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国际汉语教师案头必备
——评陆俭明、马真《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
张 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目前,汉语教学事业空前大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国际汉语教学规模扩展迅速(截止到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已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1,但是由此带来的“三教”问题尤其是教师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海外合格的汉语教师资源匮乏。
面对这样的情况,两位享誉海内外的汉语研究大家、名师——陆俭明先生和马真先生,集多年从事汉语语法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心得思考,为广大汉语教师及年轻学子们,倾心奉上了一部《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可以说是及时的甘霖。
首先,全书主旨鲜明,立意昭昭。全书从整体结构、主要内容到理论观点、具体实例、文字运用,都紧紧扣住“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这一主题,目标十分明确。上下两编各章安排衔接紧密,层层推进。上编立足宏观,阐述了汉语教师应有的认识与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想心理素质,研究素质与研究能力,以及需要掌握的一些语言学理论;下编则着重微观,主要以汉语语法教学为例,通过一百多个具体实例讲解了怎么进行语法教学,解析了语法教学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就如两位先生在引言和后记中所言,“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广大汉语教师对汉语和汉语教学等树立正确的意识与理念,就是要帮助汉语教师了解自己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让汉语教师明了怎样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称职的汉语教师,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素质,什么样的基本功”。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读者理解清晰到位,两位先生还特别坚持两条写作原则:“一是不空谈理论,尽可能做到理论与事实相结合;二是在表述上,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只要读上一读,就能很快地在娓娓道来的语言中体味出汉语研究与教学的道理和趣味。
其次,全书还为读者奉献出精心提炼的、充足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在书中两位先生无私地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例如在上编第三章第四节中,两位先生通过亲身的研究经历和丰富的实例,向读者阐述了如何从书本上发现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如何从语言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而且他们是完全站在读者、学习者的视角来叙述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时的各种思考变化,自己的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完成,又怎样在后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观点。读者在阅读中很自然地就能学到“怎么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很多知识点更是经过精心选择,并且讲解和说明都不故作高深,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这在书中下编第六章“汉语语法教学中常常面临的问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在谈到一些前沿性的理论知识时,也是结合若干“运用示例”详细讲解、细致分析,剥离掉专业理论可能虚幻的外壳,将里面的结构、运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参见第四章第四节)很多知识、规律来自两位先生自己多年的研究所得,有的则是先生在众多大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上又进行提炼得来,还有一些则来自于他们不耻下问地向年轻后辈学人征求建议的总结。如第二章第四节“汉语教师应有的基本功”总结了作为汉语教师在汉语方面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其中有一些就来自于其他中青年学者的建议,并且两位先生在书中都一一注明这些都来自于谁的提议,体现了大家学者虚怀若谷的风范。另外,每节后面的注释还提供了大量的注解及丰富的参考文献。全书展现出的精见不仅给汉语教师提供了若干教学与研究资源,还向汉语教师提供了若干扎实的、实用的教学研究“处方”,这都将使这本书成为汉语教师极具参考价值的必备手册。
最后,全书还体现了两位先生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对汉语教师的健康成长的深深期许。比如认为汉语教学中应引入“大华语”概念。所谓“大华语”就是“以普通话为基础而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可以有一定的弹性、有一定宽容度的全球华人的共同语”。书中认为“汉语教学要以普通话为规范标准”,同时“承认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规范上可以有一定的弹性,允许并承认境外中文/华文的规范资格”。具体来说,就是“在汉语教学中,既要坚持如下的刚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要有统一的标准,那就是普通话的规范标准;又要实施柔性原则——某些实际读音、某些词语或语法的运用,允许与规定的普通话规范标准有一定的变通,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规范有一定的弹性和宽容度。”“大华语”的概念已在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李宇明主编的《全球华语词典》(2010)和《全球华语大词典》(2016)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大华语”概念的提出和两部华语词典的出版,对汉语的传播以及世界各地汉语教学(包括教材编写、语言测试与评估等方面)都将提供许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而关于汉语走向世界的标志,两位先生也一直在思考。书中讲到两条标准:“一是该语言在其他国家开展的语言教学能逐渐列入这些国的基础教育范围;二是各国从事该语言教学的教师逐渐实现本土化,即由当地本土的教师来教这种语言。”而在第13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乌鲁木齐,2016)上,陆先生在大会做学术总结时,又将其修改为三点:“第一,汉语教学能进入各国或者说多数国家的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第二,汉语教学,其初级教学阶段的汉语教师基本都能由对象国的国民来担任。第三,世界各国能阅读中文书刊报纸、能上中文网站浏览的人,越来越多,能占到各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国民的15%—20%。”并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满足于更不要沉醉于全世界有多少多少人在学汉语”,而是要思考“汉语怎样才能稳步、健康地走向世界” “按我们现在的做法能否达到这一目标”2,这些都体现出先生作为严肃学者一直保持的精湛的学术远见。
当然,这部书也有白璧微瑕,如在章节比重上并不太均衡,比如第二章的内容相对单薄,事例略欠充分。原因一是如后记所云本书“从实际出发,不求匀称”,二也受两位先生专业擅长所限。这也给后学者提供了进一步扩展和研究的空间。
在2016年7月28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行的《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新书发布会上,是以“大家小书”来形容这部书,并且两位先生在后记中也将此书自谦为“小书”。但它其实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书,360多页、30多万字,承载着陆俭明、马真两位先生作为前辈、作为学者对汉语教师真诚的心意。而我们年轻学辈应不负嘱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勤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基本功,为汉语教学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等。
附注
1 参见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2016-8-30.
2 参见http://ling.cssn.cn/yyx/yyx_tpxw/201607/t20160727_3137098_3.shtml,2016-8-30.
《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出版
2016年7月28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汉语教师培养高端论坛暨《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发布会”在外研社隆重举行。
《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一书的作者陆俭明、马真夫妇均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先生曾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等诸多职务,并被学界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八大家之一;马真先生则在现代汉语虚词的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富有创造性。《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一书是两位先生长年从事汉语语法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心得经验的集中总结。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两位先生精益求精,易稿达22次,体现出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全书共360多页、30多万字,主要从汉语教师应有的认识与理念,汉语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想心理素质,汉语教师应有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汉语教师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理论等几个方面谈了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此外,两位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治学经验谈到了汉语语法教学中的100多个语法方面的问题,并给以一定的阐释与解说。这些语法教学实例都是作者在教学中碰到的或者学生提出来的,在汉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本书对相关问题的论述深入浅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不乏生动的事实举例,对汉语教师、对其他外语教师、对学习汉语的学生一定会有所裨益。
书名: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
ISBN:978-7-5135-7853-0
定价:49.00元
开本:16开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来稿须知
1. 字数:论文以8000—10,000字为宜。
2. 题目、提要和关键词:文章题目、提要、关键词请提供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5个,中文论文的中文提要和英文提要不超过300字;英文论文的中文提要300—500字,英文提要300字(英文都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3. 基金项目:若为基金项目,标题右上角加★,脚注于页下,脚注内容为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4. 内容注意事项:稿件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应规范,无错别字、病句;数字、计量单位用法符合规定并保持一致;引文、数据经过核对,注明出处和参考文献(文章凡有引用内容,请务必进行标注:正文引用处以(作者,年份)格式标注,文后以参考文献形式再次标注);全文体例格式应保持一致。
5. 各级标题:全文各级标题格式统一。各级标题全部顶格排。
6. 正文:
(1)字号、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字;汉字用宋体,数字和英文(包括缩写字母)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标点:中文行文中使用中文标点,英文行文中使用英文标点。尤其需注意中英文引号、逗号、冒号的区别。
(3)引文:大段引文用楷体并另起一段(其中的数字和英文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引文、数据应来自权威资料或网站,并注明出处和参考文献。
(4)图表:全文图和表分别统一编号(即:图1、图2,表1、表2……)。表格编号及名称置于表格上方中间,图片(包括统计图)编号及名称则置于图片下方中间。表格内数据需精准无误,如有四舍五入请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复杂的图请用绘图仪器绘制精确,确保清晰无误。或用高精度打印机打印扫描。
7. 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主要研究方向等。使用楷体,置于正文之后。
8. 附注:文章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列于作者简介之前,用“①②③……”统一编号。字体与正文相同,字号为五号。第一条注释的前一行加楷体加粗的“附注”二字。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于附注之后。先中文文献后日文、西文文献,每个语种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字体要求与正文相同,字号为五号字。第一条参考文献的前一行加楷体加粗的“参考文献”四字。参考文献的要素请尽可能提供。英文的书名、期刊名请用斜体,且实词首字母大写,英文的文章名则不用斜体。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为:
(1)专著:著者(如有多人中间以中文逗号隔开).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期刊中的文章:文章作者.文章题名.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
(3)专著中的文章:文章作者.文章题名.见:专著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学校★★学位论文,年份.
(5)电子文献:作者.题名.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10. 来稿标注: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11. 其他: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审读时间一般为3个月,3个月内如未接到退改信或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通过审核后,编辑部将及时发改稿通知或用稿通知。刊物出版后,将为作者寄送两册样刊,并支付一定稿酬。本刊保留对文章的修改权,如有大的改动,会及时与作者沟通,细微改动不会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