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王勇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传统城镇化以工业文明为依托,以工业扩张和城市扩容为内容,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滋生了诸多的生态问题和灾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性和智慧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建构以生态文明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才能建设健康、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生态文明;城镇化;路径
城镇化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提升的自然历史过程,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世界各国都探寻适合自身国情和实际的城镇化道路。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中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伴随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2%。然而,传统工业化逻辑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环境和资源、土地等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城市和乡村关系紧张,农民和市民矛盾突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内涵和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倡导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构建布局合理、规划科学、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化于城镇化建设之中既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而不断发展。发端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开启了近代人类大规模城镇化的历程。工业发展对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断升级,城市外扩明显,进城人口增多,污染乡村转移等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前期推进城镇化的必经之道。中国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城镇化发展方式,自然也难避免传统城镇化的生态风险,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日益严峻。
(一)人口城市化流动明显,环境卫生等生态问题突出
中国的人口流动是在“城乡分离”的体制下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推行,大量农村劳动力因为体制转变而释放,农村人口不再只能依附土地来谋生。经济的开放、搞活,使得许多地区的乡镇企业逐渐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向乡镇以及周边县市转移提供了现实基础。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参与企业生产所带来的个人收入增加,使得农村人口突破城乡二元壁垒的欲望更加强烈。城市因其高于农村的劳动力收益水平和优质高效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农业人口城市化转移。第一,从空间上看,人口流动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小城镇流行大城市以及西部、中部人口流向东南沿海城市。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第二,从产业布局来看,表现为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流动。农村务工人员进城后,通过职业的转换,实现了从农业生产向建筑、服务、加工企业、商业等的转变。大量农业劳动人口急速转移到城市,使得城市不堪重负,城市病成为顽疾。生产和生活用水、用电压力增加;产生的垃圾、污水成倍堆积;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影响通行,污染环境;汽车、摩托车等数量激增,废气排放量超标,雾霾天气天数增加;城乡结合部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空气质量下降,饮用水资源不足等环境问题的凸显,同城镇化带来的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关系紧密。
(二)城市外扩速度加快,农业生产用地流失严重
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和发展,城市原有的空间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发展需求,必须建立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开放新的产业领地,城市空间外扩是其必然;同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业转移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居住,使得城市居住空间紧张,住房需求上升,因而房地产、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也使得大量农业用地转入城市建设用地。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数据城镇化”,加快城市发展规模,不断征用农业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城市相关建设,这种盲目的造城运动是对农业生产、生活用地的滥用,是对中国18亿亩土地红线的无视。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广大农村人口基本权益和利益的剥夺。拆村并居,土地置换等看似科学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却因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谋划,拆迁过程造成大量建筑垃圾和粉尘,污染环境;建设过程中昼夜施工,噪音扰民;新居建设后农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也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另外,城镇化在政府功利主义思想导向下,带有明显的政绩观色彩。许多地方政府在新城规划中,以大为主,以阔为荣,大修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的设施,使用率低、建设成本高,造成农业用地的大量浪费,也徒然为地方增加了财政负担和经济压力。一味以铺摊子为形式的城镇化,即无法真正实现城镇化的社会效益,也是对土地等社会公共资源的损毁和浪费。
(三)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堪重负
工业化始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机器化大生产方式代替封建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和能力,科技的加速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迅猛发展,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的非凡成就,但此粗放式的发展,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按照西方城市化发展规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候,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在1998年时城镇化率达到了30.9%,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到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然达到56.1%。这一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猛,城镇化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也据此引发了诸多的生态问题。首先,水环境恶化。随着城市人口和工业化发展,城市用水数量激增,许多城市用水根本无法保证。据水利部数据表明,中国600多座城市有400多座属于缺水城市,为了维持城市正常运行,出现了众多的“引水工程”。同时因为工业排污以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滞后,“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1]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出,污染地表水和邻近水源,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其次,大气污染。工业排放物使得我国现在大气污染呈现出煤烟型污染,城市空气中总悬浮物颗粒浓度严重超标,雾霾天气影响全国;伴随汽车工业发展和家庭私人轿车保有量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量严重超标;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建筑垃圾、粉尘使得生活环境污浊不堪。最后,还有各种土壤环境、酸雨、氮氧化合物污染等。这种粗放式城镇化路子使得社会自然资源的供给已经接近最大值,耕地和水资源压力巨大,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的外部性问题日益严峻。
(一)生态文明的理性契合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城镇化建设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建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的倒逼机制。人类在面对自然的征程中,由于欲望的驱使和利益的驱动,一直把自身凌驾于自然之上。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机器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显得无所不能,人类开始了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的开采、利用,工业文明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工业污染。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大量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可支配资源的同时,自然生态却受到了无止境的破坏。这种占有式的发展方式,让人们承受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另外,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法则,使得资本市场为了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不顾人类需求不断增长和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的现实,把人类自身的命运和自然资源一起推进了资本掠夺的池沼,越陷越深。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方式转型的倒逼机制,必须纠正为了城市发展而实行的对农村的生态掠夺和破坏,以牺牲农村的生态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条件。以城乡平等和社会公正的视角构建生态社会发展新模式,城市的发展绝不能牺牲农村,通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态设施,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现实农村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价值关联
以西方工业化逻辑带动的城镇化建设,必然面临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和经济目标为导引的城镇化会无视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在城镇化面积扩展、人口增加的表面繁荣的同时,让城镇和乡村处于险恶的生态环境之中,看不见青山,望不见绿水。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共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城镇化发展就是要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各类差别,让城乡人口在收入水平、社会福利、政治权力、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城乡一体,消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空间结构,让所有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能够享有发展和改革成果。而生态文明的价值导向也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本身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改造和利用自然,生产各种人类生产、生存必须的物质产品,让人类在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时有了更多选择和路径,让人变得强大和自由。然而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破坏型发展方式,最终会以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而功亏一篑。所以,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就是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城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为城镇化提供动力支持。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只有建设好人与自然协调一致,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才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人们才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幸福指数,以此激发人们更好的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
(三)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目标
城镇化是消除城乡二元格局,实现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城镇化发展有其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必须对城镇化的负面效应加以制衡和规避,用生态文明的理性来构建新型城镇化是其举措之一。使城镇化发展速度规模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科学规划人口与资源环境,使得城镇化和生态文明两个系统达到功能最大和最优。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要把生态文明的基本要义贯彻其中。因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在于,首先,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建设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传统的城镇化因为以工业化为主,偏重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工业,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环境和资源遭受过分破坏,大气、水源、土壤、噪音、垃圾等污染问题严重。要克服传统城镇化的弊端,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性,以人为本,追求城乡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依托,结合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等多点支撑,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开发新型资源为特色,创建经济循环,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其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生态良好的新型城乡格局。传统的城镇化发展因为受经济聚集理论、工业主导理论等带有“城市偏向”性发展理论的影响,把发展重点集中在了城市和工业,过分的强调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结果是城镇化在满足工业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城郊、农村和农民在传统城镇化发展中被置于次要地位,农村成为城市生态灾难转移的灾区,各种高能耗企业、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废气废渣等城市污染被排放到农村,城乡对立进一步加深。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以及城乡统筹为指导,追求城乡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为中心,以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健全城乡居民一体化保障机制和待遇水平,把城镇建在乡野间,让人们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涵来建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把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生态智慧贯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向着生态城镇化、科学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城镇化方向发展。为此,必须建立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的路径和机制。
(一)强化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格局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于特定的土地空间。而土地空间必有一种主体功能。”[3]。依据土地和资源推进城镇化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对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超出承载能力的地区要放缓甚至停止开发,疏散人口,分散工业,恢复其生态环境;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人口聚集密度适合以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要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合理规划生产、生活,分割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以发展经济建设;对事关全局的生态安全区域要限制其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规模,保护好青山绿水;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区要坚决禁止开发,保持其原汁原貌。以此统筹人口、经济、土地和城市分布和发展,完善相应开发政策,规划开发秩序。从全局着眼,认清区域差异,发挥地域优势,科学规划和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二)提升生态质量,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布局
新型城镇化要以生态环境文明为载体,加快城市污染、生活垃圾治理,加大城市噪音污染;有效控制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扬尘等污染治理;提高执法检查力度,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的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大力发展环保企业。在发展城镇产业时强化环境资源的约束功能,产业发展必须环保达标。既要实现城镇化发展中产业转型升级,又要坚持生态环境治理,在对传统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必须培育和扶持同以生态文明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新兴产业。随着生态文明理性的深入人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落实,未来从事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新型生态产品的供给,将是未来社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完善制度建设,牢固树立建设生态城镇的公民意识
政府要依靠行政手段,实现严格的土地问责制度和生态保护责任制,按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规律来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立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推行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战略。探索建立符合城镇化发展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严格奖惩机制。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搞好城镇化绿化,推行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深入开展对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教育,以社区、校园、单位和家庭为基本单元,采取多种形式展开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立体化网络,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发动群众让其成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生态环境的监督员,时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别人。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载体建设,为生态文化传播提供路径。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向公众提供生态文化产品,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生态文化的理性,建立低碳、生态、环保、绿色、智慧的宜居的新型城镇。
(四)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城乡社会发展的单向度表现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一枝独秀,农村乡土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城市工业化在带来城市发展的诸多生态问题的同时,也开始把此问题向农村转移,造成新的生态不公。要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壁垒,以医保、教育、户籍等公共政策和服务为突破,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转移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农村社会基本福利,解决农民切身困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适合农村人口以及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以此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能为彻底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打破现有城市生态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社会不公现象,将生态文明的理性与智慧融入到城乡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陈军,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实现形式和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4.
(责任编辑:朱小宝)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镇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G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勇,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
10.3969/j. issn.1009-2293.2016.04.014
F291
A
1009-2293(2016)04-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