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服务功能 有效化解老年人医养结合难题

2016-03-15 15:29:57矫晓红
卫生软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五保户医养人口老龄化

矫晓红

(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111)

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服务功能 有效化解老年人医养结合难题

矫晓红

(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111)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切入,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影响,以及社区医疗服务在应对老年人医疗保健康复上的优点,重点阐述了社区医疗服务在应对老年人医养结合上存在的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不足,并提出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素质、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管理等方面的对策,来有效化解老年人医养结合难题。

社区医疗;老年人;医养结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老年人健康的变化,导致了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需求急剧增长,势必给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带来持续冲击。限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以及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现状,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1]。

1 人口老龄化的内涵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

人口老龄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率达到7%并不断增加、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的现象[2]。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10%,中国已经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而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3]。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老龄化进程在明显加快。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各行业产生的影响问题的研究,并相应地进行政策引导,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3]。

2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养老机构床位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伴随着养老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越来越被广大家庭和老年人接受,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逐步发生退化和病变,一身多病是老年病人的一大特点,如骨及关节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等。老年人自身疾病的增加,更加迫切需要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医疗服务行业成为了老年人养老就医需求和消费的重要领域,如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并进行行业优化的调整,将是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更是社区医疗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 社区医疗在应对老年人医疗保健康复上具有的优点

现在老年人看病有一现象:大病到大医院,小病也到大医院。究其原因是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不信任,他们认为大型医疗机构有着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而且我国过去也是把重点放在大型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最好的医疗资源解决的往往是大量的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这不仅使得真正需要得到服务的重症患者“看病难”,而且也使得大型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资源严重透支,无形中又增加了看病的费用,大型医疗机构“看病贵”又被凸显了出来,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却门可罗雀。实际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也有它的优点,它比大型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更可及、更便宜的医疗保障服务,在预防、康复和治疗老年性疾病方面也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优势和作用。

3.1 公益性

社区医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因为它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投入,所以大部分是免费向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与大型医疗机构“看病贵”相比,社区医疗服务就具有了很大的价格优势。

3.2 主动性

社区医疗服务主动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在家也可以看病。如:实行家庭医生制,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可以主动到自己对应负责的家庭,为他们看病,这样对行动不便、无人陪护的老年人非常方便,足不出户就可以看病。

3.3 连续性

社区医疗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以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比如,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然后进行一年至少4次的连续追踪随访服务以及内容更加广泛的签约服务。

3.4 可及性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建在老百姓家门口,利用社区卫生机构设施就可以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这样对于以居家养老为主的老年人来说,在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其健康问题;同时,提供居家老人的上门床边医疗服务和陪护指导,又可以实现居家“医养结合”。这样一身多病的老年人在家也能享受到更加可及的医疗服务。

4 社区医疗服务在应对老年人医养结合上存在的不足

4.1 人才不足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属于基层医疗机构,正规医学院毕业生很少愿意到基层工作,即使分配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由于薪酬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专业发展没有保证,所以社区医疗机构难以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具有老年护理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同时,人员编制明显不能满足功能任务需要,另外基层医生队伍还存在着学历不高、知识陈旧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2 资金不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客观上导致社区医疗机构管辖区域内老年病发病率较高、医疗支出数额较大,加大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负担。尽管新医改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质资源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但日常运行经费保障不够,很难应对我国现在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医疗保健康复的需求。4.3 设备、技术不足

由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陈旧落后,特别是床位不足,康复设备缺乏,与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匮乏,致使其服务能力大打折扣。

4.4 观念不足

由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过硬的医务人员缺乏、服务项目欠缺、诊疗条件欠佳等原因,导致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机构的信任度较低,加上长期养成的就医习惯,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大型医疗机构治疗就诊,从而造成大型医疗机构就医的拥挤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资源闲置并存局面。“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流程受到阻扰,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医疗服务整体能力的提高,从而制约老年人医养结合的健康发展。

5 社区医疗服务应如何应对老年人医养结合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有限的医疗条件,超出了社区医疗的承受能力,无法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建造更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1 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素质

社区医疗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对人员的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现阶段基层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薄弱,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社区医疗服务亟需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尤其要重视老年护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首先是注重技能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大力开展定向委培、岗位培训等,如全科医师培训,稳步推进老年护理人才规范化培训,全面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是提高工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符合社区医疗服务实际、操作性强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推进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职称晋升制度,努力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配备一定的职称指标,让优秀的社区医疗服务人才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留得住,有奔头[4]。三是畅通招聘方式,储备专业人才。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通过现场供需见面、实践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灵活引进人才。四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鼓励优秀医生进社区服务。利用节假日时间邀请专家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坐诊和帮扶带教,鼓励退休的优秀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经培训后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工作,通过“占编不入编”的方法给予他们经费补贴[5]。

5.2 加大政府投入

社区医疗服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仅靠卫生系统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比例,为逐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促进社区医疗服务事业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大投入力度,目前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机构建设、设备设施配置、服务功能和水平等方面与老年人的需求和改革目标有较大差距,应增加财政对社区医疗服务方面的投入份额,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投入方式,确保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人员经费,确保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维修和保养,医疗设备和设施的购置、更新,药品和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贴的资金投入,并为开展社区老年居民家庭医生服务、建立老年居民健康档案提供必要的业务经费,为社区医疗卫生网络建设提供资金支持[6]。

5.3 加强管理、创新模式

发展社区医疗服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不断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辖区内老年居民的健康水平、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情况纳入当地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对相关政府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促使政府加大对本辖区内社区医疗工作的重视程度。社区医疗服务也应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定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社区发现和解决辖区内老年居民突出的健康问题,想方设法增加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为老年居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加快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化进度,实现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医保中心和医院之间的医疗资源信息共享,将社区医疗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老年居民健康管理模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定期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老年居民的健康防患意识,让社区老年居民建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实现理性就医,切实为社区老年人担负起健康守护人的职责[5]。

5.4 建立针对五保户老人的医疗服务体制

五保户中的“五保”,指的是对吃、穿、住、医、葬这五个方面政府和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和生活照顾。但是有些地区,五保已经蜕变为两保即保吃、保葬,更有甚者蜕变为一保即保吃。对于这部分五保户老人来说,不论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老人还是集中供养的五保户老人都是很难落实“真保全报”的。而且政府每年给五保户报销的医疗费用有限,有限的医疗费用难以保障五保老人的正常医疗开支,保医就成为了奢望,致使五保老人只能选择“小病忍,大病拖”。另外,对于分散养老的五保户老人平时都是单独活动,没有可以照料自己生活起居的人,在生病期间情况更加凄惨,不仅要饱受病魔的摧残,还要忍受孤独的煎熬。如何解决五保户老人保医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五保户老人就医难问题,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题的五保户老人医疗救助体制,如建立专门的医疗救助基金,通过严格的程序来为五保户老人服务,将五保户老人纳入居民医保,并为五保户老人报销医疗费用。在满足五保户老人的保医问题的同时,不能忽略五保户老人的精神需要,应给与足够的精神慰藉。

社区医疗服务是受益群体最广泛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实现规范化运行,使之成为有效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的主要阵地[7]。要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目标,结合老年人医疗、康复和养老的实际,加大医疗卫生系统管理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难、养老难问题,真正把为民、惠民、利民落到实处。

[1] 张 莹.发展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2.

[2] 赵 琳.国外典型国家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2.

[3] 王 军.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5):29-31.

[4] 黄水勃.老龄化背景下构建及完善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5] 林淑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以F市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111-115.

[6] 宋偲偲.哈尔滨市松北区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7] 百度文库.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EB/OL].[2012-08-29].http://wenku.baidu.com/view/7434b365caaedd3383c4 d3bf.html.

(本文编辑:张永光)

Give full play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function an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aged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JIAO Xiao-hong

(JihongtanStreetHealthCenterofChengyangDistrict,QingdaoShandong266111,China)

Cut-in the tendency of aging development, it states the influence of aging population to our medical health service, and the advantage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response aged medical health rehabilitation. It emphasizes the shortage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such as personnel, fund, equipment and technique. 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lik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staffs, increasing government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aged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elderly people,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2015-11-11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1.003

矫晓红(1983-),女,山东青岛人,本科,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出纳工作。

R19

A

1003-2800(2016)01-0009-03

猜你喜欢
五保户医养人口老龄化
医养当兴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 11:11:14
浅析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44
村里最后一位五保户之死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28
让农村特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