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

2016-08-24 02:17:41骆长琴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7期
关键词:三本会计学基础

骆长琴

三本院校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

骆长琴

基础会计学课程专业术语多,晦涩难懂,目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引起三本院校学生的求知欲与主动学习的兴趣,本文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问—想—做—评”的操作程序的指引下,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本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抛锚式教学模式

一、三本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方面

在三本院校的基础会计教学中,大多还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容易使学生放弃思考放弃创新,课堂气氛也很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大量晦涩、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并缺少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这种传统的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账务处理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实践证明,过去被动式的教学不能适应经济现代化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二)教材内容方面

(1)新名词新内容过多。基础会计对初学者来说都是全新的内容,教材中出现的新名称新内容较多,对资金运动的反映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这样对学生来写很难理解和接受。(2)缺乏对经济业务的感性认识。基础教材中从资金的筹资、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和利润分为业务都是用文字来叙述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然后根据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内容来书写会计分录,依据会计分录登记T型账户,而不是一级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从而登记各种账簿,折腾缺乏证明和描述这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学生没有完整的账簿信息,学生学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信息脱离。(3)会计核算方面也基本是理论讲授。学生并没有亲自动手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只是仅仅举例并不系统。学生只是了解账务处理流程,没有亲自动手操作,会计处理流程很快被遗忘,学完基础会计之后学生仍然对会计工作无法胜任。

(三)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习自律性差,学习效果不明显。平时就是在课堂上学一点知识,课下没有认真复习,不进行思考,不能举一反三、不能灵活应用。(2)课堂不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现在每位学生都随身携智能手机,课堂上很多时间沉迷于网络信息。而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耐心,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难以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3)思想压力大,较自卑,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针对三本院校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抛锚式教学含义

抛锚式教学是由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约翰·布兰斯福德教授所领导的认知和技术项目组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学习和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是建立在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喻为“抛锚”,问题一旦确定,每次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进行的。

(二)抛锚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抛锚式教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1)理论基础,指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2)教学目标,即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何种效果。(3)操作程序,指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当然这种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实现条件,为了发挥教学模式的效力,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必须对各种教学条件进行优化组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5)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三、“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三本院校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抛锚式”的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把基础会计教学分为五个方面,即基础会计学“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学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会计学教学实现条件和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评价。

(一)基础会计学“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遵循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在会计基本理论的指引下,在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先从实际的环境中设计问题,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问题。在实际情境中确立了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每次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进行的。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

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又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因此通过对基础会计学习,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为学习后续财务类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对基础会计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凭证填制和审核、掌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报等会计核算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专业基础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业的账务处理,并能够参与经济决策。

(三)基础会计学教学的操作程序

指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当然这种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基础会计学中不同的内容其具体的教学操作程序不一样,但总体操作程序是“问—想—做—评”。教师问:教师设计或者安排问题的情境,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也就是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寻求创意。学生做:利用写、说、演示、练习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边做边想、边做边学,从实际活动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能力。教师评:即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选取最适当的答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萌芽进入实用的阶段。

针对基础会计中,最难的部分就资产类账户用途和结构,掌握具体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其会计分录的编制问题就解决了。对资产类账务的选用及其结构,引用“阶段法”。例如存货账户的应用见图1。

图1 存货在不同阶段账户使用图

例题1.购买甲材料,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的数量10 000千克,单价10元/千克,价款为100 000元,税率为17%,税额17 000元,用转账支票支付。

问。教师设计或者安排问题的情境,本案例设计了转账支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境。

想。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学生根据原始凭证,来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上的会计分录怎样填写,学生会思考用转账支票支付,肯定是银行存款减少,还要核算材料,材料用哪个账户,没有材料的入库单,说明材料还没有入库,所以只能用“在途物资”账户。

做。利用写、说、演示、练习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边做边想、边做边学。根据以上的分析其会计分录为: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00 00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贷:银行存款117 000。

评。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账户的指引下,对学生的答案(学时编制的会计分录)给予分析和评价。

例题2承接例题1.购买10000千克的甲材料入库,根据材料仓管人员填写的入库单,材料入库数量10000千克,单位成本10元/千克,总成本100 000元。

其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100 000,贷:在途物资100 000。

在“问—想—做—评”的思路的指引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情趣,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加深对其本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问题引领式下讲授,能够启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去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听课然后轻松的解决问题。

(四)基础会计学教学实现条件

在抛锚式模式下,在老师设计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对问题的解决结果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多种教学方法或者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比如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应用不同的方法。当然这些教学方法离不开教学的硬件,比如教学多媒体,会计实验资料和会计实验室。

(1)理论教授法。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时,包括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假设和会计质量特征、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等采用理论讲授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先给学生模拟一个具体环境,然后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应用于到具体情境中,从而解决具体环境中的问题,这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会计等式时,引入生活中的一个情景。假设:某个同学毕业后想开办公司(书店),月初开业,他从朋友借来了10万元现金,用现金购书(库存商品)花掉了8万(即库存商品购买成本万元),2万元当流动资金。本月销售书的售价6万元,减掉销售书的成本4万元,用现金支付了1万元的房租费,又用库存现金支付水电、人工费等经营费用共计0.5万元,小赚0.5万元。问题:①月初资产为多少?(10万元库存现金)②月初负债为多少?(10万元欠朋友的)③本月收入为多少?(书的售价为6万元)④本月费用为多少?(已经销售书此库存商品的成本4万+期间费用1.5万)=5.5万元)⑤本月利润为多少?(收入6万-5.5万=0.5万元)⑥月末资产为多少?(10.5万元,其中库存现金10万-库存现金8万+库存商品8万+库存现金6万-已经销售商品的成本4万-库存现金1.5万=10.5万)⑦月初财务状况怎样?(资产10万元=负债10万元)⑧月末财务状况怎样?(资产10.5万元=负债10万元+所有者权益0.5万元)。

(3)演示法。教师首先对整个业务流程非常的清晰熟悉,通过自己的操作步骤演示,向学生展示业务的所有环节,然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报表的编制方面,教师首先自己亲自操作一遍,然后再借助多媒体逐步向学生们演示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边演示变讲解每个界面内容,让学生在感受业务全过程中领悟贯通各个操作步骤,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增强动手能力。

(4)案例教学法。在讲授会计技能训练时,从“筹资业务—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分配业务”,收集某实例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依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操作表现。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力性,使其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及相关模拟操作,案例教学能够促进民办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达到基础会计教育目标方面。

(五)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这种模式教学下,不能仅仅采用单一的理论知识试卷的考核方式,应以评价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全面、真实,因此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并给出成绩。建议不断的对考核方式进行完善,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见表1。

表1 三本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成绩的形成方式

四、小结

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问—想—做—评”操作程序指引下,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1]赵雪琼,王晓辉,陈普青.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

[2]马玉洁.“教学做”立体交互式会计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民办独立学院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3(7).

(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会计系)

猜你喜欢
三本会计学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
三本院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构想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26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这三本,你家有吗?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6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8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58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