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内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为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工作环境污染、情绪波动及过度疲劳等因素均可能引发该病症,因此发病率较高[1-2]。目前针对该病症主要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但是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3]。本院依据现阶段医学临床前沿理论,于2012年开始在急诊科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法,效果确切。现将本次研究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兹述如下。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诊断确诊。排除鼻面部畸形患者,剔除入院昏迷不醒者及呼吸骤停者,张力性气胸患者、心血管系统不稳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均不予纳入。一般资料:男27例,女23例;年龄23~73岁,平均(48.7±5.6)岁;合并症:17 例高血压及12例糖尿病;发作诱因:29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例为接触过敏原,剧烈运动或情绪剧烈波动共计10例,过度疲劳2例,原因不明者2例。于患者或其家属知晓研究情况并签署同意书前提下依循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于性别构成、年龄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在送入急诊科确诊病症之后即刻给予吸氧、镇静、扩血管、糖皮质激素、强心及、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对于合并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24 h心电监护。观察组于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向上抬45°,根据患者面部选择合适鼻面罩,通气模式设定为自主呼吸 /时间切换(S/T)模式,频率为18~20次/min,氧流量为3~5 L/min,吸气压力由初始5 cmH2O逐步调整为20 cmH2O,呼气压力控制于2~5 cmH2O,吸氧浓度控制于40%~50%为宜,3 h/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周。
本次研究以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pO2)为观察对象,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消失,听诊肺部啰音消失,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呼吸顺畅;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听诊肺部啰音减少,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显著好转,呼吸趋于正常;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抑或患者病情加重[4-5]。将①和②计入总有效。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检验方法采用t/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4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和SpO2该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32.0%,前者显著少于后者,两者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情况 (±s)
注:1)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阶段 PaO2/mmHg PaCO2/mmHg pH SpO2/%对照组 25 治疗前 52.3±9.2 70.3±5.4 7.3±0.1 73.3±3.0治疗后 72.3±8.4 57.4±2.4 7.4±0.1 82.9±2.7观察组 25 治疗前 52.5±9.91) 70.5±5.21) 7.3±0.2 73.6±2.81)治疗后 91.4±7.22) 36.2±3.62) 7.3±0.3 95.7±3.5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例(%)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为急诊临床常见病症,需及时通过插管吸氧、补液和纠正酸中毒等措施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其呼吸衰竭症状。但是既往研究已经证实[6],这种常规对症治疗方案联合运用并不适用于所有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部分患者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并发气道内广泛痰栓,加重呼吸衰竭症状。故而选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为当前急诊重症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该种治疗法主要依托于BIPAP呼吸机的特性,同常规给氧不同,无创正压通气并不需要进行器官插管操作,因此可减少患者不适感。同时,患者在自主吸气时呼吸机会随着其吸气频率和程度提供较高的正压以克服气道阻力,降低氧耗,减少呼吸做功,由此可达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目的。此外,在患者呼气时,呼吸机会依据患者呼气频率和程度提供一定的正压以减少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预防气道萎陷[7]。如此综合作用,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吸气和呼气消耗,缓解哮喘症状,改善呼吸衰竭体征,纠正低血氧症和高碳酸血症,达到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PaO2、PaCO2和SpO2该3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经治疗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谢红伟等[8]研究结论一致。提示说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加速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进程。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后者(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由此可见,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预后,安全度较高。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法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优势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且应当明确的是,该种治疗法操作简便,适宜于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和普及。
[1]周乐清,陈涛,刘玉金,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65-66.
[2]毛锐.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12):929-930.
[3]王琳,张芸.成人重症支气管哮喘整体化护理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227-229.
[4]李晶,卓宋明,孙俊生,等.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5):702-704.
[5]赵美芳.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动脉血气指标及最高峰流速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34-35.
[6]甘乐文,刘辉,张睢扬.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4):267-273.
[7]焦淑芳.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ICU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6):75-77.
[8]谢红伟,岳莉莉,昝国欣.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呼吸道狭窄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6):6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