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的思考

2016-03-11 12:49:15刘颖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库财政部门财政资金

刘颖

关于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的思考

刘颖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已实施十年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资金支付方式日益规范,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加强。但在改革过程中,从预算指标下达、用款计划审批、资金支付与清算各个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隐藏着一定的风险,这直接影响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效果,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动态监控体系以加强对财政资金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实现改革目标。本文从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内容、实施意义和存在问题几方面分析,提出构建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的措施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

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的内容、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是财政部门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相关财政财务管理规定,以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手段,通过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财政资金支付清算过程,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以防范资金支付使用风险、强化预算支出执行监管的管理活动。它是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实施的全过程监控,主要对付款人信息、付款金额、结算方式、预算科目、支付方式、收款人信息、及预算指标、用款计划、银行账户等信息基本要素进行监控,筛选可疑数据,通过综合分析、核查,以达到警示、纠偏、规范的目的。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通过共同建立监控工作协作机制,对财政资金支付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监控,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或不规范操作问题,保障预算执行的严格规范,对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提升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实现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目的有现实的意义。

二、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就是为了保障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支出规范、财务信息及时、可靠、完整,规范资金支付手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将导致部门财务管理薄弱,出现管理漏洞,产生潜在资金支付管理风险,从而削弱动态监控的质量与效率。国库动态监控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从根源上分析是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相关部门内部控制管理的缺失与不完善,只有各部门都建立了有效的、全面的、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真正将动态监控与内部控制的财政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是动态监控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以金财信息化大平台为依托,按照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资金支付、银行清算的指标拨款与支付清算的流程,在系统中详细记录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形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动态监控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将导致无法发挥出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优势,在灵敏度和精确度上降低了动态监控的功能,削弱了国库动态监控的系统预警、综合查询的能力。目前,现行动态监控系统功能多样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水平还不高,还没有充分的利用数据资源带来的信息化优势,未能达到高智能化水平以提升动态监控系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是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强化预算执行意识淡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强化预算执行意识不强,易出现不按规定支付方式划分标准和预算批复内容编辑用款计划,不按公务卡制度规定报销费用,不按政府采购管理规定支付采购资金,不按现金管理规定提取使用现金等现象。上述现象易造成资金支付过程中产生各类支付风险,使支付过程脱离财政监管,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与监督。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落实力度

为促进监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强化依法监控,各级财政部门应参照《中央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办法,明确动态监控的主体、内容、核查方式、违规处理等事项。根据动态监控业务环节和工作内容,制定内部操作规程,使财政部门、集中支付执行机构、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各单位监控责任人掌握监控规定,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动态监控预防、威慑、反映、纠偏的作用。

(二)采用动态监控,强化重点监控

动态监控主要以信息网络系统为手段,通过在系统中设定监控预警条件,完成对财政资金支付清算的全程动态监控。整个监控过程中采用的监控手段越多,监控范围越广,监控力度越强。财政部门应采用日常监控、电话核查、专项核查、核查通报、依法移交等手段对不同监控主、客体、监控对象进行实时监控。财政部门还应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资金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监控,提高对重点领域财政资金监控的效率效果,保障预算执行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合规透明,使动态监控在财政财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各部门间监控协作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动态监控系统发挥预防、纠偏的作用,减低集中支付过程风险的发生,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财政部门应加强涉及资金支付过程中各环节内部控制建设,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分析风险点、健全管理制度等多环节,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开展全面的内控建设,完善财政国库内部控制机制。同时,财政部门、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预算单位、代理银行等相关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协作,建立监控工作互动机制,形成一个信息沟通畅通的监控网络,提升整体动态监控的效率。

(四)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提升预警系统的使用效果

动态监控系统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资金支付各环节的信息化数据,通过系统设定的条件,将疑似违规的数据进行筛选、排查,以达到监控目的。财政部门应结合金财平台信息化建设,利用预算指标、银行账户、用款计划、支付方式、项目库管理等监控要素,设置科学、合理的监控条件,构建高效、灵敏的国库动态监控系统,提升动态监控系统的智能预警、专项资金监控、信息数据校对与分析等技术能力,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实时、精准、分析优势。

(五)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升监控水平

动态监控涉及资金支付全过程的监督,加强对相关单位、部门业务人员的制度、技能培训,有助于动态监控取得实际的效果。财政部门应加强对相关人员财政财务法律知识的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如新预算法、新会计制度、会计法、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内部控制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政府统一采购、公务卡结算等财务管理知识,强化法的意识,使相关监控责任人和业务人员全面掌握财务法规,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规范有序开展,动态监控达到实效。

(六)加强动态监控综合分析能力建设

动态监控系统要充分发挥其预防、纠偏、威慑、反映的功能,还应加强对监控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增强财政监督的力度。现阶段违规问题表现形式多样,有些具有隐蔽性,如何从现象中找出违规问题来,需要专业人员运用综合分析能力采取多种方式的综合核查,查找问题可疑点及线索。财政部门应加强动态监控综合分析能力建设,运用系统中的复合条件查询功能及多种数据分析方式进行筛选,如设计反映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特定指标的综合分析表,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财政资金支付情况;对动态监控反映出的问题和可疑点,采取电话核查、约谈走访、调阅资料、实地核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增强综合分析核查能力,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猜你喜欢
国库财政部门财政资金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财税(2021年4期)2021-07-15 08:40:32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卷宗(2021年22期)2021-04-15 01:22:17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08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34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9期)2016-07-19 04:39:18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