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玲(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甘肃兰州730010)
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陈小玲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甘肃兰州730010)
摘要: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将教师评阅反馈、学生评阅反馈及学生自身评阅的有效性最大化。本实验的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表明循环评价写作模式有益于改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现状,提高英语习得者的英语写作运用能力。
关键词:循环评价;写作反馈;大学英语
英语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写作不仅可以有效巩固听读两种输入方式获得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及综合能力。而大学英语写作现状表明“写作是学生所有英语技能中最薄弱的技能(黄源深,2006),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投入多但收效少。鉴于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及现状,探索有效的写作模式,优化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影响大学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众多因素中,作文评阅反馈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因素。多数学者认为不同方式的反馈方式,都有益于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Ferris(1997)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书面反馈中的批注越具体越明确,反馈效果就越好。Tsui&Ng (2000)认为同伴评估反馈的方式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读者意识,帮助他们准确认识自己英语写作中的优势及不足,并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合作学习意识及能力。姚欣(2012)认为自我评估反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的写作意识,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减少学生语言中的语法错误,从而能提升的写作能力。然而一些研究者认为教师书面反馈,学生之间的同伴评估反馈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Truscott&Hsu(2008)和Truscott(2010)发现在教师的写作书面反馈中,多数教师的批语不够具体,多侧重于修改写作者的语言错误,而忽视培养写作者的语言认知及情感。但Nelson&Murphy(1993)和Paulus(1999)对同伴评阅的效果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同伴批阅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他们认为同伴对深层次的错误不能进行有效的批改。此外,Ross(1998)认为评估中,学生过多地以来自己语言学习的经验,从而缺乏可靠性。以上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书面反馈,同伴互评反馈和个人自我评估反馈有其各自的效用和不足。循环写作模式在汇集以上研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反馈方式的特点,本研究博采众长,避其不足提出了循环写作模式。
这一模式包括教师明确写作目标、任务及评阅标准,学生自我评估,同伴评估,教师书面反馈、教师课堂反馈,自我修改和教师复改。学生明确了解写作目标,任务及评阅标准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客观评价自己的写作作品。学生基于教师对写作的评判标准,即从观点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统一交给教师。同伴互评是同伴对学生自己修改完善的作文依据教师的评阅要求进行评阅。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学生的的合作学习能力。此外,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更易修正自己的不足。教师书面反馈是对同伴评阅的作文进一步从观点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方面进行评阅,并就作文的优点、缺点、改进意见及总体评判给出具体明确的评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使用特定的评阅符号,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类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修改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的作品,以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在完成书面反馈后,教师整理书面反馈的作文,总结在写作中普遍出现错误类型及典型的错误之处,统一在课堂上反馈讲解,并展示范文,以便让学生依据写作目标及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以及和范文之间的差距。随后,教师将学生的反馈到学生的手里,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及课堂讲解的注意事项进行修改并交于教师。教师对学生修改的作文给予最终的评语。这一环节不仅的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根据同伴和教师的评阅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完善,而且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为了进一步探究循环反馈写作模式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一)实验设计
随后,笔者随意将两个班级定为实验组,其余的两个班级定为控制实验受试者是某高计专业大学二年级的两个班的本科生,每班60人,共120人。所有受试者都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共同探索大学英语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为了使实验数据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对选定的两个实验班级的受试对象采用2014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写作题进行写作能力测试,并由三名写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三轮批阅。本研究取三名教师评阅成绩的平均值为受试者的写作成绩,并采用相应的SPSS统计软件对最终的写作成绩进行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班级受试对象的写作运用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次写作培训是可以进行的。两个班分别定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控制组和实验组都进行了连续16周的写作教学。对于实验班的学生采用循环反馈写作模式教学。对控制组的学生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即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撰写作文——教师书面反馈。为期16周的写作教学结束后,笔者采用和2014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写作题难易度一直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真题对两个受试班进行写作能力后测,并使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培训后的英语写作能力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结果及讨论
实验结束后,笔者整理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和传统写作教学模式教学下的所有数据,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方法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写作能力前后测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表1、表2、表3清楚明了的显示了采用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的教学效果远远胜于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表1:实验组写作能力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表2:控制组写作能力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表3:实验组和控制组写作能力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表1和表2清楚地显示了采用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的实验组及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法的控制组的英语写作能力前后测试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1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写作能力前测成绩均值为9.750,后测成绩均值为11.666。此外,图表1还清楚地表明实验组写作能力前测和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p值为0.000,小于α值0.05。这就表明采用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实验组经过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的教学培训后,其写作能力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将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运用在教学中将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改善英语写作费时多,收效少的现状。而表2显示控制组写作水平前测均值为9.700,后测均值为9.768。所以,控制组写作后测的得分没有显著性高于写作前测的得分。此外,图表2表明控制组前测和后测写作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p值为0.507,大于α值0.05。由此不难结论:控制组写作能力前后测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控制组采用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不能显著地改善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故而无法大幅度地提高英语习得者的写作水平。根据以上的数据,笔者可以得出结论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比起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将教师同伴评阅优势和自我评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并发挥到极致,从而深度地改善大学英语写作的一些固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对控制组和实验组的英语写作能力后测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以进一步确定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更占优势。表3的相关数据表明采用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的实验组写作能力后测成绩均值为11.666,而控制组写作能力后测成绩均值为9.768。两者后测写作能力测试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p值为0.000,小于α值0.05。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采用新教学模式的实验组的写作能力后测成绩和控制组写作能力后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将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运用在现有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教师、同伴及英语学习者的优势,优化写作教学体系。
综上所述,循环评价反馈写作模式不仅可以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师评阅作文效率,从而优化作文评阅过程,能科学有效地提高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Nelson,G.&Murphy,J.Peer response groups:Do L2 writers use peer comments in revising their drafts?[J].TESOL Quarterly, 1993,(1):135-142.
[2]F erris,D.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commentary on student revision[J].TESOL Quarterly,1997,(32):315-319.
[3]Paulus,T.The effect of peer and teacher feedback on student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3):265-289.
[4]Ross,S.Self-assessment in second language testing:A meta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factors[J].Language Testing,1998,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