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都安县大兴镇梅珠小学 潘爱宁
2016年,桃李满天下的莫振高校长,成为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用一生来诠释了对教育的热情,对学子们的关爱,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能像莫校长那样的好老师,毕竟不是很多,特别是现今在农村工作的年轻教师,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一生呢?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年轻教师不断转行或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吸引。乡村学校教师的缺失,成为了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那么,如何留住农村教师?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往往担负多重角色,变成“万金油”,同时又要养家糊口,负担重、压力大,可是获得的待遇又低。国家、社会、家长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又那么高,面对严峻的生存状况,往往就会有人选择离开,到“另一棵树”上去。
李克强总理指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而是教师。”要发展和改变乡村教育,必须要下大力气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留住人,更要留住心。让他们乐于扎根山区,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众所周知,农村教师工作量非常大,目前城乡教师工资差距很大,农村工作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可是农村教师工资并没有体现出工作的艰苦。现在国家启动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教师的生活,稳定了他们的情绪,但这还远远不够的。虽然一个月多几百的边远山区补贴,但与城市学校教师的待遇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城里工作的教师是不愿意下到农村教书的。只要有机遇,农村教师会想办法到县城或市区学校教书。在国外,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吸引教师去乡村教书,农村教师的待遇要高于城市学校教师的待遇,而且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呢?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多向农村教育倾斜,确保财政保障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只有真正做到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农村教书,促使农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经调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转行,其中一大原因是失去最基本的尊严。教师的社会地位太低了。社会多元化,人们的思想也多变,一些人认为“当老师还不如当老板”好。随着中专生取消分配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读书无用论”再一次在农村蔓延,农村很多家长不愿送孩子去读书;还有许多农村孩子早早辍学,到外地打工挣钱的现象。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是家长求着老师管教好孩子;现在到反过来,老师要求着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来读书。教师不敢再严厉要求学生学习,严厉要求他们遵守学校纪律,就怕一不小心有些学生跑回家不读书了,老师还得亲自上门“负荆请罪”。有可能因“巩固率”不达标而受到上级的批评指责,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农村家长也不如城区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农村教师,他们没有感到自己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是越来越感到自己是最廉价的保姆。本来理想和现实差距就大,还要失去最基本的尊严,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会选择离开,到城里去,到更广阔的空间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政府应该不断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老师获得社会的价值认同,赢得家长、社会的尊重,才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起码能让教师能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找到一丝的欣慰,甘愿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这些可爱的乡村孩子的身上。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无论城乡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的基础教育不均衡,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学校危房主要在农村,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于城市,原本更需要扶植的农村教育得到的资源远远少于城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硬件设施陈旧、短缺;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手段单一,致使教育内容流于形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那么,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努力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政府的统筹。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植力度,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应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教育资源方面实践整体平等原则,促使教育资源倾斜流向条件较差的学校,特别是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缩小同一层次、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逐步做到对学校的投入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占地面积、基础设施都一样。在办学条件上,制定出统一的合格标准,让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当然,这必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教育:农村让城市更向往。那样的话,在哪里都会是教育的春天,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教师“跳槽”,流失了。
职业信仰是一个人生命和职业的力量。有信仰,生命才会厚重,职业才有精神支柱。它源自内心的呼唤与价值认同。应创造条件,为农村地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获得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坚定职业信仰,坚信教师对国家,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师德是教育的根,是教师的魂,上所施下所效也。要重视加强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性、连续性地狠抓落实,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不被艰苦条件吓到,能够用良心做教育,用大爱做小事,做好自己该做、能做的事;为幸福而教,给学生带来美好幸福,给自己及家人快乐幸福。
总之,发展农村教育,首要在于教师。要提供与创造良好的条件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心在哪儿,爱就在哪儿,教育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