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秀兰
消渴与微循环障碍
喻秀兰
消渴病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糖尿病(DM)具有一致性,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本文从消渴病的定义及临床特征入手,分析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和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认为消渴病的实质就是微循环障碍(血瘀)。指出消渴病的防治目标应该立足改善微循环障碍,不仅需要采用中药、西药治疗,也需要采用中医“治未病”、整体调理等策略维护好微循环,以预防消渴病的发生。
消渴;微循环障碍
消渴属于中医病名,消渴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糖尿病(DM)特征具有一致性,消渴病与DM等同对待已经达成共识。临床诊断消渴病,除了注重患者的典型中医消渴症状外,同时观察血糖指标异常等客观指征,以排除瘿病及口渴症。消渴病的发生发展与DM相同,是遗传体质和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机理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1]。消渴的治疗仅用西药降糖不是最佳方案,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是解决临床困窘的优先选择,尤其应用改善微循环障碍策略,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在《黄帝内经》中还有消中、肺消、隔消、消癉等名称的记载。世界医学史上,中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和研究最早最富成果,从中医病名大多以症状为主来看,古代医家即以患者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等“消耗”特征,并伴尿有甜味等表现谓之“消渴”[2],成为消渴病临床诊断金标准沿用至今。机体五脏六腑的津气消耗,尽管多食多饮,仍然处于乏力消瘦、能量不足状态,脾虚失运,大量营养物质不能运化输布于全身,却从小便而出(“尿甜”),久之,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也被消耗,并出现代谢垃圾堆积,机体缺血缺氧明显,毒物(酮体)产生而引起和加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甚则出现中毒神昏等危急症。
消渴病多呈慢性发展过程,临床症状并不都很典型,有时还特别隐匿,患者常以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症就医。这些疾病与消渴具有共同特征,即组织缺血缺氧而致各脏器微循环障碍,所以其表现常有类同。
人体微循环指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与微血管、微淋巴管及相关组织共同构成微循环系统,是机体进行信息、能量交流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途径。微循环障碍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共性,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微血管结构损伤、基底膜增厚和血管硬化,从而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是DM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特征[3]。微循环障碍包括三个方面:血流动力学异常、微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一般为微循环障碍的早期表现,此时并发症一般为临床前期。随着病程进展,出现微血管结构损伤,并有血液流变学改变,多数并发症出现典型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晚期微血管严重破坏而导致器官功能衰竭[4]。
近30余年,微循环障碍研究已经深入到DM(消渴)的各个方面,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在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循环障碍出现较早,甚至在病症出现前的胰岛素抵抗期就已经存在,并且参与整个病程的发展过程[5,6]。中医药针对消渴血瘀这一微循环障碍关键采取滋阴活血、益气活血、温阳活血、化痰活血等方法消除血瘀症,改善微循环障碍,得到较好效果[7]。DM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也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表现,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解聚力、畅通被阻塞的毛细血管,也是治疗DM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方法[8]。
既往将消渴归于内因为患,且以阴虚燥热为本,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全面和不符合临床实践的[7]。消渴的病因与多因素有关,《黄帝内经太素》云“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心脆则喜病消瘴热中,肺脆则善病消瘴易伤,肝脆则喜病消瘅易伤,脾脆则喜病消瘴易伤”,明确说明五脏功能衰弱者易患消渴病,即内因是体质虚,气血循环受阻微循环障碍,影响机体组织供血供氧而有津液缺乏的表现。笔者认为气血通畅则微循环功能良好,若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气血不调或气不行血,血不含气等,则可引起微循环障碍[9]。
消渴病病因除上述脏腑虚弱、禀赋不足外,还与恣食肥甘厚腻、嗜酒、情志失调、房劳过度及虫毒外感等多种因素有关[10]。过食肥甘膏粱厚味则碍脾生痰,造成脾胃气机升降受阻;情志失调、抑郁愁烦日久则肝失疏泄,肝火内生燔烁津液致消渴。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曰:“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以久坐为主,且长期以车代步,活动减少,使脾胃运化失调则脾不散精,精微物质不归正化而为湿、痰浊、膏脂、瘀血,导致“血脉不利”即微循环障碍而成消渴。
阴虚燥热其实是消渴病的症状表现,消渴病机的本质在于机体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而导致水津不循常道,气血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代谢失调综合症。大多学者均对消渴的病机持相似观点,如唐年亚等[11]经过整理相关理论认为“脏虚络痹”是消渴及其并发症的主要病机,张永杰[12]也以瘀血论消渴。中医讲究辨证治疗,有是证便用是药。抓其病机是临床治疗消渴的核心。
中医有“久病必瘀”、“久必入络”的理论,消渴病的形成和发展非一日之功。其证与瘀血相随,瘀血内阻可导致或加重消渴病的各种症状,故消渴病症的实质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13]。《儒门事亲·三消论》有“内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固,不能随气上布,是以消渴”; 《血证论·瘀血》中论及“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不相离,内有瘀血,故不通,不能载水上升,是以发渴,瘀血去则不渴矣。”说明瘀血既为消渴病发病重要机理,即瘀血可以导致消渴,且瘀血也是消渴证候,瘀血生成后可阻滞于经脉,影响气血生成和输布致口渴、多饮、多尿及肢体痹痛麻木、皮肤瘙痒、胸中烦闷、腹中痞块、后背疼痛及癃闭、遗溺等。
消渴属于全身津液代谢失调和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果气血输布受阻于心脉则可致胸痹心痛(冠心病:现代医学有糖尿病等于冠心病的学说);阻于肾络水道则出现水肿;瘀阻目络,精血不能上荣于目则视物昏蒙,发为白内障、雀目;阻于经络关节,肢体经脉失养则麻木不仁,甚则坏死而成脱疽;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失于濡养,常见患者肌肤甲错、瘙痒,毛发不荣,甚则营卫不行而见皮肤疔疮肿毒等。周学海《读医随笔》中说:“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 消渴病久之多见面色晦暗,舌有瘀斑、瘀点,舌下络脉迂曲等,说明瘀血是消渴病病程中重要的病理因素,且贯穿消渴病始终,为消渴并发症产生的基础[14]。
中医治疗消渴强调的是整体观念,无论是汤药内服还是运用针刺推拿等手段,目的就是疏通经脉,保持气血津液输布流畅而改善微循环。临床上DM血瘀证可兼见阴虚、气虚、寒凝、气滞、痰阻等症状,在运用活血化瘀法时,根据血瘀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等,详析病情,辨证施治,谨循“血以和为贵,通而勿伐”的原则,通补并行,标本兼治,达到改善微循环目的,以取得上乘临床疗效[15-17]。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消渴患者时,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均要查看其舌下静脉,发现消渴患者舌下静脉没有不瘀滞的,许多发病初期且年龄较小的患者也呈明显瘀滞,据此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多选用黄芪、丹参等药改善微循环收到较好临床疗效。另外,中医治疗消渴病不仅有丰富的药物疗法,而且还有行之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如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消渴病患者饮食宜忌等[18],这些疗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机体气血调和,微循环通畅。所以,消渴病的中医治疗不是只考虑何种药可以降糖,而是采取个体化整体调治,尽可能恢复脏腑的气化功能,使全身经络通畅,气血冲和,消渴痊愈也。现代医学提倡科学运动降糖为DM综合治疗措施之一的主要机理就是改善微循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消渴为患则机体微循环障碍明显,中医理论对消渴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和科学性,并能很好地融合现代医学,表现出一定的临床优势。但因其历史和学科发展的局限性,仍有许多机制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消渴病与微循环障碍(瘀血)密切相关,从微循环角度对消渴患者进行微循环障碍客观观察和评估,有助于患者病情分析,并及早使用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中药、西药,对于稳定和提高临床疗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另外,中医以“治未病”和整体调理为优势,应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多角度多靶点提前维护好微循环,减少疾病的发生,而对消渴患者不单以降糖为目的,培养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举措。
◀
本文作者简介:
喻秀兰(1965-),女,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主要擅长诊治人体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1 喻秀兰.中医对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认识和治疗[J]. 微循环学杂志,2013,23(2):5-6,9.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07.
3 田 牛,修瑞娟.微循环障碍与相关疾病[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1.
4 刘明明,李炳蔚,王 冰,等.微循环功能障碍与糖尿病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20(5):471-473.
5 庞宗染,苏晓慧,刘祖涵,等.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988-989.
6 袁申元,武宝玉.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J].中国微循环,2000,4(2):73-76.
7 祝谌予.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病例报告[J].新医药学杂志,1978,(5):8-9.
8 刘新正,刘红丽,涂学亮.243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 213-2 214.
9 喻秀兰,郑厚玮.微循环与气血理论关系探讨[J] .微循环学杂志,1998,8(3):48.
10 赵志明、刘波玲、张亚军.消渴(糖尿病)病因病机古文献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1): 126-128.
11 唐年亚,张 岳.脏虚络痹识消渴[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65-64.
12 张永杰. 从瘀血论治消渴[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22(4):10-11.
13 回学英,雷 慧,杜会博,等.微循环障碍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现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2 996-2 998.
14 王 旭,徐奚如.瘀血与消渴病关系探析[J].吉林中医药,2011,31(4):279-281.
15 李永华,韩裕璧,崔淑玫,等.消渴中医治疗概述[J].中医药信息,2013,(4):151-153.
16 温司炯,吴红丽.从瘀论治糖尿病[J].光明中医,2013,(28)12:2688-2689.
17 许成群,李中南,周元平.糖尿病“瘀血阻滞”理论及其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2):290-292.
18 栗 明,栗德林,张 敏,等.消渴治疗源流考[J].中医药学报,2015,(38)4:8-10.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首届北京国际神经变性病学术大会于10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吸引了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及神经学领域同仁齐聚一堂,聚焦神经变性病热点、焦点和难点进行研讨,并展示了该领域新技术、新理念和最新进展。共500多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于2016年8月成立了重症专业委员会,12月将成立老年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1月还将成立消渴专业委员会,并计划2017年再筹建两个专业委员会,可能成为旗下专业委员会最多的全国省级微循环学会。
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武汉 430074
本文2016-09-10收到,2016-10-31修回
R255.4;R331.3+5
A
1005-1740(2016)04-0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