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绚(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行业办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
丁绚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随着实践育人在高校广泛开展,为大学生思政工作提供了一条实际而有效的途径,然而如何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强化实践育人效果,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机制成为了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践育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和结合行业优势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
关键词:行业办学;视角;实践育人机制;构建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对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要求和指导性建议,高职院校更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其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以实践育人活动为载体,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大学阶段又正是学生们成熟和社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进行实践性质的教育能促进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特征的形成,也能帮助其加快获取在社会中所需用到的一些知识。
(一)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仅仅利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既无法适应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要求,也无法符合当今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90”后高职学生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们正在努力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来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通过在实践活动中让高职学生直接和社会接触,能够多方面、直观地让大学生感知、适应和融入社会,从而形成社会所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实践育人活动融入到传统教学中去,能够极大地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机制是活动的保障,制定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机制,保障实践育人活动有效开展。
(二)提高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
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使得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通过实践并加以引导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
(三)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
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完成“衣食住行”,甚至是高等教育,但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弊端。尤其是高职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网络,无心去课堂学习,无心与他人面对面交流,有些高职院校学生由此出现了身体和心理问题。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能够解决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摆脱网络的束缚走进社会,付出实实在在的体力脑力劳动,有助于高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个人性格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四)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教育最终目的是促使个人适应人类整体社会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化。虽然课堂教学能够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各类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可是是否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中去,仅仅通过学校考试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现实社会中学会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职业能力等。因此构建实践育人机制能够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首先是高职院校对于实践育人机制构建缺乏重视,有些高校甚至简单地将学校学生活动等同与实践育人活动,活动的目的性不强,专业特色不突出,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活动进行安排和调研形成机制。对于如何在实践育人机制中做好院系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理论与活动相结合等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
其次是实践育人机制与专业、行业联系不够密切。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活动较多的偏向于无专业含量的学生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参加学校所在社区文化服务、大众化的社会调查活动等等,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培养度都相对较低,缺乏职业性和专业性,没有较好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行业特色,尤其是行业办学背景的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制定出具体行业特色的实践育人机制。
第三是实践育人对象相对有限。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既需要有着丰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客体,也需要有大批积极参加到实践过程中的学生主体。但是由于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缺乏整体实践育人机制的规划与构建,也缺乏有力的物质保障条件,使得实践育人客体实践性、专业性、大众性不强,主体也十分局限,愿意积极参加实践育人活动的主要集中在党员学生、学生干部当中,而大多数学生却因为各种原因较少参与。
第四是实践育人过程流于形式。当下较多高职院校更多地是为应付有关部门的各种“检查”,在实践育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内涵、重领导轻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开幕式”开始,却以实际意义缺乏的“蛇尾”结束,过程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第五是实践育人缺乏激励机制。对于学生在实践育人活动做得好与差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最终考核评价只是停留在系部、学院的表彰形式上,没有纳入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体系,学生感觉可有可无,并不影响其正常毕业和将来的就业。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活动积极性不高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具有较为深厚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应自觉的将行业文化、行业特色、行业精神引入到学生的实践育人过程之中,高职院校要与本行业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合作实践育人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本行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在行业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和献身职业的精神。
(一)构建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实践育人机制保障体系
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在构建实践育人机制时,首先应考虑与行业开展深度合作,以行业为背景制定实践育人机制,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和行业内企业领导一起组成学校实践育人委员会,对学校整体实践育人活动进行规划、指导、考核等,从制度上保障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建立一支由学校教师和行业内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实践育人队伍,从人员上保障实践育人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三是学校不断加大实践育人投入,争取行业资助,更是可以让学校的教师学生和行业企业内人员通过共同开发项目、产品等方式,产生经济效益等,从经费上保障实践育人工作的长期开展。第四是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学校应充分与行业内企业充分联系,为学生争取例如专业课程、岗位认识、顶岗实习等实践机会,从内容上保障实践育人工作有效开展。
(二)建立有行业和学院共同参与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学院实践育人机制构建首先是完善高职院校本身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十分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实践教学的课时数所占比例也较大。但是仍旧存在实践课程内容过时、模式单一、实验设备老旧、教师实践课程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优势来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是邀请行业中的企业人员与学校一起研究分析本行业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要求和大纲,明确实践教学内容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等。其次是为学校教师提供到企业锻炼机会,使得学校教师能够定期参与到本行业的工作环境中,充分了解专业发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开发多种如“工学交替”、“学徒制”等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四是为学校提供先进甚至是超前的实习设备,为行业培养将来的技术人员做准备。例如某汽车公司定期向交通行业内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提供最先进甚至是还没上市的汽车型号,以供学校对学生进行汽车制造维修实习使用,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技术,储备技术力量。这种行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的实践教学使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师资水平还是教学设备都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三)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活动
尽管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一定的实践育人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流于形式、专业性不强、学生兴趣不浓、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实践育人活动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因此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将行业引入到学校实践育人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育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水利行业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12年开始每年开展与本行业相关的实践育人活动。
1.结合行业文化,开展相关宣传实践活动。每年结合“世界水日”开展水日宣传实践活动。每年参与的学生人数超过5000余人次,在全省水利系统和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2.开展行业文化大型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每年在暑假期间连续开展涉及全院学生的水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引起学生、社会的一致好评。
3.结合专业,深入行业。学院每年会选送一批相关专业的学生到水利行业相关单位进行短期的见习和考察,以加强专业实践能力
(注:本文系2015年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项目“基于水利行业实践育人机制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贵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林木明.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的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2).
[4]胡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J].教育研究,2009,(8).
[5]王艳玲.努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J].河南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