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广雅实验学校 何惠君
赏识教育可以使孩子们热爱学习,善待生命,学会感恩和回馈,并勇于承担自身的义务和责任;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们克服心中的阴影,形成健康的心态,会使学生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给予孩子的赏识教育太少,我们应该改变自己,成就对孩子的赏识。
因为我们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全班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他们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习时,每个学生作为个体就不会介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了。比如我们可以开个班会让班里每个人说说自己犯过的一个错误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他们会将错误看作是从同学们那里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他们实际上学到的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感到骄傲。当你弄清楚学生是怎样的人、鼓励他们把错误看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并相信他们有能力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时,学生们就会知道你爱他们;当他们感觉到你在倾听他们,并认真对待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时,他们就会知道你爱他们;当你足够尊重他们,让他们参与作出决定的过程时,他们就会知道你爱他们;当你在一种鼓励解决问题且没有威胁的环境中,帮助他们理解其选择带来的后果时,他们就会知道你爱他们。老师们外化出的这份关爱中包括理解、 信任、支持和呵护,外化出的关爱作为赏识的演变,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个接触过赏识的学生。
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讲过“所有的观点从提出者的角度来看都是正确的”。
如果你根据自己的假定对待一个人,你不仅可能错失了解他们的机会,还可能会因为在不经意伤害他们的情感而损害彼此的关系,我们应努力去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只要你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他们就会告诉你很多。
很多老师确实关爱自己的学生,但孩子们却得不到这种讯息。正如我第二年工作时,与学生有着严重的冲突,但我无法理解学生们对我的敌意。有一次有一位老师听完我的课后,对我说:“你是在试图用喷灯扑灭一个小火苗,你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语调及其对学生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啊,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年少气盛,每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我就冲他们大喊大叫,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他们,这无疑加重了学生对我的敌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语气之后,我决定把喷灯扔掉,作出相应的改变,之后的课变得顺利多了。尊重带来尊重,不尊重会带来不尊重。当学生做出不尊重的行为时,我们也该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
老师对学生们抱有高期望,并相信他们的潜能是很重要的。然而,如果这种潜能变成了标准,并且因为他们没有达到这种标准就对他们做出负面的评判,你就会让他们丧失信心。比如,“我期望你能更成熟。我想你会更负责任。我期望你成为你哥哥那样的学生。”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而不要只是期望。当你很快地肯定一个学生在潜力或成熟方面取得的任何进步时,你就会鼓励他们。当你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你就会让他们丧失信心。例如,有个从来不冒险问问题的学生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与正在讨论的话题无关,你可以肯定这个学生问了一个问题,而不是批评他或她没有集中注意力,然后,要问这个学生对正在讨论的话题是否有什么话要说。再如,对于作弊的学生,你可以肯定他们想得一个好分数的愿望,然后,请他们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其他方式。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中说得好:“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他们怎么不明白,正是因为他们想树立他们的威信,他们才反而摧毁了他们的威信。”我们做老师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学生的尊重,但当老师忘记孩子们不是成熟的成年人,并期望他们像成年人一样思考和行动时,就会说以“应该”或“应当”为开头的话,或者会用生气的语调来说话,这给孩子们造成的内疚和羞辱,而不是支持和鼓励。当你尊重学生时,你会认可你和你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而批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不要说:“你知道这个课题的要求。”要说:“你对这个课题的要求是怎么理解的?”那些阻碍沟通的说话方式会给老师和学生造成同样的挫败感,当你改变说话方式,把学生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你就会发现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
改变自己,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用尊重赢得学生的信任,用我们的学识和经验引导这些成长中的孩子们学生做人立事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身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单单要善于用赏识的目光看待班级中的学生们,也应该让自己的学生们学会赏识别的人或是物,又或是一片风景。这种赏识的目光可以教会学生们什么叫感恩,什么叫美好,什么又是看阔的胸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如果一个学生能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同学,用赏识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朋友,他在班级中就会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就会比较的高,也都会喜欢和他交往,渐渐地善于运用赏识心态和赏识眼光的学生就会成为班级中的核心和领导人物。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做到爱容易,但是实现赏识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赏识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它来自于老师内心深处对学生的关爱、呵护和支持,赏识是各种正面感情的集合体,它是一座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它是彼此之间精神交汇催化剂和肥料,老师们如果能改变自己,定能成就赏识,定能带领学生们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