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朴春红 刘俊梅 于寒松 王秀娟 杨锐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团队为提升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团队运行管理模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14-02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开始鼓励创新团队建设,2007年提出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并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教学团队是建立有效合作机制的有力保证,已经成为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自2012年以來,团队以食品微生物学为核心课程,包括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艺原理、乳品工艺学、食品卫生检验学、分子生物学、酿酒工艺学等课程,组建了食品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师创新团队。团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团队运行管理模式,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产、学、研”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团队结构明显优化,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地方企业方面成果显著,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校特色的教学团队建设新路。
一、团队建设的目标
以食品微生物学为核心课程,开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系列课程的教师团队建设,加强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相关的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以教学课程为主体,结合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利用教授课程内容相关性和科研方向一致性条件,利用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团队优势加强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型特色创新团队,促进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和办学能力提升。
二、团队建设的内容
1.调整食品微生物系列课程的课程结构。课程是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元,基础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核心任务。建立食品学科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要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拓宽专业口径与柔性专业方向,加强基础与强调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专业品牌,设置与市场对接和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内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根据课程内容共同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更合适。通过共同探讨学科研究进展,讲授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兴趣,配合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相关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共同研究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团队的建设模式研究。以教学课程为主体,结合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利用教授课程内容相关性条件,加强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相关的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利用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团队优势加强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建设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更好地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团队建设方法和实施
1.以吉林省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问题为前提,不断优化授课内容、课程体系。为了提升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团队先后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团队教师既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提高,也积极发展新专业,并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对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使新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保持整体性的同时,兼顾前瞻性与动态性。目前,团队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侧重于食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增加了食品加工过程中以及贮藏、销售过程中微生物引起的安全性等内容,同时增加了食品微生物相关的毕业设计内容。
2.通过团队合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广泛,涉及多个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组教师的研究方向采用分章节轮流授课的形式,不仅将微生物学知识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联系起来,将新近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学科前沿知识,而且每个教师结合自己具体的科研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采用讨论式、换位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式,促进主动学习;对于学生们容易掌握的部分课程内容,安排学生自学,等等。
3.利用好实践基地,提高团队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食品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为了提高团队教师教学水平,团队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利用学院自有的中试车间和董事会办学条件,经常进行生产实践,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指导。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获得了第一手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团队教师已经熟练掌握了酸奶发酵工艺、啤酒发酵工艺、乳酸发酵工艺等。
4.加强教学团队科研能力,科教相长提升教学水平。团队有资历的教师有计划地带动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或承担相关科研课题,特别是与教学相关性较大的研究课题,使得年轻教师在科研工作获得收获的同时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大长进,从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上培养青年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平台建设支撑教学,目前团队建有吉林省食品生物制造科技创新中心,中心为团队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向所有团队教师及其研究生开放使用,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团队教师开展了经常性学术活动,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学术报告或读书报告;利用科研经费为青年教师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机会,通过交流,一方面丰富了团队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视野,另一方面可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5.加强国内外访学及学术交流,发挥团队优势。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访学和学术交流,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最新发展,利用团队优势,为青年教师提供国际交流途径及资金等帮助。目前团队教师有1人获得日本博士学位,4人到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年以上的访问学习,另外1人正在美国访学。每年平均有3—5人次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20人次参加国内学术和教学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有效提高了团队教师的科研及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优势。
四、结束语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有效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可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实现了资源整合,保证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相关性,有利于教学水平提高。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不仅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和涉及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相关科研领域。目前团队成员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几乎都与微生物学内容和相关技术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科带头人、整合科研方向、培育特色学科、促进学科交叉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并催生重大科研成果,对于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和办学能力具有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9.
[2]向兴华,杜娟.建设一流创新团队加快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22-26.
[3]孙晶,杨爱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网友世界,2012,(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