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讨

2016-03-13 07:07:27刘畅阎贺静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科技微生物学

刘畅 阎贺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应用型大学《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讨

刘畅 阎贺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本文根据高等教育理念和食品专业特点,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三方面探索构建《食品微生物学》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的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

食品微生物 教学模式 设计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与生产实践、科研结合非常紧密。目前,国内地方院校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大同小异,不同的学校各有特色,在培养方向上各有侧重。

我校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体系体分为三部分内容: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实习,其中理论课为食品微生物的基本理论教学,实验课和课程实习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三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结合紧密。我校正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应用型院校重在“应用”二字,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现状:随着食品专业的不断发展,《食品微生物学》的专业理论也有纵深的发展,目前,《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理论与实验教学相脱节等现象,如实验内容过于简单陈旧、实验与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等。有些教师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因此,该课程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要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也应注重实践环节。

一、精讲理论知识

按照我校食品科技学院的教学计划安排,《食品微生物学》分为微生物学与食品微生物学两部分理论,由于该课程是很多院校的考研科目,要求教师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在教学中,除了精讲理论知识外,也要介绍学科的前沿知识。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多举实例问题,突出该课程的实用性。

二、理论授课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

在课上可以采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形式,调整课堂内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学习任务发放到课程网站上和QQ群中,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多采用提问的形式教学,引导学生内化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后布置应用型的作业,如:酸乳中乳酸菌的作用、河北昌黎地区特色葡萄酒酵母的分离和鉴定等,这类题目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利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网站的教学平台或QQ群在线答疑,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考试方面改变现有的考核方法,可以要求学生撰写食品微生物相关的综述或做ppt进行专题汇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意策划以及表达能力作为该课程的部分成绩。

三、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我校增加了实验课的比重。实验课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微课是一种在线学习资源,教师可自主设计、拍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并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能大大提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实验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的基本技能,包括消毒灭菌、分离培养、染色观察、镜检计数等内容。在实验教学安排上围绕这些操作技术展开,不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加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做到趣味性和应用性兼顾。此外,要求学生的实验报告必须写实验总结,而不是简单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四、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实习安排在理论课和实验课完成后进行,此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利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夯实学习效果。

我校对该课程安排7天的课程实习,根据实验室条件和实际应用确定实习的项目,如: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和种类分析;如水果表面耐热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土壤中分离纯化苏云金芽孢杆菌,牛乳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测定等。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内容,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校坚持开门办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已与内蒙古伊利集团公司、蒙牛集团公司、朗格斯酒庄酿酒公司、中粮华夏葡萄酿酒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可安排学生到这些平台参观学习,也可定期安排企业的专家来校做报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总之,我校《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性改革,使教学方法更多元化,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践,实验课的比重更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李宏. 改革教学内容,促进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的培养. 微生物学通报,2016, 43(3):671-678

[2]胡仲秋,李忠宏,傅虹飞等. 食品科学专业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35) : 364- 366

[3]高文庚,李平兰.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微生物学通报,2012, 39(1): 111-116

刘畅(1979-),女,博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IL201401)。

猜你喜欢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科技微生物学
《食品科技》杂志社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藜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26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河南正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2
关于食品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
研讨式教学在不同层次食科类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9:49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