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的政治生态学分析

2016-03-15 09:17车辚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党组织因子党员

车辚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党史党建研究·

习近平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的政治生态学分析

车辚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从生态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角度分析和解读习近平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不难发现,党的纯洁性建设和中国政治生态的重塑有密切关系。环境、因子、外部干扰、内部障碍时时刻刻影响着政治生态系统的动态特性。作为系统核心和生命体征象征的党组织要保持纯洁性,必须要在优良政治基因的传承、合格生态因子的缔造、腐败变质因子的清除等方面有所作为。

党的纯洁性;政治基因传承;政治生态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6.02.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系列重要举措折射出我们党对改善政治生态环境、改变不合时宜的党内政治生态、完善执政生态系统有着强烈的政治诉求。所谓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从生态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角度分析和解读习近平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想,不难发现,党的纯洁性建设与中国政治生态的重塑有密切关系,环境、因子、外部干扰、内部障碍时时刻刻影响着政治生态系统的动态特性,作为系统核心和生命体征象征的党组织要保持纯洁性,必须要在优良政治基因的传承、合格生态因子的缔造、腐败变质因子的清除等方面有所作为。

一、优良政治基因的传承

在生态学中,基因(gene)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作为遗传因子(factor),基因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作为遗传特性,基因具有表现度(expressivity)和外显率(penetrance),表现度是基因在表现上的差异,外显率是种群的特征,是同一基因在种群中的表现百分比。将基因概念引入政治学,对一个政党而言,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作风就属于政治基因,政党的代际更替、新陈代谢、组织演化需要政治基因作为传承单位、遗传符号,因为基因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般情况是相当稳定的,只在少数情况下会发生基因突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13亿多人口国度执政的大党,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确保优良政治基因的传承延续,警惕敌对势力通过生物入侵、隐性培植对政治生态系统进行基因重塑、基因突变、政治转基因。

1.优良政治基因的塑造

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作风的确立属于政治基因的塑造,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和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已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可靠性、连续性。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党的建设,确保党不变质、国不变色、道不走偏,要求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核心就是政治基因的塑造、传承、延续。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根源在于对党的优良政治基因的自信。坚持党的性质、宗旨不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能保证优良政治基因薪火相传。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对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处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1]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优良政治基因的外在表现。政治基因的表现度和外显率与政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同一个政党,处于不同历史方位,如革命党或执政党,在野党或参政党时,纲领、方针、政策、路线都会有差异,党员和党组织的外部形象、活动方式、组织方式也会有差异,因此,政治基因的表现度和外显率会有所不同,但核心的遗传密码和政治本色是一样的。

2.合理引导政治基因的突变

生态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任何生物都表现遗传现象,同时任何生物都存在变异。变异有种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有一种变异叫做突变(mutation),这是遗传基础的改变。所谓基因突变是指同一个基因由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在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里,变异与适应是进化的两大步骤,变异是选择的根据,适应是选择的结果。生物变异的丰富有利于进化,因为它提供了适应各种不同条件的可能性。1901年,生物学家德伏里斯提出突变论,主张生物进化是由巨大的、明显的、突然的变化引起的。渐变和突变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都广泛存在,突变有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之分。由于政治基因存在于人类主导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其突变也有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自然突变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诱发突变是政党和组织可以操作的,是主观意识引导的结果。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能动地利用宣传机制、整合机制、反馈机制、平衡机制引导政治基因的遗传和变异,积极把握生态系统的序变、渐变和突变,使社会生态系统朝着人们期望的轨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2](P11)。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政治基因不突变、不异化、不变质的核心和关键。

3.严防和抵制政治转基因

转基因是基因工程的一种手段,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外源DNA整合到载体上(一般是细菌质粒),然后由载体将这些外源DNA转入植物细胞的DNA上,从而获得新品种。转基因技术可以将基因在不同生物间转移,可以更精确、更容易控制过程。政治转基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组织渗透,在不同政治组织间或敌对力量间培养隐蔽代理人,逐步发展依附或嫁接在对方组织中的隐性因子,改变对方的政治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引导对方的政治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演变。这是更高水平、更隐蔽的和平演变、“颜色革命”。严防和抵制政治转基因,重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党的各级组织能识别、选拔、重用大批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我一直在想,如果哪天在我们眼前发生‘颜色革命’那样的复杂局面,我们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决然站出来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我相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能够做到的。”[2](P415)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培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措施到位、坚强有力,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反华思想、反共思想对党的思想阵地的侵蚀,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组织入侵、政治转基因培养的代理人混入党的组织肌体,坚决把理想信念动摇、丧失政治立场、信仰迷失、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的干部清除出党的队伍。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各级宣传部门领导同志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2](P156)这句话对工作在组织、纪律、统战等部门的同志也是一样的,各级党组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敌对势力的政治转基因就失去了载体,失去了嫁接平台,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就只能是妄想。

二、合格生态因子的缔造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既包括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紫外线强度及碳、氮、磷、钾、铁、镁、钙等无机成分,也包括生命系统中的蛋白质、核酸、激素、酶等有机成分。任何一个因子的缺失、达不到生态系统所需的最小临界值或严重过剩、超过最大临界值,这种因子就可能限制系统的正常演化和新陈代谢。尽管某些因子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相替代性,可以改变因子的临界限制值,但在合理范围内,即界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耐性限度内的因子数量和质量都是生态系统生存必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而言,党员、干部是最基本的生态因子,其数量、质量、结构保持在合理的限界内对系统的生存和演化至关重要。

1.党员因子

党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党员质量而不是数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时,就强调要提高党员的素质。他说:“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组织的一个细胞。党组织的战斗力就是通过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具体体现的。”[3](P163)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又提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党员的形象反映了党的形象,特别是基层群众看我们党,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身边的党员来看的。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4](P136)。当前党员和党组织队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都和党员质量、规模、结构有关。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班子配置缺乏科学性、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等问题;在一些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人员流动性大,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遇到很多困难;在大专院校、军队、机关事业单位中,一些人入党动机不纯,主要是为了就业、升迁、提干等个人利益加入党组织;在边疆民族地区还存在党员、领导干部信仰宗教的现象,甚至和“三股势力”暗中勾结,严重丧失党性和政治立场。这样的党员如果大量混迹于党的队伍将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政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要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5]。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员比喻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就是指党员是最基本的生态因子,因子质量不合格,党组织生长发育就先天不良;因子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党组织的日常教育管理就存在困难,在可获得的执政资源处于稀缺的情况下,党组织的正常有序运转就缺乏物质、能量的补给。政治生态不仅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党性、觉悟、作风的综合体现。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政治生态的好坏。习近平指出:“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有些地方和单位看起来党在管党治党,但没有管到位上,没有严到份上。”[1]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可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可以集中精力、形成合力。这一切首先要取决于执政党是由什么样的人构成、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准备做什么样的事,吸收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塑造合格的党员、完善党员规模结构就能保证生态因子不会成为限制因子。

2.干部因子

培养合格的干部因子关键在于严格干部教育管理,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治吏。党的干部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是执政生态系统中处于关键位置、关键环节的生态因子,决定着系统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否正常有序,系统发展演化是否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系统如果产生局部变异首先是干部因子出现变异,执政能力、领导能力不足或下降,不能有效去除外部干扰、修复内部故障,甚至腐化变质,自身变成干扰因子,改变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特性,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适应性。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能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就是干事创业、求真务实、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干部是关键因素。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1]这就是说,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尤其是要有正确的人情观,不能为亲情所累、为私情所累、为人情所累;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群众;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3.复合因子

如果党员、干部是最基本的生态因子,基层党组织就是执政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复合因子,复合因子遍布系统的各个层级、各个子系统,联系着系统的输入、转换、输出、反馈的各个环节,他们的发展能力、整合能力、平衡能力、调适能力和净化能力决定系统的命运归宿和未来演化方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我们要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高低,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系统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和政权的安危。当前一些地方,尤其是贫困落后偏远地区存在党组织发展空白、党组织空转、党组织边缘化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因素是缺乏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好的支部书记,不能发挥基层组织的整合能力、服务能力、领导能力,不能构建一个风清气正、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政治生态环境。在新时期,中央提出选拔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12字标准,即“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并要求各地采取重点领域加强、激励保障措施配套、动态管理监督跟上的措施以保证这项任务的落实。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指出:“夯实管党治党基础,特别要有一个覆盖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一支素质较好、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套便利管用、约束力强的制度机制,有一个正气弘扬、歪风邪气没有市场的政治生态。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1]现在我们有8600多万名党员,430多万个基层组织,把这些党员、党小组、党支部拧成一股绳、织成一张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需要支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基层党组织建设搞不好,领导班子和支部书记应该负主要责任。因此,要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延伸党组织影响力,尤其是在民营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边远山村等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还要选好配好支部书记。

三、腐败变质因子的清除

生态论、系统论认为,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演化、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内部的故障、生态因子的突变随时都可能造成系统局部变异。一般而言,局部变异通常不影响系统稳定,不少系统都有把局部变异造成的状态恢复过来的能力。但是,如果局部变异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可靠性就会丧失,旧系统随之瓦解。这在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中都有很多例子。比如,地球在约45亿年的进化、演变中,至少出现过五次因重大地质事件导致的生物大灭绝,整个生态系统崩溃。社会生态系统中政治系统崩溃的例子也不鲜见,1989年的东欧剧变使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在一夜之间崩盘,40多年建设成果付之东流。东欧剧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外因当然是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渗透、颠覆、瓦解,更重要的是内因,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很多失误,其中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特权现象疏远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相当一批腐败变质分子把持了国家政权,大肆敛财,穷奢极欲,成为反对派向党进攻、西方媒体攻击的口实,这其中以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家族最为典型。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所处的客观环境是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中都存在催生腐败变质因子的因素和社会土壤,因此系统需要建立一整套体制机制来实现自我代谢、自我净化、自我修复。

1.畅通反馈回路

反馈是指一种信息传递和返回的过程。是否具有反馈环节和反馈功能,是衡量一个系统是否是控制系统的最重要标准。反馈概念是控制论的基石和灵魂,是控制系统最鲜明的动态特征。一般而言,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正反馈的信号从系统输出端反馈回输入端后,加剧系统的振荡,使系统下一步的行为更加偏离系统的原来目标;负反馈的信号则具有校正和纠偏作用,使系统下一步的行为更加接近原来的目标,保持系统的运行在原来的轨道上。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中,政治性要求和支持进入系统后经过系统的过滤、筛选、压缩、转换,最终形成政策、制度、措施、行为输出到环境中,影响环境朝着有利于系统演化的轨道变化或者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反馈回路,系统将不能识别和判定政策、制度、措施、行为输出的结果。反馈的主要内容是信息,这个概念也仅适用于信息。戴维·伊斯顿指出:“正是由于信息反馈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它提供的信息量和准确性,信息输送中的阻滞,它流通的方向,它激发的表现为输出形式的行为——为了力图处理由支持衰落而导致的内部压力,当局拥有一种影响形成目标的基本手段。”[6](P401)这种手段就是反馈。系统中存在的腐败变质因子会改变系统的要素组成和结构,扭曲系统的行为,弱化系统的功能,降低系统的支持度,当其数量和能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或临界点,就会彻底改变系统的性质和运行轨道;如果外部环境中存在干扰和破坏力量,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颜色革命”或系统崩溃。要顺利识别并清除腐败变质因子,需要建立内外反馈机制,包括党内的纪检监察制度、申报制度、举报制度、巡视制度、问责制度、听证制度、质询制度等;同时还要畅通新闻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等方式的通道,让腐败分子暴露在阳光下,在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无处藏身。譬如,现在的巡视工作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越来越发挥出影响力、威慑力,构建了一整套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纵横交错、上下联动、行之有效的系统反馈网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巡视组要抓紧反馈巡视意见,把解决问题的担子压给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党委(党组),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加强督察督办,推动解决问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巡视成果。”[7](P109)习近平还指出,巡视“对制度框架是否有效运转、对一把手是否认真履责、对纪检机构是否有效工作,都能起到点睛作用”。[7](P109)所谓点睛,就是因为反馈回路通畅、反馈信息真实、反馈行为及时、问责措施有力,形成强大震慑力,让腐败分子们心惊胆颤。

2.畅通系统“出口”

一个开放、正常、有序系统的循环方式是:物质和能量从输入端进入系统,经过消化、吸收、转换,提供系统作为新陈代谢的必需因子,而代谢产物或废弃物则通过输出端排出系统与环境实现交换。一个超大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完整的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层次,营养级之间能量转移的效率满足“百分之十递减律”,形成金字塔结构。在没有“破洞”或“缺口”的食物链条中,食腐动物和微生物充当着生物群落中的“清道夫”、“转运工”,他们将动植物的残骸吸收、消化、分解,转化成无机元素回归自然,为后续的动植物生长腾出空间。如果生态链断裂或食物网出现破洞,能量传递的渠道被破坏,一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就会面临灭绝危险,依赖他们的食腐动物也将断粮,微生物则失去分解对象,不能将无机元素送回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就会减弱;而一些失去天敌的植物或动物将会大量繁衍,超过生态阈值就会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恢复起来就很困难,甚至无法恢复。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政治生态一旦被破坏重建就需付出巨大代价。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1]当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理想信念动摇现象、甚至卖国求荣现象的背后都和一些腐败变质分子、立场动摇分子、投机分子混入党内并占据了一定的生态位置有关。我们需要发挥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的“清道夫”、“转运工”作用,清除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以纯洁党的组织。习近平强调,只有严肃查处腐败,刮骨疗毒,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加强大、使党的肌体更加健康。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该查处的就查处,该免职的就免职。[7](P110)排除毒素、废弃物、异质因子的“出口”畅通了,系统的新陈代谢才能正常,才能更好地从外界环境汲取物质、能量、信息,引进“负熵”抵消系统“增熵”(熵是热力学和系统科学的重要概念,是无序的量度,熵增加定律就是紊乱性增加定律)[8](P5),维持系统的有序和动态平衡。

3.修补系统内部联系的漏洞

所谓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联系的元素或因子的集合。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内部元素或因子之间的联系一定是紧密的而不是松散的、内聚的而不是外在的、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既包括线性联系又具有非线性联系。对于超大复杂巨系统而言内部诸元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内部动力,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就是主要由非线性联系主导的系统。非线性联系具有不独立的相干性、时空的不均匀性和多体的不对称性等特点,不能简单地进行数量叠加,而是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不同的效应。非线性联系形成作用对象之间支配与从属、催化与被催化、控制与反馈等复杂的多维关系。系统内部腐败变质因子之所以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的非线性联系出现漏洞、失联、掉链子的现象,没有了相互的制约、制衡、监督、监察。目前,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决定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必然是一个攻坚战、持久战。从系统内部联系的体制机制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一些领域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完善,腐败现象滋生的条件在客观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同时形成完善的法治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尚需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对党员干部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仍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管理不严、软弱涣散等问题。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1]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如何规范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群团组织之间的法理关系,如何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执政体制机制设计来从根本上清除腐败因素,这是党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9]。这段话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的新认识。只有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反腐倡廉才有可持续性。习近平还指出制度建设“要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从而增加对制度的认同。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10]这就是说,有了好的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制度的刚性和执行力更重要,这就需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1][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11/c70731-26675447.html.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5][OL].人民网,2013-06-29.

[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8][比]G.尼科利斯,I.普里戈京.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9]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OL].人民网,2014-09-05.

[1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京华时报,2014-10-09.

(责任编辑 叶剑锋)

车辚(1969—),男,云南昆明人,历史学博士,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经济技术史。

D26

A

1671-7155(2016)02-0063-06

2015-11-20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4XDJ01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党组织因子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