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肠系膜囊肿的临床观察

2016-03-13 13:21:12宋其君
当代医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乳糜肠系膜囊肿

宋其君

CT诊断肠系膜囊肿的临床观察

宋其君

目的 观察CT诊断肠系膜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肠系膜囊肿患者的CT图像,将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CT诊断结果与CT表现。结果 单房囊肿8例,多房囊肿4例;小肠系膜囊肿6例,囊肿浆液性3例,结肠系膜囊肿2例,乳糜淋巴液性1例;CT扫描可见多数肠系膜囊肿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椭圆形囊肿,壁薄,无结节,囊肿直径大小略有差异,病变平均大小为(8.3±1.6)cm,囊肿内呈均匀水样密度影,大面积囊肿约占整个腹腔。结论 CT检查可提升肠系膜囊肿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肠系膜囊肿;CT诊断;病理诊断;临床表现

肠系膜囊肿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罕见的腹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再加上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12例肠系膜囊肿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观察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山东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肠系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58岁,平均(32.6±7.7)岁。患者均通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其中5例患者经外科检查于腹部可扪及活动性肿块。

1.2 检查方法 选用西门子Somatom Spirit双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诊断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进行扫描;患者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时从肘静脉高压注射非离子对比剂80 mL,注射速率为2.5 mL/s;扫描参数:120~150 kV,120 mAs,层厚6~8 mm,重建层厚5~10 mm;双期扫描动脉期延迟25~30 s,静脉期延迟65~80 s[2]。

2 结果

12例肠系膜囊肿患者中,单房囊肿8例,多房囊肿4例;小肠系膜囊肿6例,囊肿浆液性3例,结肠系膜囊肿2例,乳糜淋巴液性1例。CT扫描可见多数肠系膜囊肿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椭圆形囊肿,壁薄,无结节,部分患者因感染出现不规则钙化壁,囊肿直径大小略有差异。病变大小为4~12 cm,平均(8.3±1.6)cm。囊肿内呈均匀水样密度影,大面积囊肿约占据整个腹腔。

3 讨论

3.1 肠系膜囊肿的病因病理 肠系膜囊肿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统一说法,一般认为与淋巴系统辨病或淋巴系统先天性异常相关,多因异常影响、外伤、感染等激发[3]。该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可发于小肠系膜、空、回肠系膜、盲肠、横结肠以及乙状结肠系膜内,其中小肠系膜的发生率最高。囊肿可分为单房囊肿和多房囊肿两种,单房囊肿较大,囊壁薄无张力。根据内容物的差异性,肠系膜囊肿有可以分为乳糜性、浆液性、多成分性、多囊性四种形态,其中以乳糜性、浆液性最为多见[4]。在肠系膜囊肿的活跃期间,囊肿的内容物会增多,于重力牵引下对肠道内膜造成牵引性拉伤,这是造成患者身体疼痛的主要因素。也有研究表明,过大的肿块会对周边的内脏造成一定的压迫例,进而引发占位效应,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5]。

3.2 肠系膜囊肿的CT表现 CT扫描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的新生代影像学诊断技术,检查过程中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实现了影像的三维立体定位,操作者可任意旋转,直观对病灶的各个方位进行全面观察[6]。通过CT扫描,肠系膜囊肿的发病部位、病灶结构、病灶形态及其附近组织的解剖关系均可以清楚显现,这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肠系膜囊肿的CT表现多为腹腔内肠外囊性低密度影,单发较为常见,多为椭圆形、类圆形,囊内为水样密度影,囊壁相对较薄且光滑、均匀,无壁结节,增强后囊壁与囊腔无强化,病变体积变化时会进行活动性推移,进而压迫附近的肠管引起肠梗阻[7]。肠系膜囊肿伴感染时,囊腔内所含有的蛋白质与细胞成分会导致囊内的密度上升,囊壁也会因为炎性渗出,病灶附近也会有片状、云絮状渗出,进而粘连于周边组织上[8]。

3.3 肠系膜囊肿的CT诊断要求 在应用CT扫描仪进行肠系膜囊肿的诊断时,应认真与其他腹部囊肿的诊断区别开来。大网膜囊肿由于壁薄、张力小,通常不会对肠管形成压迫,肠管也不会产生变性;卵巢囊肿处于附件区,内容物无强化;胰腺假性囊肿常见于有外伤史或胰腺炎病史患者中,增强后无强化;腹膜后囊性畸胎瘤囊壁后,内容物密度不均匀,检查时较不易混肴。

综上所述,因为肠系膜囊肿发病初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不大,因此对该疾病的早期认识非常重要。CT检查可显示病变的发生部位、结构特点、并发症等情况,对病变的定性与定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9],能有效提升肠系膜囊肿诊断的准确率,为手术的治疗方案与疗效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1] 苏占亮,刘连杰,包凤英,等.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囊肿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2):96-98.

[2] 李乐,武林枫,王刚,等.肠系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6):469-471.

[3] 李康军,王小英.CT诊断肠系膜囊肿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2, 33(7):1445-1446.

[4] 景国亮,蒋梅,曹俊,等.肠系膜囊肿的MS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3,33(12):73-74.

[5] 王洁.超声诊断肠系膜囊肿[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1160-1161.

[6] 于超.27例肠系膜囊肿患者的CT诊断资料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390-2391.

[7] 汪仕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特点[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5,18(4):331-333.

[8] 姚红法,毛新峰,宋鹏涛.肠系膜囊肿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3):427-430.

[9] 胡胜相.CT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6):9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030

山东 271103 山东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宋其君)

猜你喜欢
乳糜肠系膜囊肿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46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3
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海南医学(2015年6期)2015-03-19 14: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