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的机遇与挑战

2016-03-15 13:15:49陈昀岚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11
关键词:手机媒体高校辅导员应对措施

陈昀岚(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11)



论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的机遇与挑战

陈昀岚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沟通渠道。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手机媒体这个重要平台,并立足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让手机媒体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个性需要,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文明、健康的使用手机媒体,从而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效,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健康且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手机媒体;高校辅导员;机遇;挑战;应对措施

一、论题背景

手机媒体由于自身的便捷性与交互性等优势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年轻人为主的大学校园里,手机媒体更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它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将面临着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的态度与使用问题,这就使得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情况与新问题,高校辅导员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好新的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突破传统工作思维,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与教育,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带来的机遇

手机媒体具有移动通信的互联网化、手机上网的即时性、极端个人的私密性、网络终端的便携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强制性等特征。它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机遇。具体阐述如下:

(一)手机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概念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很多高校由于学生人数的猛增而采取了“一校多区”或“一区多校”的空间布局,各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又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着较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点。这就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新状况,他们的工作内容涉及的面更广,变数更多,尤其是大学生工作中随时都会出现突发状况,这就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变得不具稳定的时空性。而手机媒体则可以为辅导员提供更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范围,让他们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来开展学生工作,成本低且效率高,更好的满足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提高了学生工作的时效性;

(二)手机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工作理念

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强制性色彩较强,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辅导员与学生间的有效沟通与充分信任。而全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更为活跃,希望主动参与到各种事务中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那么,手机媒体正好可以迎合这样的需求,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好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的优势与技术支持,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树立起全新的工作理念,为大学生营造出一个更为平等、交互与融合的高校校园环境,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人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促使辅导员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更新自己的工作观念,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果;

(三)手机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现代的工作方法

传统模式中,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管理与教育,无法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需求,辅导员工作成效弱化了。而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却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其工作方式方法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辅导员工作由最先的封闭式工作方法转而从全媒体网络来获取更强的即时性、时空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出辅导员工作的潜力与实力。辅导员可以借助于手机媒体来开展各项教育与管理工作,比如说弘扬传统美德,宣传好人好事等,并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手机投票活动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辅导员也可以获得更为直观的学生信息。这样来说,手机媒体就是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方法。

三、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全媒体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手机媒体的日益发展,让高校辅导员工作获得较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具体分析如下:

(一)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变得更高

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它有着更为多样化、便捷化、隐蔽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途径,各种不良思潮也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一些具有较高腐蚀性的网络信息会让大学生出于好奇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长期以往,将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工作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他们必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提高自身的鉴别力与敏锐力,要对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中的一些不良信息进行甄别与防御,否则,它将让手机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二)辅导员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

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使得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育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变得难度更大。具体来说,从育人内环境来说,高校里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等软环境以及其他的硬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辅导员的工作更具时空开放性,而辅导员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确保工作实效,这就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和实践,尤其是要熟悉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的应用情况,还需要辅导员尽快转变工作观念。而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磨合与适应的过程。此外,育人外环境也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难度加大,即社会问题的网络化和网络问题的社会化以及手机媒体的便携性给信息监管增加了难度;

(三)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受到了冲击

高校辅导员传统的工作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全媒体网络时代的要求,它使得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弱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手机媒体实现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式交流与沟通,也让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获得了工作更大的自由度。然而,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模式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得以改进,这就造成了当前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受到了手机媒体的巨大冲击,手机媒体急切的需要一个全新的辅导员工作模式来及时应对新时期的变化发展要求,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主客体地位随时变化的同时,更好的提升辅导员工作效度。

四、全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利用手机媒体的有效应对措施

全媒体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手机媒体的日益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不少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不适应新形势,辅导员工作理念方法滞后于新技术等。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切实重视起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这就是说高校应该进一步提升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认识程度,尤其是在当前全媒体网络时代下,手机媒体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各级领导与相关部门更应该意识到辅导员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努力提高辅导员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协调好辅导员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不仅从思想层面上进行重视,并从行动上给予切实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应该从资金方面来加强与改进辅导员工作,不仅要加大对于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还应该加大相关硬件环境的经费投入,并加强与通信公司的合作,从而在校内外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辅导员工作的科研力度,不断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有利于促使他们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理论水平。诚然,我们还应该加大辅导员工作的保障力度,开创出全媒体网络时代辅导员工作对于手机媒体应用的新局面;

(二)努力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

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的应用,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其具备更高的素质与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必须保持坚定且正确的思想观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崇高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自身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高校辅导员可以参与到各种党团培训活动中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我们还应该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质,这是全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正确有效的应用手机媒体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样,辅导员才可以真正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引导工作。辅导员要注意自身科学信息理念与敏锐信息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要能够迅速且准确的捕捉到网络信息中的各种敏感话题,及时拿到现实中来进行分析。辅导员还要具备高尚的信息道德,并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加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拓展自身综合素质;

(三)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

全媒体网络的完善和手机媒体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必须紧抓机遇,迎接严峻挑战,不断利用手机媒体来创新自己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具体来说,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改变自身的教育管理地位,把学生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主体,在学生群体中利用好手机媒体树立起威信,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充分利用好校园手机报来开展工作,把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教育与管理,活跃校园氛围,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它实际上就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利用手机微博开展工作,即实现手机微博“关注”最大化,引导学生参与手机微博评论,利用手机微博转播功能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利用手机微博的多媒体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手机微博投票功能开展各类活动,还可以利用手机IM开展辅导员工作,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情感沟通,加强心理引导和群体活动干预,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网络道德。

五、结论

总之,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机遇,也有不少的挑战。那么,高校辅导员就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来提升自己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主动了解和参与手机媒体的发展,把手机媒体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搭建多样化的学生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手机媒体,从而让高校辅导员在手机媒体的辅助之下提高自身工作的总体成效。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综合教育改革计划项目:”蜂巢艺术教室“名师工作室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zgjhl-2-2016-26)

参考文献:

[1]安仲森.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新思维——机媒体环境的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2]林路生,孙铭薇,黄祖辉.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信息素质极其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91.

[3]刘帅.全媒体背景下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状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7):187.

[4]张玉鹏,孟跃.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手机媒体高校辅导员应对措施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析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
浅谈手机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21:41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6:47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