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成本核算分析与控制

2016-03-11 12:49:15刘晶鑫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7期
关键词:消耗性种植业成本核算

刘晶鑫 乔 宏 郝 雨

家庭农场成本核算分析与控制

刘晶鑫乔宏郝雨

“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后,家庭农场便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国内也掀起了研究的热潮。与此同时,随着“家庭农场”的兴起,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种植业家庭农场为例,从成本核算对象和核算项目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家庭农场在成本核算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家庭农场;种植业;生物资产;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一、家庭农场的概念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2013年才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因此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成熟,还有很多问题亟需探讨和解决,家庭农场的发展与推广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试点与探索。在我国,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家庭农场的概念定义做了详细的阐述。农业部在2013年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商品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且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收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虽然“家庭农场”这一词2013年才在我国首次提出,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适度规模经营就已经在我国北京顺义、浙江温州、山东平度、广东南海和苏南等地区出现。这些实行规模经营的农户,实际上就是家庭农场的早期经营形式。

二、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自从“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后,直到2013年底,全国共有87.7万个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其经营耕种面积约为1.76亿亩,占全国总耕种面积的13.4%。据调查,在全国所有注册的家庭农场中,农作物种植栽培的家庭农场有40.95万个,占46.7%;饲养家畜家禽的家庭农场有39.93万个,占45.5%;种植和饲养相结合的家庭农场有5.26万个,占6%;另外有1.56万个家庭农场从事其他行业,约占1.8%。

在规模方面,从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农场的平均经营规模达200.2亩,是全国平均耕地面积的约27倍。其中,经营规模在100亩以内的有67.4万个,约占总数的76.85%;经营规模在100到500亩以内的有17.07万个,占19.46%;经营规模在500到1000亩以内的有1.58万个,占1.83%;经营规模大于1000亩的有1.65万个,占1.88%。截止到2015年底,河北省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共计11041家,家庭农场在河北省表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

三、家庭农场成本核算分析

农业是一个大的范围,包括种植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林业、旅游观光农业等多种类别,根据不同的种类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农业的成本核算都是核算有生命的动植物,而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其成本核算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仅以种植业家庭农场为例从成本核算的对象和项目方面进行家庭农场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

家庭农场在建立之初便涉及成本核算,在其之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核算更占据举足轻重角色,关系着家庭农场是否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因此我们要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以及核算的科目。

1.成本核算的对象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种植业家庭农场而言,其成本核算对象可按其核算对象的生长状况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来进行核算。

在家庭农场的经营过程中,收获期前的动植物都应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核算办法进行成本核算。而农产品则是生物资产成长到一定时期的成果,而不是生物资产本身。

对于种植业家庭农场而言,还应当根据其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其成本管理的要求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和重点。

对于一些播种面积大、范围较广、产量高的主要农作物进行成本核算时要实行重点而详细的核算;而对于那些播种面积少、产量低、播种范围相对较小的农作物而言,对其生产成本的核算可以采取统一核算与简化核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手续,也减轻了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但对于一种作物,虽然其收获期可能不同但必须分别核算其成本。

2.成本核算的项目

针对种植业家庭农场而言,其成本则主要为自行栽培种植的成本。而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时,可以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科目进行核算。

种植农作物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农业机具作业费和其他应分摊的间接费用(如制造费用)等必要支出,其中直接材料费主要包括种植过程中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的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的规定,核算消耗性生物资产时,应当在其收获期或可供出售时,要按照账面价值而不是公允价值结转成本。结转时直接将“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下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即可。

四、家庭农场成本管理控制

1.种植业家庭农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种植成本控制受到人为主观的影响。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种植管理环节都是依赖人的经验,人的经验的主观性很强,在技术把握程度上出入很大,极易造成种植成本的不确定性。

(2)操作技术规程不标准导致种植成本的模糊化。人们对粮食、蔬菜品种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其种植方式变得多样性,种植过程中涵盖的技术也就十分复杂,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往往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描述。因此,对其种植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一些技术用语很难达到标准化,使得我们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成本的评估测算很难做到标准化,这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3)种植成本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种植业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对象,其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生长过程,而在这一生长过程中很多成本也会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而出现。由于不确定的自然环境因素,其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4)种植成本受到市场的影响。粮食生产所需的条件不仅包括土地、人工、农资,还涉及水电和交通运输等,因此,对它的成本进行控制时也要考虑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并不稳定的市场因素也导致了控制粮食作物种植成本时的不确定性。

2.对策

(1)提高机械种植的面积,推广高效率农机的使用。大面积机械化种植不仅有利于农业机具的优化搭配和使用,从而降低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机具的使用量和投资额,对农业机具的高效率使用和低成本运行非常有利,且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保证农作物种植、治理病虫害和收割等作业环节不影响正常农时,减少农作物损失,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全面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科技下乡”工程,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给农村,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积极推广农业技术,将最新最有效的农业技术知识带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同时还要做好后期保障工作,实时掌控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劳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农民真正无“后顾之忧”。

(3)合理布局种植结构。经实践检验,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对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多样化种植。这种办法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遭遇风险的几率,不会发生因天气或市场等原因致使一种农作物减产而导致家庭农场收入急剧减少的情况。同时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家庭劳动力,以此保证家庭农场种植中成本的最小化和收益的稳定性。

(4)稳定经济市场,降低可控风险。农业不可能单方面发展,它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政府要加快出台经济政策,稳定经济发展,降低因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成本的不确定性。

[1]王卫国,朱煜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概念[J].北京农业,2013(04).

[2]郑伦卉,段禾青.关于林木资产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5(02).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消耗性种植业成本核算
如何有效防范消耗性生物资产审计风险及做好应对措施?
营销界(2019年22期)2020-01-03 06:49:44
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探析
世界家苑(2019年6期)2019-08-07 09:15:53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49:53
如何控制消防部队消耗性经费开支
经济师(2017年5期)2017-05-31 15:02:05
种植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
中国火炬(2011年1期)2011-08-15 06: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