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梅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两版高职高专美容中药学教材比较与分析
郑红梅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其结果直接与教学质量相关,所以,把握人才培养的大局和目标是教材编写者的首要任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专业,与之配套的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相对滞后。通过探讨新旧两版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中药学教材的优势与不足,对新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议,以适应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教育发展。
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中药学;教材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纳入高职高专招生目录,经省教育厅批准2009年我校开设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但对应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却很滞后。2010年5月,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规划下,人民卫生出版社首次出版《美容中药方剂学》,作为高职高专美容技术专业的指定教材,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美容中药学,简述美容中药的定义、起源及发展简史,美容中药的研究趋向与优势,系统介绍美容中药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按美容中药的主要功效收载325味常用中药[1]。笔者从事美容中药学教学工作,现就教材这部分内容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比传统的《中药学》教材,《美容中药方剂学》在内容的编写上,最大的亮点是对部分在美容方面疗效确切的药物,以知识链接的方式引入前人美容经验和新近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美容中药学内容。如:栀子,具有泻火除烦之功,用于治疗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证。《本草纲目》记载,主治“面赤酒疱齄鼻”等损容性疾病,根据其性能功效,现代美容以山栀粉调敷用于治疗痤疮、酒渣鼻、口舌生疮等症。知识链接中除了损容性疾病的治疗外,还增补了部分美容保健内容,如黄芪除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之功,还有驻颜、泽面、轻身的保健作用,对气血不足、体衰年老人群的面容憔悴、毛发枯槁、肥胖症有养护调理作用[2]。
该版教材总的特点是更注重权威性和理论性,但因其受众主体是医疗美容技术这个新兴交叉性专业的学生,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限制,我校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到美容机构从事生活美容、化妆造型、美容顾问、化妆品营销等职业,到卫生医疗机构从事医学美容工作的比例极小。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以及教学中明确专业定位非常重要。由于该版教材编写处于摸索创新阶段,围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偏于保守,内容过分注重中药的传统功用,功效也完全遵从国家药典,美容功用知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虽增加“知识链接”板块,但也仅以小字形式在相应的中药功用末尾处少量呈现。而且,知识链接内容虽然涉及部分药物的美容作用,但是用于支撑药物美容功效的现代理化成分、美容机理内容不足,学生了解到的美容知识碎片化,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014年7月,第二版《美容中药方剂学》面世,在内容编排上有了较大突破,仍以其上篇美容中药学为例,简介如下。
学习要点引导学生先对本章内容建立总体认知,带着疑问去学习;同时章前导学也是各章的知识要点,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头绪不清,抓不住重点。
2.1增加趣味性轶闻与典故
新版教材在收录这些经验方药的同时,增补了趣味性内容,如“慈禧太后美容术”“生姜轶闻”“花椒轶事”,使教材内容具有可读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其认识到中药在美容方面的应用既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2.2适时引入课堂互动和案例分析
课堂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整个环节以启发、探究、讨论等为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如红花活血祛瘀,用于女性血瘀气滞型黄褐斑,通过病案分析和讨论,学生不但能学以致用,而且形成了一种认识,即中药美容是由内及外的过程,除少数外用类美容中药具有局部美白滋润修饰作用外,很大一部分中药美容植根于其传统功效,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通过调理人体脏腑和气血,以内养外,标本兼治,美容效果持久稳定。
2.3涉及现代药理研究及美容研究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既要传承前人的经验,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美容中药学引入现代中药药理知识是必然趋势。比如,针对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的山药,新版教材中介绍因山药含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提高人体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由此,学生不但知道山药能抗衰老,也知其作用依据。
在强调中药治疗应用的同时,也强调其在美容方面的实用性。如甘温补益精血的熟地黄,在“适应证”板块,除了用于血虚诸证之外,也用于须发早白、皮肤皲裂、黑眼圈等;川贝母清热化痰可用于痰湿结节型痤疮;黄芩清肺火及上焦实热,可用于痤疮、酒渣鼻。这些内容的出现,在编写体例方面是一次大的尝试和突破。
课后复习题与章前学习要点的编排相互呼应,是专门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设计的,是课本知识应用的有效载体,通过它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所学知识;复习题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后重返课本,重视习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本教材建设集纸质教材和网络增值服务的立体化教材服务为一体[3]。网络服务以教材为基础,是附加在教材上的增值服务。对学生而言,从教材的文字信息延伸到网络服务,可以拓宽知识面。而且,书网互动还可以实现教材使用者之间的实时交流,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通道。
总体而言,第二版教材的特点是更注重实践性和可读性,淡化理论,强化实用,较首版教材迈出了一大步。关于教材后续建设的思考,笔者建议如下:
(1)调整药物排序。各章美容功效及应用明确的药物排列靠前,进行重点讲述,将美容方面较少涉及的药物排列靠后,简要介绍或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以突显重点,主次分明。
(2)扩充并精选美容中药的文献资料。不断发掘、整理具有美容治疗与保健作用的中医药文献,丰富教材内容,传承中医药美容的优势和特色。
(3)增设“方药举例”板块。对出现在古代文献或者是近现代期刊上,被证实美容疗效确切的中药,介绍其原方配伍、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4)增设“药理研究”板块。紧跟现代美容中药的实验研究步伐,使美容中药的应用推广有理有据,并就易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学成分作客观陈述,避免不良反应。
美容中药学除了在教材建设上明确专业定位,对教师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跨学科学习、培训、进修,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教育发展。
[1]姜醒,苑光军.高职高专《美容中药学》教材建设之现状及展望[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4):1208.
[2]黄丽萍.美容中药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黄丽萍.美容中药方剂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G423.3
A
1671-1246(2016)21-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