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文学院
荷兰高等教育中的汉语教学
倪月如苏州大学文学院
荷兰深厚的汉学研究传统以及中荷两国关系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使得荷兰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本文将从大学教育和孔子学院两个方面介绍荷兰汉语教学现状,并对目前荷兰采取的针对不同学习需求和动机的学习者的各种汉语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荷兰高等教育 汉语教学 教学模式
在欧洲,荷兰是汉语教学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荷兰深厚的汉学研究传统带动了汉语教学,莱顿大学19世纪中期就开设了中文专业并设立了中文教授职位,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中荷两国关系飞速发展,自2003年起,荷兰已连续11年成为我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双方在教育领域也有相当频繁的交流与合作,“汉语热”在荷兰持续升温。2015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欧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文交流在建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大学作为人文交流的生力军,应当为中欧关系互利共赢提供智力支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思想引领。要实现这一目标,中欧之间必须增进彼此了解,取长补短,平等对话,共同发展。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而言,我们应深入了解包括荷兰在内的欧洲各国的汉语教学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推广策略,开展相应工作。作为欧洲汉学重镇,荷兰的汉语教学体系相当完备,对其汉语教学现状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欧洲的汉语教学。
关于荷兰汉语教学的情况,王添淼(2009)、罗艺雪(2015)等曾做过一些介绍,这些介绍各有侧重,或关注大学本科汉语教学,或关注初级阶段学生的情况。本文将就荷兰高等教育中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事业有所裨益。
(一)莱顿大学中国研究本科专业的汉语教学
目前,荷兰高等院校中有两所开设了中文专业:莱顿大学(Universiteit Leiden)和马城高等职业学院(Zuyd Hogeschool locatie Maastricht)1。
莱顿大学是荷兰最古老的大学,距今已有440年历史。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莱顿大学不仅在欧洲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在全球高等教育排名中也名列前茅,其人文社科类研究,多年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大学排名》欧洲大陆人文类排名榜上居前十2。其中,汉学研究和中文专业是莱顿大学的特色,在全球享有盛誉。
莱顿大学的中文专业隶属于人文学院下的汉学系,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本科专业名为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学制为三年。本科生在结束第二年学习后可以选择到中国大陆或台湾学习一年,以加强语言能力。
荷兰本科的学年安排与中国类似: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约22周,除去假期和考试时间,每学期实际教学时间约为13—14周3。每个学期又分两块(Block),两块之间为考试周,相当于国内的期中考试。
莱顿大学中国研究本科专业的汉语课程设置见下表14。
表1 莱顿大学中国研究本科专业汉语课程设置
(续表)
莱顿大学为一、二年级中国研究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语言课程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课每周的安排包括语法讲座、语言实验室(Language lab)5以及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的小班授课,加上自习、复习与考试时间,一学年总学时可达到700左右6。该课程期中考试为笔试,期末考试为笔试加口试。教材采用的是刘月华、姚道中主编的《中文听说读写》(Integrated Chinese)(第一册),并以本校教师Ans van Broekhuizen-de Rooij和Wang Ying-ting编写的《〈中文听说读写〉重要词汇表》(Belangrijke woordenlijst bij Integrated Chinese)作为教辅材料。另外,还使用由本校教师Jeroen Wiedenhof编写、荷兰Bulaaq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语法》(Grammatica van het Mandarijn)和《中文发音101练》(De uitspraak van het Mandarijn in 101 oefeningen)作为教辅材料。
本科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古代汉语,授课语言为荷兰语。每周的学习包括4学时的课堂教学和5学时的预习,一学期总学时为140。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Paul van Els编写、莱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甲骨文到网络博客》(Van Orakelbot tot Weblog)(第一册)。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400个汉字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古代汉语基本语法,能够阅读并理解篇幅短小的文言文。
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要求本科生掌握汉语基本语法和1300个左右的词汇,能进行基本的汉语对话;读写方面,要求掌握850个繁体字,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能够进行简单的荷汉翻译;总体水平达到HSK2—3级或台湾华语文能力测验(TOCFL)1级,与欧洲语言共同框架(CEFR)A1水平相当。
中国研究专业本科二年级的汉语课程分为听说课和读写课。其中,听说课第一学期每周为3学时,第二学期为5学时,该学年总学时为224。第一学期的教材采用由靳洪刚、许德宝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留学中国》,第二学期的教材为莱顿大学教师Lin Chin-hui等编写的《汉语中级口语》(Intermediate Spoken Mandarin)。通过第二年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各类日常话题,并就话题进行交谈、讨论,表达要清楚、连贯。读写课第一学期每周为4学时,第二学期为7学时,一学年总学时达到308个,所使用的读写教材为Lin Chinhui和Maghiel van Crevel编写的《画蛇添足:中级汉语阅读》(Paint Feet on a Snake: An Intermediate Mandarin Reader)。
第二学年的古代汉语课每周有3学时,总学时为168。学生使用《从甲骨文到网络博客》(第二册),并使用梁实秋主编、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的《远东英汉大辞典》作为工具书。学生的学习目标为:掌握800个汉字的含义和用法,继续扩充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熟练使用词典,能够就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文言文进行荷汉互译,并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经过第二年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字书写,继续扩大词汇量,掌握较为复杂的汉语句法,阅读较长篇幅的简体和繁体文章,进行300—400词的短文写作,并初步具备荷汉互译技能。
第二学年结束时,学生水平大约能够达到新HSK 3—4级或台湾TOCFL 1—2级,相当于欧洲语言共同框架A1—A2水平。此后,大部分学生会赴大陆或者台湾学习一年汉语,不出国的学生则继续第三年的学习。由于留学和未留学的学生之间水平有差距,因此三年级的汉语课分为快班和慢班,也不再区分听说课和读写课,而改为综合课,两个班每周都是4学时,一学年总学时量为280,使用教材均为Kunshan Carolyn Lee、梁欣欣等编写,美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纵横观》(The Routledge Advanced Chinese Multimedia Course: Crossing Cultural Boundaries)。
三年级的古代汉语为选修课,学生在一年中只需选修一个学期的课程即可。该课程每周2学时,一学期总学时量约为140个。课程无固定教材,教师自行安排学习材料。在前两年的基础上,三年级的古代汉语课要求学生继续扩大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知识,阅读文言文,掌握各类词典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继续提高荷汉互译技能。
与低年级不同的是,三年级增设了各类选修课,包括新闻阅读、网络汉语、荷汉翻译等,均为每周两课时,一学期总学时量约为140课时,学生每学期选修一门即可。
所有的选修课均没有指定教材,教师自行选择授课材料。新闻阅读课的学习材料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新闻报道,话题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进一步扩充书面语词汇,同时对新闻类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结构有所了解。
网络汉语课的学习材料取自微博、博客等各种网络媒体,学生在课上对各类热门话题进行讨论,重点关注网络流行用语。
荷汉翻译课是在前两年学习翻译的基础上,系统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专业翻译所需的技能。练习材料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各类文本,因此简、繁体字材料皆有,体裁和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短篇小说、评论、故事等。
通过第三年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正式与非正式体口语,同时掌握简体与繁体字书写,总体能够达到HSK4—5级或台湾TOCFL2—3级,与欧洲语言共同框架A2—B1水平相当。
综上所述,莱顿大学中国研究本科专业的汉语课教学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莱顿大学把古代汉语教学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将古代汉语课纳入中文教学体系在国外大学中并不少见,比如,美国目前就有20多所大学的东亚系开设了古代汉语选修课。但与美国大学普遍在高年级开设古汉语课程相比,莱顿大学中文系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将古汉语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直到三年级才变为选修课,足见该校对于古代汉语的重视程度。学习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中国古代各类典籍的基本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解。同时,学习古代汉语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现代汉语的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关系密不可分,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语言现象都被继承和保留了下来,在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所体现,成语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次,翻译能力的训练在莱顿大学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欧洲汉学重镇,莱顿大学不仅培养了许多从事研究的汉学家,更培养了大量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翻译人才。学生从一年级的综合汉语课就开始接受翻译训练,并有单独的翻译考试。古代汉语、新闻阅读等课程均有相关的翻译作业和考试,三年级更是专门开设了翻译课,系统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最后,莱顿大学从一开始就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中高级阶段,通过开设一系列颇有特色的课程,如网络汉语、荷汉翻译等,莱顿大学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荷汉翻译或汉学研究者,这样的培养目标符合莱顿大学作为欧洲汉学重镇的地位与传统。
(二)莱顿大学中国研究硕士项目的汉语教学
莱顿大学中国研究硕士项目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学制一年,为授课型硕士;第二种学制两年,为研究型硕士。研究型硕士需要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到中国山东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学习,主要目标是通过HSK5级考试。两种研究生课程均有三门汉语语言课,分别为高级汉语听说、高级汉语读写和高级古代汉语,具体课程设置详见下表27。
表2 莱顿大学中国研究专业硕士项目汉语课程设置
高级听说课每周2课时,总学时为140个左右。该课程针对通过新HSK4级或者台湾TOCFL3级的中高级水平学生开设8,以提高学生在各种正式场合理解并使用汉语的能力为目的,例如新闻、电视节目、演讲以及学术场合等。该课程没有指定教材,而是针对学生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学习材料,如中国当代经济、中国政治制度等,大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课堂采取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的方式,其内容必须和学生的研究兴趣有关。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理解各类口头材料(包括带方言口音的口头材料),判断其语体是否正式,并根据上下文猜测新词的含义。同时,能够就其研究领域方面的话题给出中文口头报告,在语言准确度、流利度和高级词汇使用方面达到新的高度。
高级读写课旨在提高学生在某个研究领域的汉语读写水平,该课程也没有指定教材,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阅读各类文章,话题涵盖中国社会、文化、经济、历史、政治等领域,阅读方式包括精读和泛读。同时,学生需要熟悉各类文体,能够就阅读材料相关的话题进行写作,重点提高使用高级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高级古汉语课是为已有一定古代汉语基础的学生所开设的,通过阅读各类文言文和早期白话文,继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高阅读与翻译技巧,并熟练掌握古汉语词典和其他工具书的使用。
纵观莱顿大学中国研究硕士阶段的汉语课程,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中高级,这一阶段课程的特点是针对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将语言能力和学生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再使用统一教材,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广泛获取学习材料。注重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尤其是正式场合使用汉语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优秀的汉语人才,更成为精通某一领域的专才。这既满足了荷兰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三)荷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
目前,荷兰共有两所孔子学院(莱顿大学孔子学院和格罗宁根孔子学院),7个孔子课堂。由于孔子课堂都开设在中学内,不属于高等教育,因此本文将只着重介绍一下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情况。
1. 莱顿大学孔子学院
莱顿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莱顿孔院”)创办于2006年10月20日,由荷兰莱顿大学与中国山东大学合办,旨在为荷兰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各种方式的、广泛的语言文化课程,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增强荷兰公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莱顿孔院开展的活动包括文化交流、语言教学培训、汉语水平考试(HSK纸笔考试和网络考试、HSK口语考试(HSKK)),并为荷兰民众提供具有全方位中国文化背景的图书信息资料。
莱顿大学孔院开设的汉语课程十分全面。从2015年秋季课程和2016年春季课程来看,涵盖了从以HSK1级为目标的初级课程到以HSK6级为目标的高级课程,教材基本采用孔院自编教材。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荷兰莱顿大学孔子学院编著的《成功HSK教程》(荷兰语)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上市,这是第一套公开出版的荷兰语版HSK辅助教材,专门针对荷兰汉语学习者备考HSK。
除此以外,莱顿孔院还推出系列进阶汉语应用课程,帮助HSK3级及以上水平的汉语学习者进一步提升汉语应用能力。这些课程包括中高级中文新闻阅读课程、中高级中文口语课、中文电影/电视剧赏析课程、商务汉语、中国概况课、普通话正音课程、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及文化体验等。
在授课时间上,为满足成年学习者的需要,所有的语言课程均为工作日晚间六点到八点,文化课程则一般在周末进行。
2. 格罗宁根孔子学院
格罗宁根孔子学院(以下简称“格罗宁根孔院”)是由汉斯应用科技大学、格罗宁根大学、格罗宁根市政府和中国传媒大学于2010年共同合作建立的,其宗旨是加强中国和荷兰及中国与德国西北部之间的相互合作,通过中国政府提供的独特合作方式与支持,在语言、文化和商业领域为荷兰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和活动。
目前,格罗宁根孔院开设了16门汉语及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语言类课程有14门,包括长城汉语、初级汉语、中级汉语、高级汉语、儿童汉语、商务汉语以及专门以通过HSK考试为目标的汉语课程。另外,格罗宁根孔院还在格罗宁根市当地的一所大专院校Talencentrum Hanzehogeschool开设了初级汉语课程。文化类课程有两门,分别为“论语中的儒家文化”和“当代中国观察”。这些课程的授课时间也多在工作日晚间,每次两个小时。儿童汉语则根据荷兰小学作息制度安排在周三下午两点到三点。教材方面,格罗宁根孔院多采用中国国内教材,如《汉语乐园》《长城汉语》《HSK标准教程》《新实用汉语课本》等,但是在初、中级教材的选择上也包括荷兰本土教材,如《Chinees?‘n Makkie!》(《 中 文? 好 学!》)、《Eigentijds Chinees》(《当代中文》)等。
值得一提的是,格罗宁根孔院从2015年起开设了在线一对一课程,以方便通过网络学习汉语的学生。该课程以《长城汉语》和《HSK标准教程》作为课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课时,最短12课时,最长48课时。
德国、比利时、法国等西欧其他孔院以初级汉语课程为主,而荷兰的这两所孔院所开设的汉语课程设置相当全面,从零起点到中高级均有相应课程,特别针对中高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开设了一系列实用性课程。同时,时间安排也较为灵活,除了儿童汉语开设时间为下午以外,其他课程均为工作日晚间,满足了成年学习者的需要。
荷兰的汉语教学为荷兰乃至整个西方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汉学家和汉语人才。总体而言,荷兰的汉语教学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紧密相关,其汉语课程的设置既可以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也符合社会对汉语人才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荷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日益多元化、现代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荷兰很好地秉持了汉学传统,并没有摈弃古汉语和繁体字教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视,在现实与传统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平衡。2015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访问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时,莱顿大学汉学系教授科雷就表示:“没有传统的汉学,我们对现当代社会的研究也不会很深刻。”
从笔者所教授和接触的欧洲汉语学习者来看,有许多人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看来,中国古代文化中保存着许多东方智慧,他们普遍认为只有了解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同时,笔者发现不少欧洲大学生刚来中国时,汉语书面语水平超过了口语水平,这一现象恐怕与欧洲的汉学传统有关9。在欧洲推广汉语时,我们应深入了解当地的汉语教学传统,因势利导,重视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教学,将其融入语言教学之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展现中国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风貌。这有助于我们开拓服务当地社会的渠道,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为他们展现一个丰富多彩、古今荟萃的中国全景,从而更好地推动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倪月如,苏州大学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国际教育等。
附注
1 由于条件所限,笔者未能查到马城高等职业学院中文专业的详细资料。
2 莱顿大学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大学排名》欧洲大陆人文类中2015年排名第四,2014年排名第九,2013年排名第四,2012年排名第七。
3 以2015—2016年第一学期为例,自8月31日至1月29日共22周,其中考试周7周,假期1周,实际教学14周。
4 根据莱顿大学官网整理而成,原文为荷兰语。
5 语言实验室(Language lab)是指在专门的语音教室里上课。
6 总学时包括课堂教学、讲座、语言实验室、自习、复习、考试等时间,下同。
7 根据莱顿大学官网整理而成,原文为荷兰语。
8 研究生三门语言课程均为每周2课时,总课时140学时左右,学生入学水平需达到新HSK4级或者台湾TOCFL3级。
9 例如,笔者所教授的来自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大学、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等的欧洲交换生,他们刚到中国时读写能力大多超过了听说能力,且普遍对古代汉语非常感兴趣,这与美国学生的情况大相径庭。
刘智伟,高晨. 对海外古代汉语教学语言问题的思考——以美国古代汉语教学为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
罗艺雪. 荷兰莱顿大学零起点汉语教学初探. 海外华文教育,2015(1).
王添淼. 荷兰莱顿大学汉语教学今昔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3).
吴薇,马杰. 荷兰莱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现代走向——以生命科学教育为例.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
新华网. 以心相交、互学互鉴,共创中欧文明美好未来——刘延东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发表演讲. 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17/c_128236663.htm,2015-10-22.
中国新闻网. 刘延东精心“选址”餐叙汉学家 “玉泉餐厅”秋夜暖意浓.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9-15/7523421. shtml,2015-10-22.
Leiden University Chinese Studies Staff. Mandarin Training in the Leid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s part of the BA & MA in Chinese Studies and the MPhil in Asian Studies / Chinese track. http://www.let.leidenuniv.nl/pdf/chinees/leiden_ university_mandarin_pedagogy_survey.pdf, 2016-1-19.
Leiden University Chinese Studies Staff. Premodern Chinese Training in the Leid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s part of the BA & MA in Chinese Studies and the MPhil in Asian Studies / Chinese track. http://www.let.leidenuniv.nl/pdf/ chinees/leiden_university_premodern_chinese_pedagogy_survey.pdf, 2016-1-19.
The long tradition of sinology research togeth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ino-Dutch relations gives rise to the “Chinese fever” among Dutch people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wo perspectives: colleg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eaching models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needs and motivations.
Dutch higher educati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