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开放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

2016-03-14 11:22:53程海丽张敬宗姜德民王献云冯少杰祝恩阳
甘肃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技术人员实验室

程海丽,张敬宗,姜德民,王献云,冯少杰,祝恩阳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工实验中心,北京 100144)

高校实验室开放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程海丽,张敬宗,姜德民,王献云,冯少杰,祝恩阳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工实验中心,北京 100144)

讨论了高校实验室开放中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的人员构成、数量以及评价、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师资队伍;问题;对策

教育部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1]。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实验室开放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和重要途径,正在高校中广泛推广及实践,它也是实验室自身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它代表了实验室发展的方向。实验室实行有效开放,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共享的重要举措。

实验室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2],除了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时间、空间和仪器设备等各种资源和服务外,它的实施还涉及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师-学生-实验室等方面的管理体制、经费、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有众多文献[3-7]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开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建议,笔者认为,实验室开放这个系统工程中除了要有先进配套的设备、足够的实验空间及良好的实验环境、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之外,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是整个开放系统中的核心问题,建设一支结构梯度合理、分工明确但又团结协作的实验室师资队伍,是实现实验室开放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本文仅就实验室开放中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 实验室开放中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般应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各类人员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各司其职,同时要做到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8]。

实验教师应定位于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的规划发展方面,即与学科带头人一起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宏观管理,把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把握住实验室的发展与研究方向,真正从学科发展、实验教学角度来规划实验室;研究人员通常是一些专职的科研岗位的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应定位在技术方面,即主要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维修,实验准备等工作,同时配合实验教师搞好实验创新、实验室开放,并可参与科研项目中大型实验项目的实施或辅助工作;技术工人应配合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维修、安全、

卫生等工作的具体实施;管理人员应定位在实验室日常管理,负责实验室的良好运行,做好工作计划与安排等。

但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实验室人员的设置及分工上越来越不明确,并且做法各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1 人员构成及数量存在的问题

在人员构成和数量上常见的两大类问题为:

1)实验室师资队伍中主要为实验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缺乏能把握实验室发展方向的实验教师。这种情况下常将实验室队伍统一定位为 “教辅”人员,这样定位既降低了实验室队伍的重要性,不利于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和提高,也忽视了实验室师资队伍在教学及科研中的作用,不利于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容易造成人员流失和队伍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技术人员既要负责实验教学、实验准备,又要负责设备维修、实验室日常管理等工作,一身多责。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学术、学历或技术背景的限制,在实验室建设与宏观管理、实验室发展与研究方向的把握、实验室发展的规划等方面存在局限性。

而要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共享程度,需要增加综合型、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延长工作时长、增加实验室开出的实验项目的难度、深度,除了课内实验外,还需要增设独立设课的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服务于学生课余时间的科研活动项目及各类竞赛项目等,这就增加了实验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的工作压力,也对其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提高出更大的挑战。

2)仅有高学历层次的实验教师,缺乏或没有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与以上情况相反的是,有些高校的实验室人员数量不足,仅有高学历层次的实验教师,缺乏或没有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实验教师既要负责实验室的发展规划、把握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又要负责实验准备,实验教学,设备申购、调试、维修保养,实验室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又承担着各种科研任务,一身多责,分身乏术,无暇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出现“大材小用”的现象,导致队伍不稳定、浪费人力资源,办学成本也提高。

因此,高校实验室人员的构成、明确的职责分工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管理层面的问题,需要强调“人才适用”的观念。队伍素质偏低,满足不了实验室方向性、规划性等方面工作的要求;人员数量不足,缺乏技术和管理人员,也难以满足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的需求;

1.2 评价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评价机制方面,一些高校往往以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量等容易量化的内容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实际上实验室软硬件的建设工作往往很难量化评价,虽然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建设,但是实验室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果往往难以量化,甚至无法计入合理的工作量。特别是在实验室开放后,往往需要在非工作时间(晚上、双休日、节假日)开放。随着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的增加、实验项目的增加、实验内容的扩展,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但实验教师相应的超额的工作量的计算和评价制度尚不健全,不利于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方面,专门针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激励措施尚不健全,如,缺乏鼓励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实验室开放的需求自制一些仪器设备、将教师的科研转化或开发成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关乎实验技术人员自身发展的职称评聘,是高校最重要的激励机制,或者可称之为“指挥棒”。由于目前很多高校的职称评聘主要考察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水平及数量等指标,实验技术人员为了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及开放质量而从事的很多工作(诸如,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非工作时间实验室开放、因实验项目难度系数提高所付的努力、因实验室开放而导致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维护量增加、安全因素增加等)均不在考核范围内,他们一方面付出很多另一方面又因实验室开放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对职称评聘有利的工作,职称低待遇就低,待遇低又感觉地位低。另一方面,实验技术人员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排在理论教学人员之后,因此觉得没有“奔头”。后果就是实验室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高学历、高素质人员进不来也留不住,反过来又影响了实验室开放共享,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2 对策与建议

2.1 建立规模、层次、结构合理的实验室师资队伍,明确职责分工

采取多种渠道科学规划实验室师资队伍,使之在人员规模、层次、结构上与学校、学科的发展目标相匹配。使得实验室既有实验教师、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又有技术工人,他们职责分工明确又可团结协作,如,高校编制受限时技术工人可以通过与雇佣公司合作的形式雇佣非编工人;鼓励教师到实验室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或开设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实验项目;聘请校外科研机构人员作为特聘或客座实验教师,将科研项目转化或分解成实验项目,或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外科研机构或企业的项目等。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实验室的开放力度,缓解人员梯度、结构、数量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证实验室开放安全、有序、高效,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人员要明确责任,建立实验室责任制。实验教师负责在开放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督促学生有序进行开放实验或项目实施,审阅学生提交的实验室开放成果。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开放实验项目的实施,包括发布开放信息、实验室开放中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安全管理;技术工人配合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维修、安全、卫生等工作;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良好运行,工作计划安排等工作。

2.2 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针对实验室开放中产生的工作量制定相关考核评价办法,如,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因指导开放实验或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而开展的诸如,增加工作时长、工作难度系数增加、自制仪器设备或设备新功能的开发、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验项目等工作的工作量及工作效果应纳入考核范围,并按教学工作量及教学效果的相关规定发放补贴;设立专门经费支持和鼓励教师开设实验室开放项目;设立实验室开放方面的教学成果奖项。对在实验室开放教学中成效显著的教师,作为在职称评聘、岗位聘任中的优先条件之一,以激发和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教学的积极性。

同时,还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以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开放意识强的实验教学队伍。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建设结构梯度合理、分工明确但又团结协作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而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前各高校开放实验室和资源共享中应不断着力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1]荣华伟,钱小明,钱静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33-236.

[2]郑春龙.实验室开放激励机制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54-157.

[3]王树良.建立实验室开放长效机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106-109.

[4]李健,沈秀,戎红仁.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石油化工应用,2008,27(5)∶68-70.

[5]程天行,兰云军,周建飞,邹祥龙.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西部皮革,2012,34(11)∶29-34.

[6]李玥.高校实验室开放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108-109.

[7]侯风才,张国华.高校实验室开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77-179.

G482

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课题成果(课题名称:建工实验中心开放共享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技术人员实验室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3:58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2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