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纲
劳模休养传递着浓浓的正能量
□郭振纲
8月14日,伴随着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百余名全国劳动模范先后抵达北京,齐聚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标志着2016年劳模休养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据悉,8月至11月,全总将组织5000名劳模分44批到北京、北戴河等14个休养地点休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总将继续开展产(行)业特色休养和专题休养,参加首批休养的全部为一线青年技工劳模。
一年一度的劳模休养,在劳模充分感受“职工之家”温暖的同时,也向社会各界传递着诚实劳动、体面劳动的正能量。广大劳模在休养期间,不仅身心得到了休息,而且通过劳模之间的座谈、学习,开拓了思路、汲取了营养,畅谈了体会,交流了感悟,为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做出更大的成绩存储了“知识元、信息流”。
今年劳模休养工作突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主题,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向生产一线的劳模和在重大工程、重点科研项目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劳模倾斜。同时,与往年相比,今年还注重将劳模休养与提升劳模综合素质培训相结合,休养期间将安排形势报告、学习培训、读书交流、劳模讲堂、工匠精神研讨等内容。形成了在“休养中学习、学习中休养”的新模式,标志着劳模休养工作达成了一个新高度、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的劳模休养有几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一是将学习贯彻于休养的全过程。比如,首批劳模休养期间,全总举办了“2016年劳模休养启动工作暨弘扬工匠精神研讨班”,召开了弘扬工匠精神座谈交流会。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铁路、民航系统各行各业的一线青年技工劳模结合自身成长、成才经历,围绕弘扬工匠精神畅谈体会、交流感悟;二是青年技工成了重点关照的对象。参加首批休养的名单全部是一线青年技工劳模,这些青年技工劳模中既有焊工、钳工、采油工、电工、挡车工,也有系统操作经理、软件工程师、研究员、技术主管等,覆盖机械制造、电力通信、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无一不是各行业、各岗位的佼佼者;三是传递弘扬工匠精神的“动员令”。在座谈会上,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推动建立健全培育“大国工匠”的机制,推广运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示范岗等载体,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拓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渠道,为“大国工匠”成长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支持。
劳模休养活动作为工会服务劳模的一项传统品牌,既是服务劳模平台,也是传递劳模精神的窗口。一方面,通过劳模休养,向广大职工传递着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心,对劳动精神的尊崇,引导广大职工向劳模学习,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通过劳模休养,向广大职工传递出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造,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劳模修养时间是短暂的,但传递出的正能量是长远的。
做好新时代的劳模修养工作,彰显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理念,引导广大职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劳动潜能,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劳动、勤勉劳动,汇聚劳动创造的巨大能量,争做“大国工匠”,争当“金牌工人”,积极参与“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出工人阶级的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