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璇
摘 要: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的社会弊端由来已久,而“素质教育”的口号亦随之喊了多年。不过,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真正起大作用了吗?或者说素质教育真正在大范围内实施践行了吗?恐怕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作者认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正视的问题。并从一个教育工作从业者的角度,从教育公平的实践举措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建设角度,展开条分缕析,并在此基础上建言献策,探讨这一重大而严肃的课题。
关键词: 中小学 素质教育 教育公平 人文情怀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中小学生的基数也大,自然造成就业竞争的压力大。然而,合理分化和疏导这种社会压力,可以推行一些其他的引导性或强制性的方式方法作试点,比如借鉴德国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的成熟经验等,并且高质高效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并不是只有给广大未成年的少年儿童施加超负荷的课业压力这一种途径。
根据各项数据报告显示,除了在中国排名前二的大都市——北京、上海,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并未能真正深入人心、造福大众。而传统的中小学应试教育如今已经走进了单一高压的死胡同。某些学校和家长一味追求升学率,单单以课程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水平能力的终极标准。
2015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育》。该片虽然重在英国人对自己国家大众教育的讨论,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足以引起国人对本国中小学教育的反思。
“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应该涵盖很多有长远意义的要素,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就是人文关怀。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生存压力较大,人人都向往成功,追名逐利。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少部分人因为抓住市场转型带来的机会牟取暴利,成为了“土豪”。而这种成功模式是不可被复制的,这不仅大大加剧了贫富差距,而且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
而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金钱主义”、“唯成功论”思想也浸染了本应纯真无忧的中小学校园。笔者认为,不仅整个社会需要人性的光辉、人文的情怀重建信仰,而且中小学生亟须人文关怀拯救应试教育重压所带来的种种沉疴。
虽然考一个好大学是通往孩子锦绣前程的一条康庄大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绝非唯一路径。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及外部的环境条件,不是考取名校就可以成为人生赢家的。
而且,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诚然也不是唯一的。以名利权衡一个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虽然直观简便但也显然是表象片面的。科学研究早已表明,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与金钱并无直接关联。
事实上,在保障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下,教育部门可以温和地、有条不紊地给中小学师生减负。首先,立足于教育公平的角度,使得所有教育资源都直属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二司和下属教育局等统一支配管辖。大力推进优秀教育资源的各校轮流共享,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各校轮岗轮值制,或者实行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在各个学校的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均沾、教育公平。这样可以强力有效地减轻广大学生家长争取优良教育资源的沉重负担,不仅大量社会成本被节约,歪风邪气也得到整治,发扬社会公义,人民的幸福感和凝聚力自然获得大幅提升。同时,教育公平所带来的积极长远的意义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攸关,不容小视。
从人文主义角度,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还应加强对中小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重视和强化思想品德、情操信仰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创新意识,呵护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纯真个性和志趣,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坚实的心理质素和思想基础。而要达到这样的人性化要求,就必须寻求法律底线的强有力支撑。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立法,坚决取缔各个学校假期强制收费补课的行为,尝试延迟学校的下午下课时间,将多出的部分列为自习和课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得家长的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同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严禁布置任何课后作业,彻底减轻师生负担,使得作业真正在课后完成。严格控制中学的早晚自习的时间长度,严禁学校擅自变双休日为单休日等侵犯中小学师生合法休息权的不人道行为。从立法层面全面保护中小学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积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只有实现温饱才有条件建设精神文明,只有睡足了觉减轻了不必要的压力才能奢谈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怀着人文情怀,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这是一个教育事业工作者内心深处的郑重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