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杰
(湖南娄底市第一中学,湖南 娄底 417000)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方向分析
李仁杰
(湖南娄底市第一中学,湖南 娄底 417000)
传统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其具备的独特互联网基因,使其拥有成本低、服务效率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类型多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很多问题,对它的核心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此,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发挥其客户数量、资金体量、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地和互联网金融进行融合,成为两者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从传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入手,进行逐一分析,并进一步得出了两者在未来可能在数据利用、客户分级、产品创新方面进行融合的大趋势。
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大数据;客户分级;创新能力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了互联网金融一个发展契机。互联网自1996年引进我国以来,发展至今网民规模已达7.1亿,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3.1个百分点,发展较为迅速。借助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的两大类产品,支付与理财的用户规模已分别达到4.55亿人次和1.0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和12.3%,在总量十分庞大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长速度。并且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有效的分析工具,更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政府的支持也推动着互联网金融的前进。2014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将之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培养经济新增长点,促进新业态发展,鼓励创新的战略位置之上*张鹏.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监管办法待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03-16.,希望互联网金融能发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优势。
而传统银行业在中国一直处于金融的中心地位,但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银行业的表内和表外业务纷纷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不仅有着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更令传统银行业担忧的是互联网金融对人们生活中金融习惯的改变,这都推动了传统商业银行自身的转型。因此,讨论目前传统银行的优劣势、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如何结合互联网金融进行未来发展,则很有必要。
2.1 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业发展
对于银行业而言,严格的监督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监督体系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中国金融业高速发展中对其的要求。我国对于银行监督的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中国金融业遵循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很可能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应对目前金融业混业操作的趋势,进而导致监管漏洞。同时,由于此前我国银行业的国家垄断,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无法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会影响整个银行业的发展。
2.2 传统银行服务边际成本较高,产品设计单一
传统银行业布局主要以线下为主,设置的机构比较多,人员也相对加多,其产品的推出与销售,需要经过的环节也相对较多,相对而言成本就会变高,效率也会相对减少,甚至经常出现服务态度不好等现象,造成了较差的用户体验。同时,由于银行利差的非市场化等原因,在传统银行业当中,产品同质化也十分严重,很多银行并不能通过服务和利率变化来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并锁定目标用户。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银行考虑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银行的类垄断体制,保护了银行的高利差,使得银行仅通过目前的产品就已经可以保持高利润。
3.1 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和服务网点
传统银行业庞大的用户数量是互联网金融业难以望其项背的。由于此前几十年的积累,各商业银行均有着自身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而目前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其他金融模式,也都要或多或少与银行业务相互联系,这都让银行的客户数量保持庞大的规模。与用户数量相匹配的是传统银行业成熟的线下渠道。传统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银行的本土化、个性化业务会更具优势。因为不同的地区有其不同的消费特色,传统银行通过多年的实践,有条件会根据不同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背景制定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服务来吸引顾客。同时其线下的处理方式,在处理不同的业务面对不同的客户时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让交易能够更好地实现。
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客户和网点,能够获得和利用的数据十分庞大和关键。这些数据直接地包含了中国企业和居民最为有效的财务信息,是信用体系建立、控制风险十分有效的指标。
3.2 雄厚的资金基础
中国传统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一直掌握着国家大量的资金。虽然预计2016年互联网金融规模将会达到17.8万亿元,但与此同时,2016年第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218万亿元,两者的资金体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样庞大的资金管理体量,无疑对于任何金融业务来说,都是最为直接的资源,是我国金融创新中不可忽视的对象。
3.3 成熟稳定的风控体系
在金融行业,风险管控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传统银行的风险管控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十分完整和成熟。另外加之银行处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下,各个项目运行相关的政策法规较为完善。这些严格的要求,保证银行的平稳运营,虽然仍然有不到位的情况存在,但比较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而言还是具有相对优势。并且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也更强,有着国家的隐性担保,使得银行在应对市场风险的时候比互联网金融更具优势。
正是由于传统银行存在的问题,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发展的机会空间,这主要源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点。
4.1 善于应用多样、立体化的新方法
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基因决定了其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更擅长使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检索等方法。比如在客户信用评估、风险管控方面,相比银行直观的资产及现金流分析,互联网公司已经能够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利用客户大量的历史交易、行为习惯等数据,更加立体化的判断,这一结果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做出更加深入、有效、合理的决策。虽然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还有待确定,但以支付宝为例,其旗下产品阿里小贷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7%,已经低于银行的1.81%。也正是由于可选方法多样化的原因,互联网金融也可以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增加了用户选择的空间。
4.2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互联网金融通过线上化、自助化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构服务的边际成本。在理财与借贷方面,因为成本收益比的关系,传统金融业在服务大体量客户时更有积极性,对一些小微型客户不太重视。这就给了互联网金融机会,可以低成本地解决普通民众、小微企业等长尾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让互联网金融实现了更大范围人群的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惠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标准化的方式,不论是处理问题还是分析问题,都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由于其植根于互联网,能够充分实现信息的开放与共享,进而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也有利于在内外部监管部门之间构建一条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搭建起多方互联互通的监管体系。
由于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部分优劣势可以互相补充,这也使得两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互相结合,成为大势所趋。
5.1 数据共享可有效地提高服务价值
银行由于客户量、交易量大的优势,拥有着非常庞大的数据基础,这在大数据时代是十分宝贵的资源。而互联网金融正是可以利用其特点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服务提升价值。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传统银行业完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提高计量风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一个动态的监控,甚至在放贷后,能实时监控贷款走向,实现受托支付。同时,在保障用户安全方面,大数据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判断出用户操作的风险性,进而帮助银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业在营销时基本采取人肉拓展客户的解决方案,这就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人力浪费,如果采用大数据进行分析,那么就能建立客户画像,借助于银行体系内存在的庞大数据,对于用户的分析会更加精确,营销就会实现精准化,为不同的目标人群设计不同类型的产品,并利用不一样的渠道进行个性化营销,在直接吸引有价值客户,提高客户体验的同时,也间接提高了银行的收益。
5.2 客户分级有效控制服务成本
在互联网时代下,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互联网业务和服务会有不一样的接受程度。通常青年群体是互联网普及的“先锋队”,中老年则相对滞后。对于不同的人群,银行应该制订不同的策略来满足其需求。举例来说,青年群体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更高,可以将他们的主要服务需求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而对于中老年而言,通过线下的柜台办理他们需要的业务也更加适合。同时,特别是对于银行的企业客户或高净值个人客户,银行可以相对应地提供更加完善的线下服务体系;而中低端的客户群体可能对服务看重程度相对较小,可以进行分级服务。如今传统银行业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应该过多跟互联网金融抢占线上市场,而要对现有的线下服务模式进行升级和系统化提高,做到区别化服务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5.3 优势互补可降低创新成本
互联网企业在科技创新并应用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而银行也在渠道营销、基础数据获取上占据主动,因此传统银行如果想在不改变我国银行管理制度的条件下,缓解自身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则必须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在客户分析、大数据开发、账户安全等领域,保持合作的关系,综合两者的长处来实现业务拓展与创新,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业务的来源,更可以有效降低创新的成本。
[1]刘自军,吕淑陶.浅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34):24-24.
[2]魏章友.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34):182-183.
[3]郑良芳.商业银行奋起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3(9):11-14.
[4]马蔚华.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优势互补将成趋势[N].人民政协报,2014-05-20.
[5]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10.13939/j.cnki.zgsc.2016.48.120
李仁杰,男,湖南娄底人,娄底市第一中学高三1426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