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三乡中学 廖荣铮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学习的一把金钥匙。人们学技术,做事情都会讲究方法,好方法它能启迪人们的智力,激活人们的思维;能让人们触类旁通地理解道理,由此及彼地展开丰富的联想,举一反三地领悟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教的是天真活泼的学生。在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亮点加分法”积极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不仅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培养学生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和不断实践的能力。信息时代,更加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博览群书,有利于人们终身学习。
抓住学生喜欢故事的特性。先让学生讲“小故事”:讲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学生自己等人的故事,虽说是讲“故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一些助人为乐,互相帮助,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好人好事的见闻说出来。学生说得是否完整、是否生动不必太计较,只要委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运用“亮点加分法”加分,谁的声音响亮,谁发音准确,谁讲得生动有趣,谁的道理深奥等,进行加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关注生活的习惯,生活是直观而真实作文。书读了,故事讲多了,教师以周记或日记的形式指导学生把“故事”记录下来,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评比,指导学生发现“亮点”。看谁“故事”多,看谁“故事”好,哪个故事更引人,哪个故事有哲理等,有亮点就加分,学生自然有兴趣,有动力。以后,教师把学生的“故事”进行整理并打印成小册子,取名“故事集”这些“故事”质量不算高,却是学生的亮点。目的是让学生有成就感。
山区学生,生活圈子小,见识又有限,如何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呢,“亮点加分法”,可以激励学生去多读书,去发出自己学习的“亮点”。“亮点加分法”的肯定,鼓励,是动力。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主要是通过学生日记或周记进行加分,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读”、所“感”的要点记录下来,发现“亮点”进行加分。比如读老舍的书,书名《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书中相关人物祥子、虎妞,主要人物祥子是旧中国二十年代末北京城的人力车夫。小说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压迫、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又如,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 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我临死的时候,我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是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读了一篇文章,或背景,或词语,或名句,或段落要摘录下来,能写一二句感想的更好。这些记录就是亮点,记录越详细,“亮点”就越多,加分就越多。目的是让学生多读书,“厚积”作文素材。
批改学生作文,发现作文有“亮点”自然要加分。比如读了《皇帝的新装》后,学生联想写到“皇帝竟然穿着新装去全国检查工作,闹了超级笑话”。读了《西游记》,学生明白了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也是他们的人生之路。在这路途中,他们共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取得了真经。学生写作文时能表达出“要成大业,必先付出巨大的努力”说法。这样的亮点都要加分鼓励。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生发”“亮点”。比如,运用修辞加分,描写细致加分,字迹清晰加分,引用名人、典故加分,有哲理的可多加分。
“亮点加分”能激励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取得进步。个别学生写作能力较差,作文会出现“复述故事”。能复述故事,远比抄集作文要好。学生去“找”了故事,去“读”了故事,去“记”了故事。这是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大“亮点”。既要积极评价学生读了书,要加分,能读书,就是“亮点”,作文差的学生往往是阅读不足,积累不够,又要委婉的指出作文不足。“亮点”加分,激励学生不断积累作文素材,从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其实也就给学生一个感觉:只要去读书,作文并不难。
“亮点加分法”,怎么加,加多少,是依据学情来定制的,不能随意加分,要让学生明白因何加分,何处可加分,才能起激励作用,原则是有“亮点”才加分。总之,依学情定“亮点”,依学情去加分。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大学生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大量有益阅读,培养了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