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

2016-03-15 07:39陈玲
关键词:职业性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陈玲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41)



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

陈玲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41)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被各高职院校卓有成效地运用到专业建设上,但是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长期以来“学科性”明显而“职业性”缺失,英语课程不仅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也引来了专业课教师的“质疑”。为使英语课程体现应有的价值,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以工学结合为契机和导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改善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性;教学改革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岗位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和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使英语课程与职业、岗位挂钩,体现其职业性和实践性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肯定了工学结合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无论是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我国的“工学结合”,其本质属性都是强调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把以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学生的角色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准职业人”。

工学结合模式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乏成功案例,然而这些案例多体现在与实际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上,英语课程在工学结合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或公认的教育模式,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英语教学将落后于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

三、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整体不高

专业关系到日后的就业和生存,但是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课,很难让学生与其专业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部分教师任然把A、B级或四级作为衡量课程效果的杠杆,重视英语学习的“学科性”却忽视“专业性”。虽然很多英语教师都普遍认同“课难上、学生难教、上课缺乏成就感和愉悦感”,但没有深刻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英语课堂究竟是想教会学生什么?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势必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师生双方的满意度。

(二)教学方法传统,英语课堂缺乏吸引力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应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虽然目前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的落后和传统。在英语课时被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很多老师仍然花费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单词、语法、篇章的翻译和讲解上。这种和高中阶段大同小异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既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无法让学生体验到高等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英语课堂自然缺乏吸引力。

(三)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专业性不强

按照“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教学定位,很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职业英语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和教材的限制,职业英语课程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很多新兴的专业没有成熟的专业英语教材,如报关与货代英语、装潢设计英语等;有些行业英语的专业性较强,如会计英语、土建英语等,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略显薄弱。

(四)评价体系单一,激励和调控功能有待加强

教学评价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向老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教学反馈信息,最终实现教学价值的增值。目前高职英语课程的评价还是以期末考试的形式为主,重结果轻过程,这种导向使学生对平时的学习过程重视程度不够,且对于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未能做到有效测评。

四、工学结合模式下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英语课程的发展定位和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使用外语的能力,英语教学要主动与专业衔接,将行业标注和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外语学习服务于专业技能的提高。工学结合背景下,职业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是未来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向和重点,笔者所在的院校将公共英语的教学由原来的四个学期压缩为2个学期,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综合英语,第二学期开设行业英语,部分与英语相关度高的专业,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等将延长至第三学期。从新生入校时,英语课程教学就体现出专业性和差异性,这样有利于缩短学生毕业后的适应周期,增加就业竞争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是“边学边用,学用相长”,语言学习也不例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语言的实训和操练,尤其是缺乏针对职业场景的语言实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不深,很容易遗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想学也学不好”的厌学心理。可以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景模拟”“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体现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三)选择与专业相匹配的教学内容

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源危机,很多职业院校狠抓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更是竭尽全力地翻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学生觉得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与日后的就业关系不大,缺乏学习的持久动力。工学结合的理念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针对学生对原有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可以整合教学内容,淡化学科界限,以专业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突出实用性,强化实践教学。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开展ESP教学,使用CBI教学法,目的就在于将课程重点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转移到内容学习上,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习得语言知识。

(四)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教学评价的方式和主体单一,可以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成绩、笔记情况、团队合作、个人展示、自主学习、职业素质等方面,尤其要突出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因素,可以把行业标准引入评价体系。学习是知识内化和重构的过程,学习的主体要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评估,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不足等方面给予客观公证的评价。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英语课程的工学结合是将英语学习和未来的职业技能挂钩,把以习题训练为主转变为以语言训练为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工作场合下使用语言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重点,但是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如何建立英语课程的实践标准,构建高职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财经类专业‘工学一体’创新实践基地”,项目编号:2014sjjd053;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师发展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m610)

五、结语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 chinazy.org/models/fgk/detail.aspxartid=58260.

[2]黄朝晖.基于“工学结合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职业英语课程改革[J].课程与教材,2012,(15):122-123.

[3]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学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老青.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实训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8):78-79.

[5]刘晓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再认识[J].教育与职业,2012,(14):9-11.

[6]姚海燕.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与职场结合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13,(29):34-35.

猜你喜欢
职业性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