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
摘 要:数学学科潜藏着巨大的多元文化能量,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包含人的价值观、行为风俗习惯,从微观上来说,这种巨大的文化能量是从生活中提炼,并经升华、积累而成的智慧. 它们共同成为一种启发性元素,可使学生更深刻、更加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基础知识. 本文就从高中数学知识中蕴藏的多元文化这一视角切入,对高中数学教学各个环节进行观照,采取趣味性、人文性的教学,试图让学生更乐于且更快速地掌握有关知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多元文化视角;技能;思维
数学是展现人技能和思维的学科,这种根深蒂固的理解侵蚀着数学教学,使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与文化联系,由此数学的人文光华一点点被覆盖. 这一点,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明显. 有些教师常常将学生的目光定格在数学计算解题技能上,过分地强调求得正确结果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味地用功利的态度认识数学,数学学科中潜在的美感被压抑和遮盖,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得不到所期待的趣味性,便开始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排斥对数学的学习. 这不利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 因此,教师要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展示数学学科潜在的多元文化,让学生意犹未尽地深入其中,感受数学知识中人生百味、风土人情、人类智慧等文化的绽放. 但这要以改变教师教学的模式思维作为起始,让教师以多元文化之视角观照高中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导入、概念和方法陈述、作业布置等环节,让这些环节有历史、风俗、情感、思想、各个学科知识的味道,进而使学生进行趣味化的学习.
[?] 多元文化视角在高中数学教学导入环节中的展开
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类似精彩绝伦,表现主题,奠定整场基调的开场舞,首先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让人做足继续观看的心理准备,是去是留,到底感不感兴趣,从这一引出下文的导入中便能探得究竟. 所以,导入环节有其无法比拟、无可取代的重要性. 但是,许多教师忽视了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仅仅是直截了当地从数学某一概念切入进行教学. 在这种导入下,学生无法感受到接下来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开始神经紧绷,将数学知识学习看做是一场魔鬼训练. 不自觉地心理产生压力,潜意识地开始排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这有悖现代教育观念,受高考的压力,高中数学课堂紧张的气氛变得日趋严重. 数学知识中所潜藏的美感也被这一课堂教学导入打了折扣,学生无法感知到数学知识与其他文化的圆融贯通,数学在学生心里成为一角孤岛,枯燥没有生机. 一旦课堂教学陷入危机,有些教师会埋怨学生的不合作,其实恰恰是教师自己断送了自己的数学课堂,不在知识正误的传输上,而在于导入这一重要环节的方式上. 在这里,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将多元文化渗透在导入语中,让数学知识以历史事件、生活场景、人物轶事、有趣的其他学科知识等为承载物展现出来.
例如在导入数列这一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拿一些生活世界中出现的植物,如松果、菠萝,向日葵、雏菊、玫瑰,让学生观察,看看松果及菠萝的纹理分布特点,各种花的花瓣的分布特点. 无论是纹理还是花瓣,它们都是分布排列的,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规律可循. 由此,教师再引出斐波那契这一发现者,说说他的贡献,他是第一个研究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他发现了植物中所含的规律,并将其命名为斐波那契数列. 这一导入引人入胜,由一个惊人的发现引出发现者,由发现者又引出数学概念,这较之直接从概念导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 多元文化视角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展开
教师每天进行的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教学过程,还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各个分散的知识如同散落的珍珠,教师要使其发挥天然璀璨的魅力,就必须将其镶嵌在合适的背景上,这一背景作为珍珠的承载物,将珍珠的美立体化呈现. 作为高中数学知识来说,它是一颗颗珍珠,但它自身所表现出的美感并不强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来铺陈、展示. 高中数学知识内含多种文化,这些文化常被教师过滤掉. 受高考压力影响,教师越来越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掌握与形成. 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紧绷神经,解解算算,从某一数学概念引出定理公式,再从定理公式引出例题,再由例题过渡到对课后习题的解答. 一节课下来,学生疲惫不堪,课后还要对这大量的课上知识进行消化,由于量多,无法消受,无法下咽. 有些学生囫囵吞枣,循环往复,不理解之处越积越多,最后导致接下来的学习困难重重,无奈放弃学习. 可以说,教师对数学知识中潜藏的多元文化的压制让课堂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无法看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性. 由此,学生在潜意识下,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产生了抗拒心理,这使教师教学陷入窘境. 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对数学知识产生好感,并兴趣盎然地投入其中,教师要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多元文化,让学生从了解多样文化开始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然后围绕情境所创设的内容进行等差数列等知识的说明. 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爱妃在阿格拉建成的泰姬陵,这是用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泰姬陵因爱而成,延续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教师可为学生讲讲,但不能喧宾夺主,教师要引领学生将目光放在陵寝的宝石镶饰上. 传说陵寝之中有一个以大小相同的圆和宝石镶饰而成的三角形图案,一共有100层,璀璨奢靡,令人叹绝. 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这一巨大的三角形宝石镶饰,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组成这100层的三角形图案要用掉多少颗宝石吗?”有学生回答:“将这些宝石转化成自然数求和的问题”. 教师又补充说:“转化为1到100个正整数之和,但我们要怎样求出100个正整数的和?”紧接着,教师引出“高斯算法”,由高斯算法再引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 数学知识在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建筑、人物逸事等文化的簇拥下展现出来,学生通过间接化的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趣味性学习.
[?] 多元文化视角在课后作业布置中的展开
大量的习题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后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被磨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所以,教师要适当地让学生解放,对大量的课后习题作业说“不”.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地以多元文化的视角审视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与自然万物、生活风俗、各个领域知识的联系,并能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来验证、巩固知识理论.
例如,在学习数列知识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观察古今文化生活,探究数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这一探究的基础是对数列知识进行了解. 学生在了解数列知识的情况下,观察生活,将这一知识与所知的文化生活进行联系. 有学生举出:我们所吃的田螺符合数列知识. 有些底部为四方形,上端为四檐四角、八檐八角,层数为五、七、九不等的塔形建筑物也符合斐波那契数列问题. 经过多元文化视角的展开,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精彩之处,这利于他们的学习.
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回避文化,文化是知识彰显的一个途径. 包括高中数学的教学也是如此,从多元文化切入,会从数学学科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料. 这些知识资料会让学生流连忘返,也会让学生了解数学这一学科内容的丰富性.