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凡
摘要为探讨“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的特点及关系,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太仆寺旗某初中作为试点发放调研问卷200份,通过问卷调研、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表明:样本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学业压力、攻击行为与神经质行为;低心理资本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自立顽强、乐观开朗;心理资本能够对不同问题行为提供相应的预测和解释。这些结果表明,构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与辅导模型可行。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心理资本
分类号B84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3.007
1问题提出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浪潮下产生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社会群体。据妇联进行的全国统计,我国留守儿童己超六千万。对于“留守儿童”,国内至今未有统一定义,经文献整理和研究需要,本课题采用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黄月胜和张尚晏(2015)的界定,即父或母外出打工后,将其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乡达6个月以上,由父母一方抚养教育或(外)祖父母、亲戚、邻居、同辈代为监护的儿童。这类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标签也如他们不可逆的留守经历一样,在其人生轨迹上抹不去。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现象一直是社会公众视野中的热点话题,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家庭功能缺失等,到留守儿童诸多行为问题如网络成瘾、辍学闲散、违法犯罪等,“留守儿童”在问题导向的舆论中被予以特殊关注,曾经的留守经历在社会大多数公众的刻板认知中往往与早年经历无法改变、不可弥补相挂钩,他们成为社会遗留问题的一个“顽疾”。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引入,国内一部分学者开始从积极导向的视角重新评估“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并提出了可作为的建设性观点。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是其中一个议题,即家庭处境不利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拥有的对心理社会适应具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心理能力。提升这些积极的心理能力是预防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乃至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着力点。
在上述两种导向的探讨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寻求一条积极导向的问题解决之道,通过选取试点进行实地调研,构建预防“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心理资本预测与辅导模型,该模型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提出能有效预防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心理资本预测因素,有利于对特殊心理品质的关注和提出培塑建议,从而预防问题行为发生质变。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红伞基金”(即专项服务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项目的公益组织)的支持和协助下,完成对内蒙古太仆寺旗县某初中的实地调研。该中学属于寄宿制学校,且学生群体基本符合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标准,在成长过程中有过留守的经历。
22研究工具
实地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期间结合观察与访谈,质性研究与量化评估相结合。问卷分为三大部分:个人情况、“中学生问题行为自评量表”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
“中学生问题行为自评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崔丽霞老师共同编制。两位学者在借鉴国外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思路的基础上,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编制了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学生自评、教师评定和家长评定三份问卷。三份问卷均包括学习适应不良、违纪行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神经质行为和考试焦虑行为六个常见的问题因子。经检验,问卷信效度良好,奠定了中学生问题行为评定系统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评估工作中。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由北京师范大学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黄月胜和张尚晏(2015)共同编制,他们基于大量的访谈、文献整理工作,通过对初始问卷开展预测、修正到正式施测,最终形成了25条目问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是由明理感恩、自立顽强、乐观开朗、自信进取和宽容友善五个一阶因素组成的二阶单因素模型,问卷总分、维度分与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均呈显著正相关,高分组在情绪、行为与学业方面适应水平均显著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问卷与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65~088之间,重测信度在078~085之间,信效度基本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留守经历调查、中学生问题行为自评量表、心理资本量表、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结果的呈现,结合访谈与观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留守经历与问题行为、留守经历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为有效提升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降低问题行为检出率提供预防性建议。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由心理教师现场指导和监督学生填写,收回全部问卷。其中剔除人口统计信息不完整、漏答、多答等无效问卷,经筛选有效问卷共计190份,有效率95%,能够作为代表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31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与分析
从样本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我们看到存在留守经历(父/母外出打工后,将其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乡达6个月以上,由父母一方抚养教育或(外)祖父母、亲戚、邻居、同辈代为监护的儿童)的学生占比近40%,父母双方均在外地务工的占比过半,常年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代为照看。分离年龄影响着依恋的形成和亲密关系的建立,在父母首次外出务工时学生的年龄一项中,324%的情况发生于学前阶段,396%的情况发生于小学阶段,279%发生于中学阶段。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与父母相聚的间隔在半年以上,而与父母远程沟通的频率也令人堪忧,其中104%的学生几乎很少与父母交流。
32问题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学生问题行为自评量表”选择了中学生常见的60类问题行为,题目选项分为 “没有”“很少”“偶尔”“经常”四个程度,计分时分别对应“1”“2”“3”“4”,每题得分超过“25”即认为检出该生具有此项问题行为的倾向性,得分越高说明问题行为越多,或问题行为的倾向性越强。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结果如下。
321问题行为总体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中学生的问题行为量表得分差异较大(极小值61分,极大值176分);问卷得分中间值为150分,有显著问题行为倾向的学生占总样本量的454%。
322不同问题行为类型调查结果分析
在六大类问题行为中,学习适应不良和考试焦虑行为更为显著,总体问题检出率达到了近70%,这说明样本中学生中多数感受到学业的压力,但又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规划、学习动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方法等,进一步加剧了对考试的焦虑心理。样本学生基本来自初中二年级与三年级,在当地的教育背景下,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是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的出路,这使得学业与升学带来的诸多问题行为成为值得关注的辅导方向。
攻击行为也相对突出,问题的检出率为108%。攻击行为诸如情绪冲动或行为粗鲁、动手打人、顶撞长辈、讲粗话、恶作剧、欺负同学、脾气暴躁等。样本中学生多有留守经历,在照顾方式上也以祖父母居多,隔代抚养中多以物质满足、生活照料为主,对观念、规则、礼仪教育等方面的管教相对乏少;另外,教育大环境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多在于应试,出现攻击行为倾向的学生群体较多处于边缘化地带,也缺少相关的辅导理念指导和借鉴。
样本人群中的神经质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8%,这说明问题检出的中学生在情绪状态和心境方面需要更多关注,出现该行为的学生往往比较悲观、孤独寂寞、心情烦乱、易激惹、人际敏感、躯体化等。这种情况在志愿者们的教学观察中也有发觉,尤其对于常年处于留守状态的学生,情感和亲密依恋的缺失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上述问题行为,例如,一位女同学由于从小父母外出务工后随祖父母一同生活,近一年内祖父母的相继离世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打击,与父母从距离到心理上的疏远都让她变得更加孤僻、悲观,甚至在社交上也出现了诸多障碍。
33心理资本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心理资本总体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样本中学生的心理资本量表得分差异较大(极小值25分,极大值87分);问卷得分中间值为75分,低心理资本的学生占总样本量的18%。
332不同心理资本维度调查结果分析
在五个心理资本维度中,显然乐观开朗和自立顽强的低心理资本检出率更高。自立顽强的心理品质表明少年儿童能自觉抵制诱惑,遇事能周全考虑,力求独立应对,同时,在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乐观开朗的心理品质表明少年儿童处世乐观,常往好处着想,对不悦能很快释怀,不易沮丧等。这两类积极的心理品质都对应着面临挫折的态度,样本人群的挫折应对令人堪忧。事实上,许多中学生也选择一些其他的方式逃避学业和升学的压力,如网络游戏,甚至在规划未来的时候也选择和他们父辈一样的打工之路,对前程悲观。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明理感恩的积极心理品质,其整体低心理资本检出率最低,这就代表样本人群在对待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的事情上能充分给予理解,对父母的艰辛能感同身受,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和长辈的付出。这些在调查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许多学生在谈及父母外出务工的问题时都不禁落泪,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激,能够理解父母的不易,也希望早日能为父母分担家计。
34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分析
341相关分析结果
将各类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各维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攻击行为与自立顽强、明理感恩、乐观开朗显著相关;违纪行为与自立顽强、明理感恩、自信进取显著相关;退缩行为与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和乐观开朗显著相关;神经质行为与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和乐观开朗显著相关;考试焦虑行为与自立顽强和乐观开朗显著相关;学习适应不良与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和乐观开朗显著相关。
342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攻击行为作为指标变量,以心理资本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回归方程为y=0318x+1190,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其中,明理感恩可以解释攻击行为的97%。
35小结与讨论
在问题行为方面,有显著问题行为倾向的学生占总样本量的454%,在各类别上学业压力(考试焦虑行为、学习适应不良行为)最为显著,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攻击行为(108%)和神经质行为(98%)。
在心理资本方面,低心理资本检出率为18%,其中自立顽强(16%)和乐观开朗(142%)的低心理资本检出率较高,值得关注;明理感恩(24%)的低心理资本检出率最低,说明样本中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感恩父母的付出。
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如表11所示。
通过上述结果分析,可进一步对样本中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与矫治建议,其中:对于问题行为最显著的学业压力方面,可在辅导设计中重点培塑学生自立顽强、乐观开朗与自信进取的品质;对于攻击行为,重点倡导明理感恩的内心体验;对于神经质行为,应注重学生乐观开朗的积极心态的养成。在样本中学生中,低心理资本检出率如自立顽强、乐观开朗的显著结果也预测了样本群体出现的高发问题行为,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因果预测使普遍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目标具体、可操作、可评估。
4研究启示
本次实证调研,也可谓是一次试点,使构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与辅导模型成为可能。如图1所示,模型工作程序为:首先,对问题行为进行调查与评估;其次,实施对心理资本的调查与评估;再次,以心理资本各维度为预测变量,以问题行为各维度为指标变量实施逐步回归分析,找到贡献率,作为下一阶段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具体任务目标。
另外,除上述三个步骤外,通过该模型也可以获得更加具体化的信息,例如,个人问题行为或心理资本在整体中的水平,处于高分组、低分组还是中间水平;班级、年级的数据对比信息使心理辅导的差异性得到充分发挥;不同的生活经历如留守、父母离异等特别情况也可得到体现,诸多因素分类和一切努力都足以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有特色、有目标地开展。
参考文献
崔丽霞,雷雳(2005).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112-119.
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黄月胜,张尚晏(201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1),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carry ou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problem behaviors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leftbehind children”. Methods: The research chose a middle school in Taipusi, Inner Mongolia Province as a pilot and distributed 200 questionnaires. Through some methods like questionnaire surve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etc. to achiev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combined . Results: Among the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problem behaviors, academic pressure,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neurotic behavior were the top three. Among the lower detection rat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self reliant, optimistic and cheerful were the top two. Psychological capital can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forecast and explanation to different problem behaviors. Conclusion: The model us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to forecast and guidance the problem behaviors is feasible.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problem behavior;psychological 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