式确是成功的,该译介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收益是因为葛浩文身上集结了出色译介者的特点:既精通“源语”又具有极高的“译入语”水平。另外,相较于国内译者而言,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更了解西方市场和读者。

由此说明,前两种译介模式并不能帮助中国文学“走出去”,无论是文学功力深厚的国内专家译者还是优秀译者团队,都无法承担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艰巨任务,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本土译者对异域读者阅读习惯及文学出版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所以很难得到国外行家和读者的认可。[7]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最好还是选择母语是目的语的外国人士,精通双语语言文化的汉学家最佳。当然也可以是外国译者和中国学者、翻译家合作翻译,即外国译者执笔,中国学者、翻译家协助外国译者准确地理解原著中的文化难点。较之中国译者,外国译者在语言上有显著优势,能根据目标读者的兴趣和需要进行不言自明地精妙表达。[8]

2 葛式译介模式的翻译之“道”

葛浩文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为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海外汉学家只有区区数十人。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推享有“首席翻译家”之称的葛浩文。[9]

首先,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译者应忠实于原文和译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既是一种背叛也是一种重写。[10]虽然他认同翻译是一种背叛和重写,但“忠实”仍是他指导他翻译实践活动的首要准则,在不同情境之下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其译文既可以传达原文的“形”和“神”,又易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

其次,葛浩文认为,翻译作品不仅要考虑作者的原意、读者的喜好,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其中寻求一种平衡。[11]通过大量的中英翻译实践,他总结出美国人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品的两个特点:一是性爱多一点,二是政治多一点。[12]就前一个观点来说,在翻译某些作品时,葛浩文在其译本中添加了某些原作中没有的内容(例如,在翻译《红高粱家族》时,在译本里加了一些原著中没有的性描写);就后一个观点而言,由于中西方的政治体制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欧美读者会怀着浓厚的好奇心而试图从中国文学中涉猎政治特征,汲取异域文化。并且,美国人对讽刺的、批评政府的、唱反调的作品特别感兴趣。[13]莫言的作品正是唱反调,他推翻传统抗战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模式而重构历史,超越了“文革”时期中国文学中是非黑白分明的形象特征。他精心推广的高密东北乡就是这一悖论的最好例证。因此,葛浩文大量选取莫言作品去翻译。

3 葛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莫言凭借葛浩文的英译本成功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使国内媒体和学术界对葛译的翻译策略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到底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进行翻译,其翻译方法在文学翻译的历史长河中能否复制并长期可行等诸多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评价。

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删节和改写[14]。由于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文化见解及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度方面存在差异,葛浩文在翻译莫言作品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到译作的市场问题,因而为了赢得读者,他极大地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红高粱家族》作为葛浩文英译莫言的第一部作品,最能代表其翻译特点,它的删节和改写也最为明显。删节分为删除和节译,就前者而言,删除就是将原作中的一些具有较强意识形态特征的文段、译者个人认为不重要的背景信息及煽情片段删去。例如,《红高粱家族》原是由两条主线贯穿而成,一是“我奶奶”和“我爷爷”的爱情故事,一是“胶高区”八路军的抗日故事。葛浩文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对抗日故事删改严重,尤其是原作中有关对八路军、共产党、毛泽东的赞扬或描写部分。就后者而言,节译即简译,为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将一些诸如中式对联此类的晦涩难懂内容进行简单翻译处理。

作为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发挥自身主体性,进行一定程度的删除和节译似乎还在情理之中,然而葛式翻译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改写。在《红高粱家族》译本中可以明显发现葛浩文对原作的内容细节和叙事手法均进行了改造。因此部分学者开始质疑葛式翻译的“忠实度”问题,甚至有的评论家认为葛浩文根本不是在翻译文学作品而是在创造译本畅销书。

笔者认为,此类观点略显偏激。首先,何为翻译的忠实原则?忠实并非仅在于语言和文字层面,忠实于原文远远不能被局限于“抠字眼”的范畴,无论在翻译观念中还是在翻译行为中,对于忠实性原则的理解都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和维度。为读者而翻译,葛浩文所面对的是出版社编辑这个特殊的读者以及“他所代表的英美读者”,如何让他们接受并喜爱充满异域情调和陌生氛围的中国文学作品,他必须在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上有所选择。无论删节还是改译,葛浩文的翻译方法不仅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更必然对原作、原作者和读者负有更大的责任。[4]

其次,汉学家葛浩文先后翻译过中国二十几位著名作家如萧红、杨绛、冯骥才、贾平凹、苏童、王朔、莫言、姜戎等的四十多部作品,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待葛氏的翻译策略,我们要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分析译者的翻译思想,重视翻译作品的影响和效果,避免把“改译”“删译”等作为译者的标签和代名词从而否定译者的成就。

最后,在认可由葛浩文所代表的汉学家译介模式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它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翻译活动在特定阶段采取的特定策略,不具备持续性和复制性,我们当务之急是研习成功案例,扬长避短,探索有效的翻译方法,帮助更多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笔者以为开辟由汉学家带领的中外优秀译者团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汉学家译者足够了解“译入语”的语言文化,读者兴趣以及出版市场,可以进行全面统筹把控,从译作文本的选择到译作的出版和流通,该过程牵涉到许多传播学因子,目前还不是本土译者所能独立应对的;另一方面,中外译者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与沟通,如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可避免许多问题,如直译的结果不能为西方读者接受,大篇幅删改违背了原文的意图等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必然趋势。首先,随着莫言获奖,他的英译译者葛浩文也成为中国译界的焦点。尽管有的学者对葛式翻译大幅删节、改写的做法提出质疑,但他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还是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以葛浩文为代表的汉学家译介模式也是当下最为认可的一种译介模式,如本文探讨的《红高粱家族》,它的译介便十分出色,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提高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认可程度,促进了中国文学的世界化。

其次,本文分析并总结了葛浩文的主要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他的主要翻译特点体现在译者自身主体性的把握上,以莫言《红高粱家族》为例,他在英译过程中改变了原作的叙述手法,并且删节了大段他认为西方读者难以理解或是不感兴趣的内容。然而这一点并不能说明葛浩文“背叛原作,创作译文”。结合他的翻译思想可知,他只是追求译作“忠实”的同时也考虑西方的市场需求和读者兴趣。

最后,虽然葛译的成功对探索有效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译介模式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在文学外译的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一定参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葛式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并不是一个持续性,可供复制的模式。为了帮助中国文学顺利“走出去”,译者不仅要把控译作的准确性和忠实性,还要了解一定的传播学知识,从译作文本的选取到译作出版发行并在西方市场流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为了真正实现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还是要尽可能地做到忠实于原作,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还需要后来者继续努力,共同探究出既能尽可能保留原作本色又能为西方读者所接受的译介模式及翻译策略。

[1]胡艳.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介主体模式——以寒山诗和《孙子兵法》在英语世界的成功译介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26(4):64-69.

[2]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31(6):10-15.

[3]潘文年.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1.

[4]刘云虹,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2014,37(3):6-17.

[5]李燕.中国文学外译的译介模式探析——以葛浩文译《狼图腾》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91-95.

[6]曾景婷.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以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为例[J].翻译论坛,2015(2):18-23.

[7]吕敏宏.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05.

[8]史凯,吕竞男.文学出版走向世界:谁来译?——谈中国文学图书翻译的译者主体[J].中国出版社,2013,8 (16):57-60.

[9]谢丽欣.葛浩文翻译研究:问题与前景[J].外语与翻译,2015,22(3):17-21.

[10]余东,张艳.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2 (2):86-92.

[11]王淑玲.从文学翻译变通的角度看葛浩文《红高粱家族》的英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1(4):127-129.

[12]刘颖,李莉.莫言作品之葛浩文英译本研究[J].作家杂志,2013,6(5):23-24.

[13]罗屿.葛浩文:美国人喜欢唱反调的作品[J].新世纪周刊,2008,8(10):120-121.

[14]蒋骁华.《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特点研究[J].外语与翻译,2015,22(2):3-10.

[责任编辑:刘跃平]

On“Going-out”Translation Mod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Red Sorghum Family as an Example

SHANG Yan-ju
(School of Graduate,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llision,Chinese literature“going out”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However,this is not a simple matter,which involves the western ideology,cultural insights and acceptance of exotic culture.In order to solve the insurmountable gap,translation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In 2012,Mo Yan successfully w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which caused Chinese translators to think about“going-out”translation modes of Chinese literature,and stimulated their interest in Sinologist Goldblatt’s translation mode and strategies.To help Chinese literature smoothly“go out”,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Goldblatt’s way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have some summaries and discoveries,with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Red Sorghum Family as an example.

Chinese literature“going out”;translation mode;translation strategy;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Red Sorghum Family

H059

A

2096-2371(2016)05-0078-04

2016-05-17

2016-09-21

尚艳菊(1991—),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研究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猜你喜欢
葛浩文红高粱译介
高粱地里走出的艺术大家
——刘铁飞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浓墨重彩”推动场面变形与结构流动——以评剧《红高粱》为例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走近红高粱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