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杨梅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人文精神探析
樊杨梅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对自我价值、人格尊严、人品修养的思索,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和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按照人自我本心的要求去自由发展,其基本内容为匹夫有责、无惧无畏的人生态度,凛然大义、杀身成仁的人格气节,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数千年的华夏文明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宝藏,形成了特有的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美德、民族精神重要的思想泉源,现如今,国家倡导重视传统文化,人们更需重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以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和谐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人文
在《周易》中,最早见到“人文”一词,其中写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出刚柔相济即为天地间万事万物并行不悖的基本原则,在人类社会中,男为刚,女为柔,男女结为夫妇组成家庭,进而形成国家、天下,即为“天文”;“文明以止”,意思是人们言行有度、举止得当,即为“人文”。在生活中,人们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来把握渔猎农耕的时节;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准则和法度,从而才能够使天下有序,形成广泛而深远的教化,即为“大化”。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圣人用诗书礼乐来引导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将教化推广于天下。《北齐书·文苑传序》:“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古代圣人的言行,变成天下人人遵守的准则,即为“人文”。
综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作用,指出人们可以根据世间刚柔相济的原则进行适度地调整和应对;可以依据自然运行规律来把握基本的生存技能;通过对人伦关系的掌握,制定出合乎礼法规范的准则用以教化天下民众,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关于“人”的文化。人文是人类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1];人文也是整个社会运行的主要法则,其思想精髓在于礼乐教化,其社会基础在于人伦有序,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观念、风俗、社会心理”[3]。我国的人文精神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尧注重舜的品德与才能,将帝位禅让给了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舜,真正实践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而这种“禅让制”充分体现出对“人”、对“德”的重视。舜、禹、武王也都以自己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显现出了最早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重人”“敬德”。及至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的人文精神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孔子、孟子、荀子提倡礼仪教化、伦理道德,从而确立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论语》提倡“礼义仁智信”讲求的是人们应该追求的道德素养;《礼记》中提出应以“修身为本”强调人们应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品德;“人文以化成天下”成为当时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社会目标,集中反映着人文精神的发展,寄托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渴望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的殷切希望。人文精神源于对自我价值、人格尊严、人品修养的思索,也体现了从“人”的发现到人性逐渐成熟的过程。
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诞生优秀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这些人文主义思想家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现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人文理想,如“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浩然正气”,“无欲则刚,有容乃大”等等,正是这些闪烁着人文光辉的优秀思想汇聚成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力量,其中显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升华。总体来说,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和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按照人自我本心的要求去自由发展,把人的权利和要求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最后追求人类真、善、美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即所谓的“文化即人文”[4]。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内蕴丰富的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表现了一种对理想人格、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人”的文化,不断围绕人文价值、人格尊严、人伦道德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儒家文化重视人,强调人伦秩序和道德规范,孔子提出“仁”学说,其“仁者爱人”的思想肯定了人的价值,《礼记·礼运》中提出“人者,天地之心也”,《孝经》“天地之心,人为贵”都提出了世间万事万物以人为重。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真正关心、爱护、尊重、理解他人。孟子的“民贵君轻”,老子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都充分显示了对“人”地位的重视程度。《管子·霸言》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以人为核心,国家才会稳固发展,否则只会陷入危难之中。
“以人为本”强调事物的一切发展最终根本落脚点都是“人”,把人作为事物发展、社会进步、礼法制度的衡量标准和尺度,最终希望可以通过对人格尊严、人文理想、人生价值的尊重与重视来解决社会发展种种问题。“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鼓励人们去追求自由和幸福,尊重人性,这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人本关怀。
(二)匹夫有责、无惧无畏的人生态度
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秦伯》)指出有志之士以实行仁道为已任;“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滕文公下》)指出大丈夫为实现自己的志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体现出了自觉为国家、民族承受艰巨的重任,身先士卒而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更是表达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宇宙情怀,也是一种道德理性,更是一种文化自觉”[5]。“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之有责焉”(《顾炎武·日知录》)号召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把保家卫国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自古以来无数的英雄先烈、贤人志士秉承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中华民族的坚不可摧的文化内核。
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指出真正的大丈夫没有什么利益可使其动摇,没有什么困难可使其畏惧,强调的是无惧无畏的勇者精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历代贤人莫不经历过千难万险、重重阻挠,经受住人生极大的苦难而最终成就大功业,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奋斗不息作为永世的精神追求,这就是人文精神中强调的人生态度。
(三)凛然大义、杀身成仁的人格气节
传统文化形成了对人格尊严的热切呼唤和追求,侧重于对独立人格的塑造,重点表现在对君子人格的重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君子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奋发拼搏、奋勇前进的主体精神,《论语》中所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指出君子用忠诚来捍卫“公义”和“礼法”,可见把忠信和仁义作为君子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提倡不为利益或者权势所诱惑,而保持自己人格尊严的高贵与坚贞,亦如《论语》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是这种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使得在历史发展的变革时期,在民族存亡之际,华夏儿女可以团结一致捍卫国土、抵御外敌,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民族气节。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指出面临生死存亡,君子可以坚守节操绝不妥协,这样的君子才是真君子;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君子以“仁”为最高目标,宁可舍弃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都要保全“仁”,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杀身成仁”的人生价值观对中华民族产生重大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为保家卫国而前仆后继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悲歌。
(四)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集体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就是所谓的“以和为贵”。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人类是社会动物而非个体,只有人与人和谐共处才能取得社会的长久发展和共荣,反之,则会造成尖锐的社会矛盾,从而使整个社会失去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的传统文化自觉担负起了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艰巨重任,并且卓有成效地推动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都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人在社会上应该遵循的交际法则。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有效地协调着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古人概括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二者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过去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之处,便在于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6]。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整体观念。“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也是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为血脉相连、痛痒相关的生命整体,把人与宇宙看成是一个大家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包含了太多深刻的思想内容,“以人为本”是它的宗旨,尊重人性是其根本出发点,和谐发展是它的最终目标。五千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用它丰富的营养滋润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形成了如今这个尊重个性、崇尚和谐、向往和平的伟大民族,培养了善良博爱、进取拼搏、人格独立的中国人民。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33.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1993:883.
[3]时伟,薛天祥.论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M].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21.
[4]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8.
[5]唐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求索,2011(2):136.
[6]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少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4):11-14.
责任编校金秋
作者简介:樊杨梅(1979- ),女,山东枣庄人,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学语文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gxk149)
收稿日期:2016-03-07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