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许昌461000〕
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科技平台建设分析
熊伟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许昌461000〕
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是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现有农业科技的市场化体制、推广体系、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平台自身建设与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需要调整和优化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强化对平台的类型化管理。有必要通过农业科技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四个平台的建设,来切实推进本省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新型农业现代化;科技平台;研发创新;目标任务
农业科技平台“是依托装备精良、技术实力雄厚的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经济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集聚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面向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创新设计、教育培训等服务形成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模式。”[1]农业科技平台,在内涵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科技平台强调有形资源,即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场地、研究基地、实验设备等。广义的农业科技平台,既包括研究基地等有形资源,也包括了科技环境、制度设计、人才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等无形资源。
在功能类型上,农业科技平台可分为创新、支撑及服务三大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括重大科学工程、工程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支撑平台主要包括动植物品种改良中心、工程中心、区域创新中心、野外台站、示范基地、良繁基地等;科技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质检中心、环境评估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图书馆等。”[2]在层次级别上,农业科技平台又可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院所级。从上述分类不难看出,农业科技平台涵盖了从科研项目、仪器设备、实验、图书资料至试验场地等一系列内容,从而构筑了农业科技的硬件平台。而科技环境氛围、科技制度规定、科技人才团队、科技信息服务等则构成了农业科技的软件平台。明确平台建设分类,将各种软硬件平台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协调发展,是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的关键所在。
当前,河南省正迈向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和农业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特色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以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有力支撑的农业现代化”[3]。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为主要动力的,而要发展农业科技,需要有一个良好运作的平台,需要充分发挥平台的功能与作用,使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可持续性和规范性。开展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既要完善创新政策制度安排、协调组建科技创新机构、形成科技研发创新团队,也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共建项目对接形式,以期实现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正因如此,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河南省应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力促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更多成果惠及民生,使之真正服务于当地的农业、农村和农民。
现阶段,河南省农业科技平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水平不高,发展比较缓慢,其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农业科技市场体制较为落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省对传统农业科技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最初由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体制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众多农业科研机构在改革浪潮推动下仓促市场化,然而,政府财政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些农业科研机构在市场化进程中的正常研究工作,导致其发展滞后,技术创新能力难以快速提升,农业科技产品研发、成果推广等都难以体现公共产品的特征。
其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相对滞后。至今,以各级政府主导的推广机构仍被视为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体系,其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政府的财政支持亦明显不足,农业科技推广面临诸多问题,如科技推广人才流失严重、技术推广观念落后、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薄弱等。虽然也存在一些校企合作的农业科研机构,但由于政府部门在组织协调等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职能,这些农业科研机构难以形成有序统一、功能强大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再次,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要发展农业科技,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发展壮大,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体系是关键。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位于农业科技人才金字塔构成的塔尖,是农业科技竞争力核心中的核心”[4]。河南省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必要走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之路,这就对农业科技不仅在技术层面,同时也在人才培养层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河南农业发展受制于传统体制,缺乏稳定财政及技术支持,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机构分散,发展缓慢。另外,现有农业科技管理及推广机构的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准确市场定位的专业指导。
最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覆盖面有限。河南省农业信息化起步晚,基础薄弱,单一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手段和闭塞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使很多河南偏远农村地区难以获得充分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其信息服务传播受到严重制约,无法接收到最新、最快的农业科技资讯,更无从实现将科技信息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成果。
针对上述河南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调整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强化农业科技平台类型化管理,提出农业科技平台分类分级管理机制,使农业科技平台建设能够与农业科技创新相连接,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以真正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推进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包含以下四种类型的平台建设目标。
1.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
农业科技进步,离不开技术研发与创新。研发与创新是技术进步的起点,而建设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是河南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的中心任务。关于这一平台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包括:
(1)创设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中心。河南省应依托高等院校中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创建农业科技创新源头的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中心,以中心机构带动区域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制定符合农业科技发展的制度框架和建设方案,在整体框架中优化整合技术、设备、人才、场地、信息等资源形式,使各类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2)确立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河南省政府应调整农业科技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区域特色,在农业产业区域内创建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组织,鼓励各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大型农业公司、农村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帮扶关系,构筑政府、农民、企业共赢的局面。对各级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实施“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迈向产业化。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实体有偿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建设,这些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在获得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应将一些关键性农业技术进行共享与推广,并将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结合起来,为广大农民致富“添砖加瓦”。同时,政府部门应充分挖掘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中心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各类科研机构的协调与合作,确保农业科研机构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构建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
(3)构建合理的科技成果质量评价体系。农业科技成果应落在实处,农业科技人员在从事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时要制度化、规范化,每一个新的农业科技项目,从其立项申请到最终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包括期间涉及的项目资金管理等,都应该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农业科技人员的研究工作一定要扎实认真,切忌重申请、轻研究。严格评审制度,规范评价程序,严控评审指标,合理评价农业科技项目成果质量。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的直接目的。河南省政府应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力度,加强区域性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其主要任务分解如下:
(1)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力度。农业科研机构长期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对农业科技产业有深入了解,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等方面至为重要。政府部门应在技术产品研发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来激励更多的农业高等院校、农业技术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等建立联系,共同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建立农业科技教学实践基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基地,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2)加强区域性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巩固和加强河南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需要结合河南地域结构、资源环境与传统产业的具体特点,充分挖掘当地的农业产品特色,详细规划农业科技产业结构。应充分考虑河南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范围内农民对农业科技不同层次的需求,创建灵活多样的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各地园区创建要遵循统筹规划、灵活协调的原则,争取多渠道的建设资金来弥补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吸引来自民间、企业方面的融资,秉承“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力争建设健康、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加大对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的资金扶持,积极向园区引入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及系列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制定相应奖励措施,吸引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园区,鼓励园区吸收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强化园区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发展,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3)加强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科技园区要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资金上和技术上都需要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支持,因而加强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对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不断创新,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亦肩负重大使命。加强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可以向其他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院校“借势”。如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联合实现企业规模扩张,保障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推广。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高等院校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院校等共建农业科技实习实训基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基地等,面向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的农业科技骨干,以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
3.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平台建设
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平台建设,就是要整合各类机构的教育培训资源,形成省市县各级分管体制,提高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综合素质,扩大农业科技人才后备力量,提升现有的人才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这一平台建设目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任务入手:
(1)加强高校农业科技职业教育工作。政府部门应鼓励一些有农业科研机构的高等院校或农业技术院校采用校际间合作办学的方式,共同研究河南农业科技发展的当前态势,扩大本地农业科技相关专业教学师资力量,整合农业科技类教育课程计划,在农业科技运用上互帮互助,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职业教育,有效提高农业科技职业教育水平。同时,对一些积极参与农业科技职业教育的技术院校,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帮助这些院校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帮助学校解决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推进农业科技职业教育稳步提升的同时,有强劲实力去扩大招生规模,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农业科技发展的行列,培养更多学生成为具有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
(2)做好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教育工作。建设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平台,不仅要发展农业科技职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做好农民的继续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而其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可以鼓励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农业技术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下派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技术指导,这样既强化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同时也夯实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农业科技知识。农民在获得相关技术后,可以成为农业科技人员,充实了农业科技人才团队,为河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平台提供人才保障。
(3)构建农业科技技术服务专家团队。河南省农业科技技术服务专家团队,主要以省、市涉农管理部门、涉农各层次院校和农科所等科研机构为支撑,以县涉农部门科技专家为基础,组织专门的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农村科技专家服务站。在各乡镇设农业科技专家服务站,乡镇科技专家由乡镇农技人员、畜牧水产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组成。县农村科技专家服务站采取技物结合、市场运作的办法,根据生产实际,将生产服务与产品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与农资供应服务结合起来,边开“处方”边供“药”,逐步推行有偿技术服务,不断增强农村科技服务的活力和生命力。通过送货上门把新技术、新产品推介给农民,确保技术服务快速到位。
4.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推进农业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设面向全省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既是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量的根本要求。针对这一平台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包括:
(1)推进农业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河南省政府部门应及时对农业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战略性布署,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应加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完善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系统,以确保研发和操控农业科技信息的技术人员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提供更多符合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的信息服务,使我省农业科技信息现代化得到快速发展。如设立农业科技信息“户”联网和服务热线,并以此为纽带,以电话网、电视网和互联网为基础,构建“政府——平台——专家服务团队——科技服务站——农村科技信息员”完备的现代农业服务链。建立全省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数据库,与省市县科技信息各级网络相互连接,实现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构建起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远程农业技术咨询系统等。
(2)开通农业科技信息微信传播平台。为更好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使广大农民随时随地掌握各种农业科技信息,加强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专家更好地为农民答疑解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微信平台直观生动、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方便的特点,开通河南省科技平台相关微信的公众号。只要用手机扫描该站的二维码,便可以加入平台的微信群。充分利用微信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河南省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微课堂”。而这一举措的创新点在于技术门槛低、信息交流互动性强、信息反馈及时。
(3)组建农业科技中介信息服务机构。改变原来的农业科技服务仅靠“一张嘴、两条腿”的落后方式,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和数字化技术,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效率。构建农业科技开发与农民实际需求互动的机制,组建农业科技中介信息服务机构,创立农业技术信息咨询公司,面向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成果推广等相关信息服务,利用中介信息服务机构来引导具体的农业生产,提高本省农业科技服务的质量,提升技术服务的实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帮助农民依靠农业科技增收致富。
[1]葛兆建,赵月兵,杨华,等.江苏省新型农业科技平台的构建[J].江苏农业学报,2014(3):658-663.
[2]冯兆滨,余传元,申琪凤,等.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6):28-34.
[3]吴海峰,苗洁.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13(1):43-46.
[4]郭晓鸣,蒋永穆.四川农业科技平台战略研究[J].农村经济,2006(9):3-8.
(责任编辑:樊 霞)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1.003
F323.3
A
2096-2452(2016)01-0011-04
2015-11-22
熊伟(1980-),男,江西新建人,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6240041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