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蕴华 王际婷
(吉林大学,长春 130024)
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文文本的批评性分析*
项蕴华 王际婷
(吉林大学,长春 130024)
美国总统竞选中的电视辩论有助于选民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主张。本文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视角出发,运用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分析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中的第二场电视辩论的中文文本,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政治语篇中的语言策略,提高批评意识,证明国外理论和方法本土化的可行性。
批评性语篇分析;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美国总统竞选;电视辩论;本土化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电视公开辩论将大选推向高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结果。那么,电视直播中双方如何巧妙地攻击对方、保全自己,如何最大限度地向选民传达自己的意图、赢得支持?本文运用Ruth Wodak创立的语篇-历史分析方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分析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中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第二场电视辩论的中文文本,揭示隐藏在双方言语中的辩论策略,帮助读者透过语言现象领会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和交际目的,凸显国外理论和方法本土化的可行性。
近年来,批评性语篇分析发展迅速。语篇分析人员通过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尖锐批评,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批评性语篇分析也形成不同的流派。
语篇-历史分析方法是Ruth Wodak及其研究小组在对奥地利社会中的种族歧视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与以往的语篇分析方法不同,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以鲜明的实践性为导向,结合历史背景对语篇进行跨学科的分析和阐释。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语篇:确定某一特定语篇的具体内容或研究主题,调查使用的语篇策略以及研究使用的语言手段(Reisigl, Wodak 2001:28)。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包括5种分析策略:所指策略或提名策略、谓语指示策略、辩论策略、视角化、框架化或语篇再现策略、强化策略与淡化策略(Wodak 2001:29)。本文根据语料的特点,运用所指策略和辩论策略分析辩论双方的真实意图。
所指策略指通过把一个人划归为己方或对方建构和再现社会活动。辩论策略指讲话者利用不同的辩论主题,对语篇中的某些情况进行描述和证实以“定义”辩题为例,如果一种行为、事物或者某人被定义为X,那么他或它就应该具备X的性质和属性。语篇-历史分析方法涉及的辩论题目共15个,分别是有用/有利、无用/无利、定义、危险或威胁、羞辱、公正、责任、累赘、财务、事实、数字、法律和权利、定义、文化和滥用(Wodak 2001:74-77)。
本文选取的语料在以下几个辩题的基础上证实正面或负面的描述,即无用或不利、危险或威胁、数字、财务和累赘。Wodak将无用或不利辩题解释为:如果一个人可以预料到某个决定的预期结果不会发生,或者其它政治举动更有可能达到目的,那么之前的决定就应该被否决;如果目前的统治者无法帮助实现预期目标,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寻求更适合的统治者。危险或威胁辩题指如果一个政治举动或决定会导致危险发生或有威胁性结果,那么某人就不应该执行这个举动或决定,以此规避危险或威胁。数字辩题如果与错误假定联系在一起,就会成为谬误。累赘辩题指如果一个人、机构或者国家被特定的问题烦扰,就应该采取措施减少麻烦和累赘。财务辩题指如果某个政策或举动花费过多的资金而导致入不敷出,那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失。(Wodak 2001:74-76)
国内学者对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也有所贡献。田海龙在《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一书中简要介绍Wodak的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照。项蕴华探讨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主要内容和特色、不足之处及其修正,倡导语篇分析人员将该理论应用到汉语语篇分析中(项蕴华 2013)。牟明达(2012)利用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对中美两国政府2009至2011年间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讲话进行批评性解读,对比中美政治演讲中语言策略的差异和原因。但是专门针对美国总统竞选辩论的批评性分析较少。王丽华(2010)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探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体现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在借鉴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中的辩论策略和所指策略分析选取文本中的言语策略。
由于篇幅所限,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第二场电视辩论的英文文本没有收入本文,只是将其中文译文作为语料(语料源自新东方官网)。其辩论的主题涉及能源、税收、移民和枪支等。奥巴马主张美国须要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新能源经济,帮助小企业和在美投资企业减免税务,减少财政赤字。罗姆尼认为应该保持对富人的高税率,反对削减军费,以免削弱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还批评奥巴马政府未能振兴美国经济。
针对两人的辩论文本,我们的研究问题是:奥巴马和罗姆尼如何在辩论过程中巧妙地攻击对方而又保全自己,如何在较短的辩论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选民传达自己的意图并博得选民的好感与支持?
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改革”口号曾经给美国人民带来惊喜与希望。在其第一届任期内,奥巴马带领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没有滑向萧条深渊,但经济增长依旧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面对再次大选,美国选民犹豫不决。罗姆尼紧紧抓住经济和失业问题攻击奥巴马的政策。身价2.5亿美元的罗姆尼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总统候选人之一。他在竞选中一再强调自己的从商经历,但会赚钱是否意味着能当好总统;他能否改变美国经济现状,降低失业率。在选民摇摆不定的时候,2012年10月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无疑是选民更加直观了解候选人的最佳机会。双方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在这场政治智慧与个人魅力的较量中,既不能过于具有攻击性而显得不够沉稳,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为自己加分的机会。下面,将分析双方如何围绕无用或不利、危险或威胁、财务和累赘等辩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① 奥巴马:我曾经承诺我将会控制华尔街的过分行为,我们就进行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厉的华尔街改革。我们创造了500万个就业岗位……并且我们还在取得进展。
② 罗姆尼:这是一个不能兑现其承诺的总统。他曾经说他会削减一半赤字,他食言了,事实上他把赤字翻倍了。他曾经说中产阶级家庭的医疗保险费用会马上每年减少2500美元。结果呢,每年反倒增加了2500美元。
例①和②是奥巴马与罗姆尼针对选民在面对抉择时的犹疑进行的辩论。二者同时强调的一个词是“承诺”,它在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说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话,一般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在其第一届总统任期内,奥巴马的成绩喜忧参半。他在第一次总统竞选时作出的一系列承诺,受条件限制,没有全部兑现。但是,奥巴马在例①中努力列举他承诺并做到的事情,试图证明他是一个言而有信的总统。
Wodak指出,无用或不利是辩论策略中较为常见的辩题。“如果目前的统治者无法帮助实现预期目标,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寻求更适合的统治者。”(Wodak 2001:74) 显然,这非常符合罗姆尼的观点。例②中罗姆尼针对“承诺”展开反驳。他一开始就强调“这是一个不能兑现其承诺的总统”,并两次使用“曾经”一词提醒选民奥巴马没有兑现的那部分承诺。他的目的是凸显现任总统在兑现诺言方面的“无用”,从而使选民产生“目前的统治者无法振兴美国经济,应该换个人试试”的想法。选民期待有能力改变经济现状的总统,因此罗姆尼这个有成功经商背景、有州长管理经验的候选人会受到更多关注。罗姆尼在这个辩题基础上巧妙地打压对手,推销自己。
在双方的辩论中,数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辩论双方不约而同地用数字佐证自己的观点或攻击对手的政策。在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辩论策略中,虽然数字辩题单独存在,但通常为了证明其他辩题,即如果数字证明某一特定辩题,某些特定措施就应该或不应该采用。例②则建立在“无用或无利”和“数字”这两个辩题的基础上。罗姆尼深知利用数字能使其言论更加真实可信,因此在指出奥巴马兑现诺言方面的“无用”时,运用“一半”和“2500”证实无用或无利辩题。然而,数字辩题如果与错误的假定和没有经过验证的数目联系在一起,就会成为谬误,如例③。
③ 罗姆尼:对于我来说,在亲眼目睹过去4年所发生的事情后,我要说情况令人失望。我们可以作得更好,我们不应当落到43个月失业率超过8%、2300万美国人正挣扎着寻找好工作的境地。与总统就任时相比,生活在贫困状态的美国女性人数增加了350万。
在谈及失业率时,罗姆尼使用“43个月”和“超过”限定美国失业率的分水岭“8%”,使选民产生“现任总统任职期间失业率经常高于8%”的想法。实际上,根据作者从“FX168财经集团”上截取的2012年美国失业率月度走势图,在这场辩论之前的两个月,美国失业率已经跌破8%。可见,罗姆尼利用数字误导选民,以赢得选票。
④ 奥巴马:降低所有人的税率20%,加上他想取消地产税,再加上他想就公司税收所采取的措施、 税法的变化,这将带来5万亿美元的开支。罗姆尼州长还想在额外的军事项目中花2 万亿美元,即便在军方没有要求这些项目的情况下,这些加起来是7万亿美元。他还想让最富有的美国人享受布什减税措施,这又是一万亿美元,总数达到8万亿美元。
Wodak指出,某种特定原因会造成某方面累赘,而这种原因则有可能建立在另一个辩题基础上(Wodak 2001:76)。在本场辩论中,两位总统候选人关于同一话题的讲话包含多个辩题,如例④中奥巴马的讲话涉及数字、财务和累赘3个辩题。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议题在2012年的美国大选中占据重要地位。奥巴马在例④中频繁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加动词“他想”、“他还想”,暗示罗姆尼的计划是泛泛之谈,没有顾及2012年财政预算案计划开支仅为3.73万亿美元的实际情况。罗姆尼的减税和增加军事开支的计划将在10年里付出8万亿美元的代价。要筹集这笔钱,不是使赤字急剧增加就是要增加中产阶级的税收。显然,奥巴马在财务辩题基础上指出罗姆尼的计划花费过多资金,将导致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美国政府入不敷出。奥巴马告诫选民不要给罗姆尼实施这些计划的机会。
奥巴马还使用“额外的”,其隐含意义为政府已经针对军方的需要制定计划,而罗姆尼不顾政府已经存在赤字,在军方没有要求增加开支的情况下追加2万亿美元,让选民觉得他多此一举。花费资金过多,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给政府财政带来累赘。一系列动词“带来”、“花”、“加起来是”、“又是”也侧面强调并证实这一点。
⑤ 罗姆尼:当然这些数字加得起来,我曾经营企业25年,我平衡了预算。我曾经营奥运会,我平衡了预算。我作为州长管理了马萨诸塞州,在4年任期内都实现了平衡预算。当人们在谈到不合情理的数字时,过去4年的4万亿或者是5万亿美元赤字又如何说?这才是一个不在情理之中的数字。
在例⑤中,罗姆尼的回应没有提出具体平衡预算的办法,只是笼统地说,“当然这些数字加得起来”,并提及自己经营企业、经营奥运会和作为州长时成功平衡预算的经历,试图赢得选民信任。之后,他迅速将话题转到过去4年的赤字问题。经营企业和奥运会不能与管理一个国家相提并论。在没有具体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曾经的成功经验不能打动选民,反而会让选民认为他没有认清现状,没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⑥ 罗姆尼:我们在枪支暴力方面的最大失败是人们所谓的速度和激情项目。这是奥巴马政府的一个项目,我认为我们不知道这个项目的运作细节,数千支AK-47型的武器被发放给人们,这些人最终把武器给了毒贩。他们使用这些武器来对付自己的公民,杀害美国人。
⑦ 奥巴马:首先我认为罗姆尼州长最初是支持攻击性武器禁令的,他后来又持反对立场。他说他改变想法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寻求全国步枪协会的支持,这是有记录可查的。
在美国,很久以来枪支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可以想象,还没有从丹佛市枪击案阴影中走出来的美国人民对于枪支问题有多么敏感。例⑥和⑦是双方涉及AK-47型武器时展开的激烈辩论。我们可以从所指策略和辩论策略来分析。首先,罗姆尼指出“奥巴马政府”使数千枪支流向毒贩。实际上这是一个所指策略,将奥巴马领导的内阁及政府划分为“在做决策时没有将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领导集团”。接下来用“我们”一词拉近和选民的关系。“我们”比“你们”或“你”更加亲切。这无形中突出自己时刻为民众着想的亲民形象,也与奥巴马在针对枪支的管制问题时不优先考虑人们生命安全的冷漠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可以从辩论策略角度分析奥巴马对罗姆尼指责的回击。作为攻击型武器,AK-47带给人们的第一感觉自然是危险和威胁。根据Wodak对于危险或威胁辩题的定义,如果有明确的危险或者威胁,应该停止其活动或作出反应来阻止其发生(Wodak 2001:74-76)。例⑦中奥巴马没有直接回应罗姆尼的指责,而是选择“最初”和“后来”、“支持”和“反对”两对反义词来强调罗姆尼对待枪支问题出尔反尔。这样,罗姆尼为了有利于自己竞选而向全国步枪协会妥协这一行为让选民怀疑他最初支持攻击性武器禁令的诚意。很显然,这种妥协会让更多攻击性武器流向市场,对百姓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奥巴马一开始用第一人称“我”表示自己对罗姆尼的信任,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转而使用第三人称“他”,力争从客观角度叙述事实,最后用“有记录可查”增加可信度。可想而知,人们会觉得罗姆尼为了竞选不择手段,不惜将百姓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之中,由此勾勒出罗姆尼冷血无情的政客形象。
电视辩论是美国大选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候选人在镜头前唇枪舌剑,展示政治智慧和个人风采,为自己赢得选票。电视辩论的关键在于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并贬低对方,于是往往出现针尖对麦芒的情况。可以说,在宝贵的有限时间内,辩论双方想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与能力,不运用言语策略适时打压对手很难达到目的。往往候选人都口才出众,善于利用各种语言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普通选民平时对政治了解不深,对政治文本的理解能力不高,很容易被候选人的言语诱导。
本文主要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角度出发,以Ruth Wodak的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中的所指策略和辩论策略作为理论指导,有针对性地分析2012美国总统竞选第二场电视辩论中文文本。 不难看出,两位候选人在对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上驾轻就熟,双方不但攻守兼备,还增加其语言的说服力和可信度。通过分析表明:能够帮助人们在接触政治语篇时透过语言形式领会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和交际目的,避免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被说话人误导;Ruth Wodak的相应理论完全可以运用到汉语语篇分析,促进其本土化进程。
牟明达. 中美政府官员联合国气候峰会讲话的批评性对比分析[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田海龙. 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王丽华.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解读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赛[D]. 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项蕴华. 维也纳学派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 (1).
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中第二场电视辩论的中文译文[Z]. http://usa.xdf.cn /201210 / 9138311.html
2012年美国财政预算案[N].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2/15/9315629.html
Reisigl, M., Wodak, R.DiscourseandDiscrimina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Wodak, R.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A]. In: Wodak, R., Meyer, M. (Eds.),Methods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 London: Sage, 2001.
A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oftheChineseTextoftheTelevisionDebateinthe2012U.S.PresidentialElectionCampaign
Xiang Yun-hua Wang Ji-t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The television debates in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s are helpful for the electorates to understand the candidates’ propos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s of the second television debate in the 2012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 This paper aims to help people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strategi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improve thei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television debate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兰卡斯特学派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的中国化研究”(15YJA740049)的阶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6)01-0076-4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1.014
定稿日期:2015-05-31
【责任编辑孙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