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静脉输液”说课设计

2016-03-14 19:42:25张雅文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哈密839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

张雅文(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哈密839000)



“密闭式静脉输液”说课设计

张雅文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哈密839000)

摘要:以“密闭式静脉输液”为例,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6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贴近临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密闭式静脉输液”;说课设计;护理专业

所谓说课,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表达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1],对提高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我院组织的教师说课大赛,并获得二等奖。通过此次比赛,收获颇多,下面将参加比赛的“密闭式静脉输液”说课设计介绍如下。

1 说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晓松主编的《护理学基础》。本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教学需要和社会需要。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有关静脉输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便在治疗疾病、保证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是本教材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计划理论2个学时,实训4个学时完成。在知识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描述了给药的基本知识,又为后续静脉输血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2 说学情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知识储备方面:已经学习了解剖、生理和部分护理学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心理特点方面:这个年龄阶段处于发展心理学中所描述的正式青年期的前段,有极强的表现欲,思想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没有信心,目标不明确,既存在积极面,又有消极面[2]。在教学过程中需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在教学中应结合临床案例,利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优势,恰当运用情境模拟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 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特制订了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阐述静脉输液的概念、目的及注意事项,知道常用的溶液。(2)能力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学会护患沟通,并能规范进行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3)素质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克服畏惧心理,增强信心。

教学重点: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在静脉输液中成功地排气和穿刺。

4 说教法学法

4.1说教法

4.1.1任务引领法为了拉近临床与课堂的距离,将临床真实案例导入,案例中需要护士完成静脉输液的任务。作为即将成为护士的护理专业学生,对护士这一角色期待已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课堂,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1.2启发讲授法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他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必须与讲授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其作用。讲授法通俗、直接,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知识,并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1.3情景模拟教学法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特点是模拟环境,教师在模拟病房为案例中的“患者”输液,以完成任务,再现临床真实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加深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4.1.4归纳总结法在教学中进行归纳总结是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也是给学生提出问题和促进其学习的过程。总结学生学习中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

4.1.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能以大量视听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新颖有趣。运用多媒体创设临床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与兴趣,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同时,播放静脉输液视频、皮肤消毒动画等,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2说学法

4.2.1观察学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示教来体验自身差距,用心感受静脉输液的精髓所在。目的明确、真实自然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基本的方法。

4.2.2模拟操作学习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操作进行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缩短了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此外,学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扮演护士,能帮助学生提前感受临床真实感,提高学习临床操作的积极性;扮演患者,可以让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站在护士的角度去理解患者,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培养了学生的爱伤意识。

4.2.3学生反示教学习通过学生反示教,教师可以看到教的效果,也可以掌握学生学的情况;学生通过反示教,能更容易地发现自身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

4.2.4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操作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学习,博采众长,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全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说教学过程

5.1任务驱动

通过多媒体展示输液图片和临床病例:1床,王某,24岁,神志清楚,腹泻入院。临时医嘱:5%葡萄糖氯化钠500 ml,维生素C 3.0 g+维生素B60.2 g+氯化钾1.5 g,静脉滴注。运用临床真实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贴近临床,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护理职业的好奇心。

5.2播放视频

通过多媒体播放密闭式静脉输液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观察,注意操作细节。在视频播放中强调重难点、三查七对及成功排气和穿刺的注意要点,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5.3教师情景模拟操作

观看视频后,学生对完成临床案例中的任务有了初步的方向。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教师以引入的案例为主进行情景模拟操作,在操作中再次逐一讲解静脉输液的流程和细节。例如,王某的具体情况如何?如何正确与其进行沟通?根据王某的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如何调节液体的滴速等,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5.4学生反示教

通过理论课的讲解、视频观看、教师模拟操作等环节,学生非常期待自己为患者输液,但又对真人穿刺有一定的畏惧,且安全意识不足。因此,在第一节操作课中,首先找一名学生进行反示教,师生共同观察其操作是否规范、合理。做得好,增加了其他学生练习操作的信心;做得不好,也许这正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借机点评、指导,为下面的操作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过程使学生熟悉了操作步骤,保证了操作安全、正确、有序。

5.5分组练习(角色扮演)

学生分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在练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会扮演护士和患者,这样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提高学生的护理服务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6归纳总结

操作练习结束后,教师用操作流程图进行归纳总结,这也是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整合、升华知识的过程。教师肯定学生在操作中做得好的方面,也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并给予学生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6 说教学反思

在“密闭式静脉输液”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教师模拟、学生反示教,即师带生、生带生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运用临床案例、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苟大霞.讨论说课艺术[J].成才之路,2008(4):60-61.

[2]王亚杰.中职学生特点与学习规律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3(13):184-18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8-0044-02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
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的三种策略
PBL教学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影响
价值工程(2016年36期)2017-01-11 02:10:37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科技资讯(2016年25期)2016-12-27 16:08:04
转型发展中独立院校护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解读
基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38:25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2:58:28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9:34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