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转型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

2016-03-14 17:44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

李 金(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



经济体制转型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

李金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不仅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面对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多元思潮的冲击,厘清经济体制转型与意识形态发展的关系,冲破传统认知的樊篱,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成为引发社会观念转变的基础

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范式备受推崇,该范式中政府、企业与个人作为计划经济网络层级的不同节点,各自扮演着国家安排的固定角色,排斥个人主义,推崇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内在统一。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政府通过各种计划预测推行配给制,从而实现国家计划指标制定、配额分配以及生产、供销、消费等有机统一。而个人作为国家整体经济计划的一个单元,扮演着计划分配的预定角色。这种经济体制在历史中曾经促进了生产力高度发展,并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但是,计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和个人的自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跨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个阶段,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也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引起资源重组、利益调整和阶层分化,利益群体的分化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迁。经济体制转型使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也面临着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多元思潮错综复杂、交相呼应给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深刻影响,经济体制转型使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冲击与挑战。

西方大国在话语权方面总是赢得优势,西方对华滥用话语权,中国话语权建设任重道远。来自中国网的报道称,加入WTO10年后,81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而美国、欧盟、日本等仍未予以承认。市场经济体制是西方国家捍卫自由主义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也是遏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一直拒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仍然是西方国家鼓吹其自由主义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彰显,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引导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自由流动、共同推动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并不能换来西方国家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这也说明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依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和严峻的。

市场经济并没有标准的模式,它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本质上并不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具有“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1]等鲜明特征。而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则融合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概念,具有明显的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更加“注重市场机制与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1]。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模式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1]。这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尽管各具特色,但都遵循统一的价值内核即新自由主义,在本质上都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

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具有不同的本质,其价值内核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并非画蛇添足,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价值内核。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在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生产目的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形式,决不能照搬照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所谓“成功经验”,否则,必然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等主流价值轨道而陷入“自由主义”价值泥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需要立足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指导。

二、经济体制转型促进社会认知的深刻变化

(一)深化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价值认知

传统认知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兼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否定两者结合的理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理论,二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新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关于公有制经济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2]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对商品、货币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你自己不能办到的一切,你的货币都能办到……它能为你占有这一切,它能够买这一切,它是真正的能力”[3]。商品和货币成为人的主宰,将人变成它的对立面,工人物化为劳动力商品,资本家物化为人格化资本。市场经济既促进了人的发展,同时导致了人的物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因此,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也确实存在价值目标的背离,但并非不可调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对传统认知是一种突破,重塑了“市场是一种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的科学认知。传统价值理论为市场经济赋予了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形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慢慢褪去了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关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认知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是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本身并不具备意识形态功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价值认知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有一个隐藏假设: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结合。就形式上的公平而言,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特征,在价值规律面前一律平等,商品交换遵循等价原则,这与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理性的发展。理性是人类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商品生产者一律按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对规律的尊重体现了人类理性的作用。市场经济所导致的人的理性的觉醒与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可以选择市场,而市场机制一旦建立也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丰富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厘清长期困扰意识形态领域的“姓资”“姓社”问题,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进一步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利益认同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实践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进一步凝聚了利益认同。经济体制成功转型,不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利益认同,进一步凝聚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认同。“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啊!”[4]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尽管遭遇了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等困难,但经济仍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社会稳定、各种风险可控、发展前景可期,远远好于深陷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欧美和动荡混乱的西亚北非等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景”独好。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夯实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价值认同的社会基础,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彰显了个人的利益、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休戚相关,从而将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内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共同体。

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推动了国强民富和社会安定大好局面的形成,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活力,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根本利益进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要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挖掘潜能、彰显韧性,更大限度地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最大公约数”,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优势。

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有力地反驳了各种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达成最广泛的共识。自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有关“社会主义何处去”等意识形态纷争一直不断,“全盘西化”、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等“杂音”在转型过程中伺机反扑,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铸造信仰认同刻不容缓。应大力宣传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经验、建设成就,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优势、发展韧性、创造活力和制度潜能,增强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加强对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公民社会、多党制等错误思潮的研究,深刻剖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秘密”,无情地揭露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本质,切实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三)进一步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认同

经济体制转型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更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发展,各种“西化”“分化”思潮纷至沓来,给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一定的挑战。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但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与多种“西化”“分化”等错误思潮及话语体系斗争中发展,其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真理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错误观点一直存在,甚至形而上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学术性相对立,“边缘化”“污名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认同。面对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恶意诋毁和中伤,我们要从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认同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感,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经济体制转型成功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夯实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的现实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成功地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发展模式,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成功实现再次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曾经遭受过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潮的非议,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散发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光芒始终灿烂如初”[5]。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作用和经济危机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依然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真理,未来也必将绽放出灿烂的光芒。辩证唯物主义仍然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阶级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等方法论在当代仍然是研究社会问题的金钥匙”[5]。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其在经济体制转型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得到认同和认可,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剖析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坚持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从整体和联系中把握事实,“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6]。

三、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推动意识形态发展的路径

(一)以公平与效率转换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引起价值模式的转换,“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模式看重效率,而计划经济模式则把公平置于首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公平是指实质上的公平,而不是指形式上的公平。如果就形式上的公平而言,市场经济也是讲究公平特别是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的”[7]。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迈入新的阶段,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合理等经济体制转型长期积累的弊端制约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再次使社会转变价值观念,即由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追求效率向两者兼顾并更加注重公平转化,由关注财富增长转向关注财富分配。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转化造成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刻变革,即由追求“意识形态一律”向一元主导,多样并存发展[8]。新旧社会意识形态更替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等思潮斗争的过程,其间会出现暂时的主流价值观真空。“当旧有的秩序被革除时,新的秩序却不可能及时建立起来,这就会出现某种秩序真空状况,即经济运行处于某种无序状态。”[7]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这种真空反映在经济基础层面上就表现为计划和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并存,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等负面效应凸显,历史虚无主义、自由化等思潮不断涌现,亟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缓和市场经济与道德需求之间的矛盾,引导社会价值转向公平正义、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市场经济自身具有内在积弊,需要通过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削弱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道德和自律。“自由市场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9]经济体制转型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重构,更是上层建筑的重塑,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过去“意识形态一律”向一元主导、多样并存发展[8]。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统领社会思想的灵魂核心。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汇聚社会价值认同

在经济体制转型漫长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价值判断的“中性化”“混乱化”“模糊化”等倾向盛行,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认同混乱。一些错误价值观混淆视听,间接孤立了主流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为了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经济体制转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伦理支撑,培育推进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汇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价值认同“最大公约数”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同凝聚的主要途径。经济体制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格局的深刻变革,从而引起社会思想意识发展的多样。各种社会思潮在冲突和碰撞中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非难和排斥,导致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多样,亟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合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价值认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传统文化精华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当代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各种“西化”“分化”思潮的渗透,统领各种社会思想意识,在矛盾和冲突中促成最大的价值共识,避免经济体制转型、利益格局变动、价值取向多元等带来的对立和混乱,最大限度地凝聚价值共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认同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革命”,网络平台日益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的主战场。新媒体时代,舆论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草根阶层也多了一个表达诉求的渠道,微信、微博等新平台的兴起造成的话语权分散、下沉等现象给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价值认同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自媒体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统领社会思想意识的作用被大幅削弱,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抓牢话语权,刻不容缓。一是要大力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进一步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尽快占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高地。二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创新,牢牢掌握话语权。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说官话、空话、套话,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以真实可靠的案例凝聚社会价值认同。

[1]景维民.转型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58—61.

[2]张宇.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动态,1994,(4):3—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35.

[4]习近平.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5-03-01(01).

[5]钟君.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六大认同[J].红旗文稿,2015,(15):9—12.

[6]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7]陈晏清,王南堤,阎孟伟.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价问题[J].求是,1994,(23):36—40.

[8]石云霞.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394.

[9]叶小文.建立我们自己的“市场伦理”[N].中国青年报,2011-08-25(02).

责任编辑嵩阳

责任校对陈曲

2016-05-20

李金,女,河南南阳人,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意识形态和社会转型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