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洛满镇凤阳小学 梁曲勇
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又有其独特的一面,想组织好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就必须充分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和记忆特点、注意的特点等。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做事很少考虑别人。活泼好动,喜爱游戏。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兴趣。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比如,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孩子是找不着北的,再比如,叫他复习功课,他可能随意地翻翻文中的插图;一听到其它声响,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他们的认识和记忆特点则表现在:无意性和具体形象性仍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学校生活和教育的条件下,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正在迅速发展。形象记忆在他们记忆中还占重要地位。再就是他们的注意特点:这些儿童注意范围狭窄,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如果要求他们同时注意几件事情,往往做不到。他们的注意不稳定、不集中,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服从于一定的目的任务。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以致离开原有的目的任务。如上课时注意了自己的崭新的开水瓶,而没有注意到老师的举动。
只有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后,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他们,从而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从中学下到小学上班,面对这些低年级天真无邪小朋友,开始我束手无策,显得力不从心,他们像花果山上的“猴子”,又像一群快乐的 “小鸟”在聚会,你赶得这只,那只有飞起来了,教学就更谈不上了,经过几次这样混乱失控的局面后,我不断的总结,分析,再总结,再分析,于是有了几点尝试和体会。
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以身作则是关键。上课钟响后,常常发现有一些“不够本分”的学生老是朝老师的办公室方向看,看自己的老师出来没有,大摆老师不来我就不用进教室的架势,抓住她们的软肋后,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在上课钟响之前就已经站在讲台上了。待上课钟刚响过,便宣布:老师倒计时从“五”数到“一”,看哪位小朋友最不听话,最不听话的老师用白色粉笔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在名字后面打个“×”,下课就没有优先权了;听话的小朋友老师用红色粉笔写上他的大名,在名字后面打上“√”,得“√”的小朋友有下课的优先权,于是一边仔细观察学生动向一边提高音量拉长声音倒数:五……四……三……二……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给单独暗示,这招果然灵验,还没有数到一,教室里已经鸦雀无声了。暂时大功告成,为了能让学生在上课时坚持有好的课堂纪律,这还不够。
前面讲了小学生有“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注意不稳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等特点,所以课堂“鸦雀无声”绝对是暂时的,为了能在教学过程中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我用了比赛的办法,看哪位小朋友听话获得的“勾勾”多,看那个小朋友不乖而获得的“叉叉”多,听话懂事的给他美言几句,“不够本分”的稍作暗示,坚持运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原理,给孩子觉得有希望,有盼头。有时,我也设计爬梯子游戏,看哪组有上去一步或几步的机会,哪组却得下来一步或几步。这样做以后,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高,有些生怕自己的行为会使整组受影响,所以一听到我说:“看看哪一组能加分”,或者只是一个眼神,就端正地坐好,有的一时没意识到,组员们就立即提醒他。
这一招像点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先在班里物色一把锋利无比的“刀”,显而易见,这把刀其实是一个能干的本地出生的班上学生干部,这个学生干部能服众,在班里在当地学校讲得话,有点“部落长老”的威望,好了,“刀”准备好了,怎么拿它来“杀人”呢?作为外地老师的我是不比本地老师更让学生信服的,当进到教室里,学生又像花果山上的猴子,乱得像一锅粥时,我马上“任命”一把刀,即一位“部落长老”,向全体学生宣布:老师老了,眼睛花了,看不清楚哪位同学不听话了,老师现在请眼睛很利的、能助人为乐的某某同学帮助老师观察,先观察手,再观察脚,然后是腰……把不整齐的告诉老师,老师记在黑板上。孩子终归还是孩子,那位像部落长老的学生非常乐意的接受老师的任务,马上行动,走到同学们中间,左看看右瞧瞧,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了。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班上有一个学生叫蓝现浩,喜欢在课堂上故意搞出点事情来,脚踏到板凳上、课桌上,敲打桌子,发出尖叫声,我狠狠地批评了他,课后找他谈心,原来那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我觉得惭愧,自己没有好好地关注每个学生,以后一定让每个孩子觉得老师在关注他。孩子是需要爱的,老师对他好他心理可记着呢!对这样的孩子,当他做错事时批评,对他的进步及时表扬,让他感受到你的爱,他就会努力控制自己做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
总之,“无规矩不成方圆”,平时应多向这些心灵是一张白纸的学生讲明白在课堂上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让学生明确课堂上的是非对错。孔子说得好:“不教而罚谓之虐。”管理课堂纪律,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善诱。要让学生遵守纪律,应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粗暴简单。只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的人格,哪怕是轻微的批评也足以让学生三思而后行,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关键,只要他们得到了尊重和自信,课堂纪律的好转是立杆见影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