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忠,刘雪飞
(1.黎明职业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黎明职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传播叙事化分析
王俊忠1,刘雪飞2
(1.黎明职业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黎明职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叙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电视新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鉴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文本较难处理,创作者在进行文本处理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相关工作开展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基于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素材的选取和形成,对电视民生新闻文本叙事化传播的特点及如何开展相关工作展开阐述,以期为电视民生新闻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文本;叙事化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为典型的内地电视新闻的实践形成产物,并在产生之后作为一种新颖、大众化形式在各地方电视台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且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行业相关研究者及新闻工作者更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以 “民生生存空间、生存状态”为主题的民生新闻文本的探索和研究上。[1]
第一,叙事素材要具备原生性及一定的市井性。这是对于所选素材本土化的强调,新闻传播学坚持对于受众理论的研究,即受众以满足个体性或经验性需求为消费目的。在这一环节中,大众媒介若想取得成功,必须既要了解公众的兴趣点,又要兼顾其感兴趣原因;换言之,作为电视民生新闻,为了获得收视率,必须不断对于观众需求进行探索,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在文本叙事化素材的选取要贴近生活,具有本土化气息,真真切切符合当地市民生活,体现新闻传播接近性原则。这一方面是由多数普通受众往往表现出的对于自己所熟知的环境、事物及人所具有的浓厚兴趣、强烈求知欲所决定的,他们往往会对于此类相关报纸、杂志、广播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强烈共鸣。另一方面,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能够支配的有限时间及精力有所锐减。然而,他们仍然存在对于彼此生存状态的认知欲望和需求,这一点与192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所提出的“镜中之我”理论相一致。[2]
第二,叙事文本传播要兼顾一定多样性。电视民生新闻收视率的高低与其文本是否具备多样性关系密切,文本多样性赋予新闻新鲜的生命力,使其一改符号化、形式化以及有限的结构形式,提升传播效果。为了有效实现叙事文本的多样性传播,需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首先,遵从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原则。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真实性报道原则隶属理论范畴,可以说,客观性、真实性为新闻文本的生命线,为电视民生新闻得以永恒传播的根本。其次,借助于新闻文本对于社会生活进行真实还原。还原真实生活隶属实践操作范畴,鉴于电视民生新闻重在“民生”二字,强调对于社会民生的关注,即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其根本价值在于对于原生态进行反映。[3]最后,传播多样性反映在地域化表达、陌生化呈现、细节化处理及悬念化设置等多个方面。其中,地域化表达主要体现在对于地域性语言的运用上,这与电视民生新闻所要求的“内容”同“形式”的统一是相一致的。对于形式的选取将“取之于民”作为依据,而本土语言则为“取之于民”最为本质的体现。陌生化呈现体现在新颖化表达上,原本指的是通过艺术表达手法,对人们喜闻乐见的事件深入发掘从而寻求新鲜感,或借助于不同的方式对其呈现。细节化处理为民生新闻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提升新闻文本中人物的生动性,或渲染新闻作品内容感染力,从而为受众提供开阔空间。悬念化设置旨在促进受众形成期待与关切心理,为目前电视新闻业界最为常用的进行新闻文本叙事化传播的手法。
第三,叙事文本要立足于民生大众性立场展开传播。显然,民生新闻必须聚焦于大众,将内容锁定于民生生存空间、生活状况,具体来说即围绕群众的痛痒冷暖、喜乐悲欢等常态,通过有效的手段实时传递新闻信息,拉近民众与媒体的距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人所坚持的叙事立场经历了漫长的理论与实践转型,逐渐由过去的“媒介中心论”向“受众中心论”转变。以民生大众性立场为着力点展开传播,体现了民生新闻根本性价值所在。受众开始以主角的身份登上新闻历史的舞台,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与知情权。如今,民生新闻开始更多的从民生视角出发,将注意力投放在“本色表达”上,以期让受众获得原汁原味的新闻信息。显然,出于大众化的民生叙事角度,市井民生新闻叙事化素材才能够显示出自身价值。
第四,叙事化文本的传播媒介具有自身的丰富性。在电视民生新闻文本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与哈罗德·拉斯韦尔所提出的传播模式——“受传者-信息-媒介-传播者-效果”相契合,重在强调传播媒介的中间桥梁性作用。在实际电视民生新闻文本传播过程中,媒介丰富且种类多样,例如,在观众同媒体开展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凭借任何先进的手段,例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走访查询、热线电话等,便能够轻松实现,这种丰富的、多样化的交流对于收视率的提高乃至创新形成有力支撑。[4]
首先,十分强调对于民生生活的根本性关注。过去,很多民生新闻媒体镜头都以错误的角度开展工作,要么以仰视的态度报道民生新闻,让社会公众产生遥不可及的错觉,要么则过分俯视、降低姿态,使百姓觉得视觉感受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如今的电视民生新闻文本叙事化传播将人们日常生活状态,如衣食住行、思想立场、宗教信仰等作为切实的关注热点。从民众的立场出发,了解其需求、表达其意愿、知其冷暖,尽可能的缩短其与媒体之间的距离。如今,百姓切实关注的民生新闻点有很多,如房价问题、环境污染与治理、假冒伪劣以及物价问题等,这些都与公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也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国家政策推行及落实,如缩小两级收入差距、农村基层改建等,也是民生关注热点。
其次,将以人为本作为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根本性指导原则。民生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不同,其本性决定其必须将百姓的喜怒哀乐、冷暖痛痒作为关切重点,并以新闻传播的先进方式高效、实时的将消息散播出去,从而实现新闻来源于众、服务于众的效果。借助于这一新闻传播过程,老百姓与媒体之间更好的实现零距离沟通,权利利益得到维护和体现,才能真正体现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5]
再次,最大程度实现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在电视民生新闻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民声新闻传递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百姓能够借助的参与手段也日渐增多,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实现便捷,DV、手机等工具更是触手可及。可以说,互动性是新闻媒体同百姓交流的实现目的,有助于观众直抒民意、表达意愿,实现新闻传播单向到多向的转变,从而让百姓真正获得话语权。
另外,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具备典型的时效性。与其他类别电视新闻相雷同的是,民生新闻在反映百姓心声之时,必须坚持“快与新”,不仅要坚持简明扼要传递信息,而且要以实时性为选取原则,这是由新闻信息价值本质取决于“新鲜感”所决定的。
最后,电视民生新闻推行亲民化语言表达方式。电视新闻素来以严谨的态度进行信息传播,这种严谨不是要以严格的结构、严肃的语言风格进行强调,而是要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以贴近百姓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改变新闻庄重、高高在上的形象具有促进作用,是字正腔圆、沉闷乏味的新闻语言的一大突破。另外,主持人也要从单纯的直播间主持中走出来,亲近百姓,真正去了解民意、为民说话,在民众自由表达中切实了解民情,顺应民生新闻发展。[6]
(一)科学化构建叙事视角
作为新闻叙述者对于叙述事件的独特角度,新闻叙事化视角的选择表达的是叙述者的立场,从根本上凸显了新闻的特色。如今的电视民生新闻需要更好的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变迁,一改以往的过分强调国家、政府官方立场的单一视角,更多的考虑民生的生活琐碎片段。例如,在电视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公益性文化馆免费开放新闻中,“免费开放——谁为我们买单?”成为了响亮的口号。在这一标题中,叙述者鲜明的列出了“我们”的视角,即站在民众的角度进行新闻播报。在阅读新闻标题之时,读者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叙事者以反映公众呼声为己任,会自然而然的升起一种欣慰之感,这样的新闻标题在凸显亲民立场的前提下,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二)构建特色鲜明的新闻架构
电视民生新闻为了更好的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需要形成独特的架构。在这一过程中,叙述技巧的推陈出新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更好的实现新闻同资讯的有机结合。从本质来说,电视民生新闻所提供的生活服务类咨询,旨在服务大众。由此,很多栏目纷纷推出便民交通、气候及文化子栏目,即以新闻事件为源,辅之以生活服务咨询。例如,在报道学生暑期游泳溺亡事件的同时,以字幕的形式,为百姓提供防溺讯息,从而提高民众警惕、宣传科学常识。[7]另一方面,要突出新闻与情节的完善结合。作为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电视民生新闻在陈述表达客观事实的过程中,应更好的兼顾趣味性,在为群众提供传奇性、戏剧性事件的过程中,提升受众兴趣、增进新闻内容情节性,从而加深受众理解与印象。与此同时,在新闻传播中科学的突出民俗。“民生”二字重在与百姓生活贴近,为此,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选择要有机的同当地民俗相结合。[8]当然,强调民俗要切忌“低俗、冗长”,并抛弃背离民间价值取向的选择。例如,一定当地常用的俚语、俗话对于某些事件进行解释和评论,以增加趣味性和亲民性;将历史遗迹、市井人物等穿插于民生新闻中,从而增进民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改善电视民生新闻语言传播形式
说话包含艺术,民生新闻的语言表达方式关系到叙述者、听闻者彼此间关系的构建和信息接受程度。尤其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其本质的便民特性要求媒介更多的考虑语言方式,这不仅是民生类新闻节目风格的决定因素,而且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本身定位与认识。同传统严肃刻板、大气凛然的新闻不同,如今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更多的以诙谐、幽默、机智的口吻进行“常态化”叙述和点评。这种以“平常化”取代“反平常化”的方式极大的缩短了与百姓间的距离,让公众信任节目、依赖节目。[9]例如,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的“生活帮”节目则为典型的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以轻松的主持风格、风趣的语言为百姓进行每日的民生新闻播报,随之伴随的简要、深刻评论在引起大家赞赏的同时,同样不失新闻自身的严谨和工整。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JB12491S)
参考文献:
[1]翟梓坪.开放 平等 分享 共建——赴美电视新闻培训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2).
[2]刘廷玉.试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瓶颈与对策 [J].新闻传播,2014,(12).
[3]吴飏.基于西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18).
[4]盖永强.浅谈故事化手法在新闻中的运用 [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
[5]邓建中,李鹏程.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的法律失范与对策[J].传媒,2015,(24).
[6]刘淑梅,黄儒敏,张峰.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传播叙事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7]郭继东.浅议传媒生态视阈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现状[J].中国传媒科技,2013,(4).
[8]何国平.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叙事学分析[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6).
[9]李冬俐.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运用[J].新闻世界,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